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去世。差不多一年前(2014年4月17日),哥伦比亚文豪加西亚·马尔克斯逝世。这些叱咤20世纪文坛、令人如雷贯耳的风云人物,他们的身影正在悄然间渐渐远去……
君特·格拉斯
生日:1927年10月16日
忌日:2015年4月13日
国别:德国
代表作:《铁皮鼓》、《德国人会死绝?》、《比目鱼》
君特·格拉斯1927年出生于但泽市(现今波兰的格但斯克),父亲是德国商人,母亲为波兰人。1944年,尚未成年的格拉斯被征入伍。1945年负伤住院。战争结束时落入美军战俘营。战后曾从事过各种职业,先当农业工人,学习过石雕和造型艺术,后成为职业作家、雕刻家和版画家。格拉斯为德国重要作家,因其语言新颖,想象丰富,手法独特使他在当代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定地位,曾多次获奖,几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最终获得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1979年秋,格拉斯曾携夫人访问中国。据格拉斯所属的出版社表示,2015年4月13日格拉斯在德国吕贝克的一家医院逝世,享年87岁。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生日:1927年3月6日
忌日:2014年4月17日
国别:哥伦比亚
代表作:《百年孤独》、《迷宫中的将军》、《霍乱时期的爱情》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生于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是著名的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大学肄业后,曾任驻外记者等职。1967年其作品《百年孤独》出版后,立即被评论家誉为一部杰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并为他赢得各类奖金,使其可以全身心投入写作。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1999年,加西亚·马尔克斯罹患淋巴癌,此后文学产量遽减,2006年1月宣布封笔。由于患淋巴癌后为了抗癌接受的化疗,导致他大量脑部神经元缺失,加速了他阿兹海默症的症状。2014年4月18日,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于北京时间18日凌晨在墨西哥城去世,享年87岁。
伊塔洛·卡尔维诺
生日:1923年10月15日
忌日:1985年9月19日
国别:意大利
代表作:《看不见的城市》、《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意大利民间故事》
伊塔洛·卡尔维诺1923年10月15日生于古巴哈瓦那附近圣地亚哥的一个名叫拉斯维加斯的小镇,意大利著名作家、新闻工作者。卡尔维诺的父亲原是意大利圣莱莫人,曾定居古巴,是个出色的园艺师;母亲是撒丁岛人,植物学家,为了使出生在异国他乡的儿子不忘故土,母亲特意给儿子取名为伊泰洛(“意大利”的意思),以寄托他们对故乡的怀念。2岁时,卡尔维诺便随家人搬回了意大利。长大后的卡尔维诺曾在都灵大学先后攻读农学和文学,1947年大学毕业,并于同一年发表了处女座《蜘蛛小径》。卡尔维诺凭借奇特和充满想象的寓言作品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意大利小说家之一。他有句名言:“我对文学的前途是有信心的,因为我知道世界上存在着只有文学才能以其特殊的手段给予我们的感受。”1985年9月,卡尔维诺在休假期间突患脑溢血,9月19日终因医治无效在意大利佩斯卡拉逝世,终年62岁。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生日:1899年8月24日
忌日:1986年6月14日
国别:阿根廷
代表作:《老虎的金黄》、《沙之书》、《小径分岔的花园》
博尔赫斯,阿根廷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兼翻译家,被誉为作家中的考古学家。1899年8月24日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律师家庭,从小沉浸在西班牙文和英文的环境中。1914年,父亲因眼疾而退休后,博尔赫斯随全家转赴欧洲,定居瑞士日内瓦,并在此就读中学,后又赴剑桥读大学。1921年,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后,博尔赫斯开始从事图书馆工作,历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各公共图书馆的职员和馆长。博尔赫斯从小博览全书,展示了极高的文学天分,其作品涵盖多个文学范畴,包括:短文、随笔小品、诗、文学评论、翻译文学。其中以拉丁文隽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见长。上世纪60年代,由于家族遗传,博尔赫斯便因严重的眼疾,导致双目近乎失明,但他仍以无穷的毅力继续创作,到晚年时依靠口授的方式进行的创作,依旧成就惊人。1986年6月14日,博尔赫斯因肝癌医治无效,在瑞士日内瓦逝世。
格雷厄姆·格林
生日:1904年10月2日
忌日:1991年4月3日
国别:英国
代表作:《爱情的尽头》、《事物的核心》、《沉静的美国人》
格雷厄姆·格林,1904年出生于英国中部的赫特福德郡。曾在牛津大学贝利奥学院攻读历史,以二级乙等的成绩从历史系毕业之后开始接触新闻事业。他早先在《诺丁汉日报》担任副编辑,并在同事兼未来妻子维维安·戴雷尔·布朗宁的影响下开始接触天主教,1926年2月受洗。格林第一本出版的小说是1929年的“The Man Within”,这部作品销量不错,因此他辞去了泰晤士报副总编的职务,成为全职作家。但因后来的2部作品销量不加,又开始做起了书评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军情六处的官员被派往非洲。战后他创作了大量的间谍小说,被称为间谍作家。他的小说混合了侦探、间谍和心理等多种元素,多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却从来没有获过奖。格林生命中的最后几年住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沃韦镇,1991年4月3日去世,享年86岁,被安葬在沃韦河畔的墓地。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生日:1899年4月23日
忌日:1977年7月2日
国别:美国
代表作:《洛丽塔》、《微暗的火》、《黑暗中的笑声》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一名俄裔美籍作家,1899年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一个富裕而显赫的贵族家庭。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爆发,纳博科夫一家乘船离开俄国,1919年移民英国。纳博科夫在英国时成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一名学生。1922年,纳博科夫迁往柏林与家人同住,1941年转往美国。1953年,他在美国用法文创作了他的文学代表作《洛丽塔》(1955年出版),该作品是在二十世纪受到关注并且获得极大荣誉的一部小说。但真正使他成为一个著名散文家的还是他用英语写出的作品。此外,他同样也在昆虫学、象棋等领域有所贡献。《洛丽塔》获得的巨大反响,使纳博科夫有足够的金钱回到欧洲,献身于写作事业。1961年10月1日,他移居瑞士,直至他生命完结。1977年,纳博科夫在洛桑患严重支气管充血,同年7月2日,纳博科夫在家人的陪伴下病逝。
玛格丽特·杜拉斯
生日:1914年4月4日
忌日:1996年3月3日
国别:法国
代表作:《广岛之恋》、《情人》、《印度之歌》
玛格丽特·杜拉斯,原名玛格丽特·陶拉迪欧,1914年生于印度支那嘉定市(即后来越南的胡志明市),法国著名作家、剧作家、电影编导。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父亲是数学教师,母亲波雷诺是柬埔寨当地小学的教师。16岁那年,杜拉斯遇见了一个中国男人胡陶乐(音译),成为她的第一个也是终身难忘的情人,这段情感往事埋藏了50年后才向世人吐露。杜拉斯18岁时首次回到法国,在巴黎大学攻读法律、数学、政治学,但却立志要做小说家。1943年她用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笔名发表《无耻之徒》,开启创作生涯。1959年名导演亚兰勒纳请她为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广岛之恋》撰写电影剧本。这部作品在法国大受欢迎,创下很高的票房纪录,而她的名字也传遍世界。杜拉斯在小说戏剧、电影方面皆成就卓著,曾获龚古尔文学奖、法兰西学院戏剧大奖等奖项。她的写作别具一格,一度成为许多女作家模仿的对象。1996年3月3日,玛格丽特·杜拉斯逝世,享年81岁,葬于蒙帕纳斯公墓。(来源:新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