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胡旭东:长五飞天的“01”指挥员

2016年11月04日 13:50:40 来源: 新华网

    【人物小传】胡旭东,男,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11月出生,安徽舒城人,工程师,现任文昌航天发射场副总工程师,主要负责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统筹谋划、指挥决策和任务抓总工作。曾参与发射任务40余次,担任北斗二号、风云二号“01”指挥员2次。是文昌测发系统学术带头人,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培养科技人才队伍,“1153”人才库第三层次人员。因成绩突出,被评为组织指挥标兵,获文昌航天发射场优秀科技干部,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

    新华网海南文昌11月4日电(刘远航、魏政、胡刚)“01”指挥员,是航天发射的大脑,是火箭发射任务技术上、指挥上的NO.1,是火箭能否“顺利发射、准时发射、安全发射、成功发射、圆满发射”得以实现的关键。

    胡旭东,长五首飞任务“01”指挥员,神箭的“掌舵者”,性格沉稳、对长征五号状态全面掌握、攻坚克难、勇挑重担,被航天人称为“都教头”!

    革命同志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铁心向党的“都教头”

    2011年,在西昌,“都教头”胡旭东已成为“01”指挥员,工作有声有色、家庭和谐美满,妻子就在离单位不远处工作,每逢节假日还能回去陪陪老婆孩子,想谁也没有料到他会来到海南文昌。而此时的文昌发射场还只是一个雏形,去文昌就意味着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谁都知道那就是个“火焰山”,发射场建成后要面对的是全新的火箭、全新的测发队伍等诸多困难和硬仗。但是,在“革命同志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理念的鞭策下,2012年,海南发射场正式组建动力系统,需要赴海南发射场的命令下达,他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身边的妻儿,奔赴南海之滨,毅然投身到了航天发射的建设中,用时不我待诠释着对祖国的忠诚。

    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长五飞天上,对家庭却成了个“狠心男”。每当提起家庭时他的眼眶便不由得红润了,“选择了长五,和妻子女儿视频都成了奢侈的事,每当女儿看到视频中的我,总是‘爸爸、爸爸……’叫个不停,我心都碎了”。小女儿出生时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演练任务还在收尾阶段,家里需要他,任务更需要他,他忍住痛毅然选择了火箭。直至演练全部结束,他才飞奔回家。不久后,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和文昌发射场的首次亮相,在短暂的陪伴之后,他又不得不返回发射场。前不久妻子携女儿专程探望,这时长征五号首飞仗已经打响,他工作的地方和妻儿住的地方相隔仅20分钟车程,但测试现场的工作过于繁忙,时常无法与妻儿团聚。“我来的日子里,他每天早出晚归,有一次他回来时我和孩子都睡着了,看到熟睡中的我,他忍不住蹑手蹑脚跑到小女儿身边深深的吻了一下,他的吻把睡意朦胧的女儿弄醒了,女儿哭了起来,我起身抱起哭闹的女儿,无意的瞥了他一眼,他看到我憔悴的脸庞深情的告诉我。‘老婆,我知道你们需要我,但是发射场更需要我,不到火箭成功发射那一刻,我怎敢有丝毫懈怠放松’”。“都教头”在国与家之间总是考虑前者多一点。

    常思奋不顾身,而念长五之急——铁血担责的“都教头”

    发射场初建时,绝大部分岗位人员没有执行发射任务经验,甚至有的连真实火箭什么模样都没见过,为了培养新发射场的人才队伍,他带着第一批骨干开始技术攻关,不断克服难题,确保任务开始前能够培养出一批优秀操作手和指挥员。2012年,他带领大批骨干赴北京、西安、上海、天津等地进行新一代火箭的学习和研究。从产品研制开始,积极跟踪各类大型试验,积累了大量火箭相关数据。利用跑大图、画小图、桌面推演、口令演练等形式对岗位人员进行锤炼,为文昌发射场各系统培养了20余名系统指挥员,为动力系统培养了40余名岗位技术骨干、操作能手。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一级动力指挥员徐文康说,“是01指挥员手把手一路指引我走向了系统指挥员的岗位”。

    “都教头”很会和时间赛跑,为了尽快攻破火箭测试发射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他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一线工作的经验,针对年轻操作手的实际情况,研究摸索了一套完善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激发参试人员的学习热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利用饭前的时间开展“每日一问”活动,充分检验了人员测试准备情况,并通过集体讨论、指挥员点拨的方式逐个击破测试中“三误”问题,为长征五号火箭首飞任务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还未正式开始,“都教头”就到达了工作的最前沿,他每天跟踪监督指导地面设备恢复,每天他去的最早、走得最迟,每次他最喜欢与岗位人员聊聊,时而了解参试人员存在哪些困难、时而问问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时而传授一番工作经验、时而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用实际行动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用朴实的语言激励着航天接力者。

    “都教头”对待火箭测试工作,从来都是高标准、严要求,他常说,“指挥员必须了解每一个测试状态”。他是这样说的,自己更是这样做的。进入流程之前,每次重大操作、重点测试他都亲临现场,亲自督查指导。“这里不行,写的太笼统了,要具体一点,这里也不可以,这个标点不对,还有这里要明确具体多少秒”,“都教头”一边为指挥员指导,一边在文件上密密麻麻进行着批注,数十条操作项目,只有两条在他那里通过了。“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大家都说,“这个“都教头”真有两下子。”是啊,只有对工作追求极致,始终高标准,才能达到卓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铁胆攻坚的“都教头”

    早在西昌,“都教头”“排故能手”的称号就已声名远扬,排除“射前22分钟氦台JQ2减压器故障”、“YF-75发动机AT41-0减压器故障”、“低温配气台异常振动”、“负2分钟液氢连接器无法正常脱落”为代表的重大故障11起,为一枚枚火箭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常说,“成绩属于过去,对于长五的学习自己才刚开始。”初到文昌发射场的他为了全面拿准、吃透长征五号火箭,他开启了“开挂模式”、成了一名夜以继日的“拼命三郎”,啃教材、画图纸、作比较,在数据的海洋里鏖战一年,硬是把每个原理、每个系统、每个岗位都完全弄懂吃透,成了靶场的“一口清、问不倒”。

    “都教头”常说,“各指挥员要统筹各项工作,保证兄弟们休息好”,但这句劝告他却从不用于自己。在测试现场无论你加班多晚总能看到“都教头”的身影,好似他从未休息过,为了保证任务安全顺利,他夜以继日地工作,自从火箭进场以来他便没了休息日、告别了节假日,他更多的陪伴是那镶着五星红旗的大火箭。看他“拼命三郎”的工作,总体动力指挥员胡雷鸣与他开玩笑说,“火箭又不是嫂子,你怎么天天围着它!”胡旭东听到这话微笑着说,“但它是我‘情人’,比你嫂子娇气多了,不看到它上天,我怎敢有丝毫懈怠放松”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对于一名操作手,航天发射工作也许只是按按钮、插插头、开开关等平凡的小事,但是对于“都教头”,则要托起航天发射的重重考验,在工作中他需要同时统筹19个系统、100多个岗位、1000多名操作手,实时掌握火箭发射的整个过程,还要及时处置各种故障问题,而且不允许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一旦失误就可能导致航天发射的失败,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可想而知其压力之大。可以说,他是用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攻坚精神书写了什么叫“撼山易、撼航天人难”!

    长征五号火箭演练任务期间,在泄回液氢对接二级氢排连接器时,突发重大故障,氢箱测压管与箭上连接处氢气泄漏,氢浓度报警仪瞬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随时可能发生爆炸危险,他没有丝毫的迟疑、果断决策应急处置,与一线参试人员连续奋战40多个小时,成功处置这一重大故障问题,完成氢加排连接器脱落二次对接,创造了世界航天奇迹,期间他没有吃一口饭、没有休息一分钟,直到故障排除、危险解除才松了口气。

    开拓进取立新功,助力长五翱太空——勇往直前的“都教头”

    “都教头”在西昌完成了人生第一次蜕变,以最年轻的“01”指挥员身份诠释了对航天的爱。但他并没有因此止步,为了适应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全新的指挥模式,确保“顺利发射、安全发射、准时发射、成功发射、圆满发射”的战斗目标圆满实现,他没有一味照搬西昌做“01”的“老经验、老做法”,而是勇往直前、开拓创新、锐意进取,重新探讨出一套适应新火箭、新发射的场指挥模式,在发射场建设时期,“都教头”带领动力系统,突出难点、重点攻关,为发射场建设提出了20余项技术改进措施,编写了动力系统教材、操作规程、预案、试题库等各类技术文件上百份、近100万字,攻克了新一代两型火箭的软实力建设难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低温动力系统电教教材》获教材评选一等奖,《海南靶场氢系统建设》、《低温推进剂泄回操作规程》和《低温推进剂加注操作规程》等创新成果填补了大推力运载火箭测试发射领域的空白。为文昌航天发射场承担发射新一代大推力火箭,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发射场”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铁心向党、铁血担责、铁胆攻坚、勇往直前,“都教头”时刻保持冲得上、拉得出、行得正、打得赢、不变质!这就是长五飞天“01”指挥员胡旭东的真实写照。

    所谓“都教头”,总指挥是也,立标榜是也;所谓“都教头”,传经验,育新人是也;所谓“都教头”,掌大局,助长五翱太空是也!

【纠错】 [责任编辑: 王楠楠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7129351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