新华网记者 韩元俊 姜春媛
教育、住房、食品安全、就业等民生问题妥善解决;人民收入稳步增长;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贫富差距缩小;社会管理有序,法制水平较高;百姓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幸福感增强……这是在新华网联合《半月谈》杂志社推出的十八大“每日调查”之“你心中的‘全面小康’什么样”调查中,近万名参与投票的网友对“全面小康社会”的集体画像。
截至12日10时,共有7908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参与了上述调查。在调查中,分别从民生、收入、环境、法制、社会等角度设置的10个选项均获得网友认同。值得注意的是,这10个选项的得票率相对较为平均,不过,“教育、住房、食品安全、就业等民生问题妥善解决”以21.3%的得票率位居第一,而“经济持续平稳发展”(9.48%)位居最后。
“这说明民众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关注自身生活质量的改善,希望能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夏学銮分析认为,这个调查反映出民生问题已经超越经济发展成为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也从侧面反映出改善民生的呼声之高、压力之大。
夏学銮说,民生领域的诸多问题都不能由市场机制来解决,市场机制也无法解决,这就需要借助社会的利益共享机制,通过财政收入投入到公共生活领域,在注重公平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在调查中,许多网友也表达了对最大程度共享发展成果的期盼。网友“圆圆”在新华网发展论坛留言说,希望GDP的增长能够反映老百姓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我们期待在“全面小康”社会里,不仅不愁吃、不愁穿,还希望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都有保障,在公平共享发展成果的前提下为美好生活一起奋斗!
“全面小康”是超越“解决温饱问题”的社会发展阶段,在“全面小康”社会里,民众更加关注的是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等涉及精神层面的问题,这在本次调查中也得到一定的反映。在本次调查中,除了民生问题,网友关注的问题还有:贫富差距缩小(17.2%);社会管理有序,法制水平较高(16.5%);百姓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幸福感强(15.1%);道德水准、公民素养较高(14.5%)等。
夏学銮分析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民在更美好、更舒适的环境里过有品质的生活。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生活层次不同,所以关注点也不同,“当某一项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关注点就会转移到没有满足的需求上”,因此,网民会按照现实心态,而非学术上的指标权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尽管各项得票比较平均,却能反映网民对“全面小康”的渴望和理解。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
如何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代表、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在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非常具体,涉及到老百姓的利益,反映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发展理念。我们要做到目标设定之后毫不动摇,逐步推进,不断朝着这个目标推进。
网友“jsj20122012”说,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从人民的生活细节即可管窥一斑:从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到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再到电脑、智能手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相关稿件:
新华网“每日调查”显示:网民以“自觉低碳”呼应建设“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