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闽宁镇——19年扶贫协作的硕果

2015年11月27日 09:46:42 来源: 新商务周刊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陪同福建省委书记尤权视察中银针织厂。

  闽宁镇诞生与兴起,承载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倾注了闽宁两地省部级领导的心血,是中国扶贫攻坚伟大工程的一个缩影

  在宁夏永宁县有一个小镇,它的诞生与兴起,承载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倾注了闽宁两地省部领导的心血,是中国扶贫攻坚伟大工程的一个缩影。这里正演绎着两个省区对口协作、携手共进的手足之情,这里正编织着贫困地区走向全面小康的时代梦想,这里也必将成为我国贫困地区通过对口扶贫协作走向全面小康的成功典范和示范窗口。

  这个小镇就是以福建、宁夏两省区简称组合命名的生态移民小镇——闽宁镇。

  1996年,福建和宁夏启动对口扶贫协作。作为闽宁协作共建生态移民村的起点,闽宁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见证了闽、宁携手从单向扶贫到互利共赢的19载艰辛路以及对口扶贫协作的伟大成就。

  如今,曾经的戈壁荒滩变成了现代化的生态移民示范镇,4.4万多祖祖辈辈生活在宁南“西海固”贫困山区的农民通过移民搬迁来到这里,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人均纯收入由建镇初期的500元增长到2014年的9002元。

  春去秋来19载,今天的闽宁镇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美丽画卷,那些果敢先行的决策者,那些背井离乡的拓荒者,那些接力开发建设的后来者,他们的智慧、创造和理想坚守,都是画卷最为生动的注脚。

  为了亲身体验这座戈壁滩上崛起的小镇,2015年8月5日,记者在宁夏永宁县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闽宁镇,发现建设中的镇子正在掀起一股兴建热潮,“文化+休闲+商业+生态+居住”五位一体的闽南风情小镇和葡萄小镇已经粗具规模,标准化的移民新居整齐排列,笔直的水泥路边,学校、医院、商店、广场等应有尽有。小镇宁静中透着繁华,颇有城

  市味道。

  建设中的闽宁镇,正向“东西合作的样板、生态移民的样板、美丽乡村的样板、农村改革的样板”扶贫工程快速迈进。

李鹏 摄

  闽宁镇是扶贫攻坚的顶层设计

  1996年夏天,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决策:东南沿海10个较发达的省市,协作帮扶西部10个较为贫困的省区。福建与宁夏结成了“亲家”,福建省第一时间成立了由19个省直机关为成员单位的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当年11月,宁夏代表团来到风光秀丽的榕城,参加闽宁两省区召开的第一次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从此,闽宁两省区跨山越海,携手相牵。

  1997年4月,福建党政代表团奔赴塞上,参加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会议决定,福建省连续三年每年从财政拿出1500万元,用于双方议定的扶贫协作项目,共同建设“闽宁村”。同年7月,闽宁村在玉泉营奠基,习近平专门发来贺电,移民们的好日子从此起步。

  第一批从西吉县搬迁来的8000移民,在这块土地上艰难创业,挖地坑、住窝棚,盖房打井、筛土平田。扬水站建成了,戈壁滩上长出了粮食,农民有了收成。1999年,闽宁村与玉海经济开发区合并为闽宁经济开发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照明电拉上了,道路修通了,学校建好了,移民们种葡萄、养牛羊,收入增加了。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宁夏扶贫开发的决策者将闽宁经济开发区移交永宁县管辖。次年,“闽宁镇”应运而生,闽宁扶贫协作开启了新的征程。

  闽宁镇的发展,牵动着6万常住移民的心,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创造者之一,永宁县委书记钱克孝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闽宁镇之所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并成为我国贫困地区通过对口扶贫协作走向全面小康的成功典范,是因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福建、宁夏两省区领导的亲切关怀和鼎力支持。第二次闽宁联席会议期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专程到闽宁村视察,国家领导人贾庆林和汪洋也分别于2011年9月21日、 2014年9月22到闽宁镇调研扶贫开发。2013年,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上任伊始,就把闽宁镇作为自己的基层联系点,此后,8次到闽宁镇调研工作,先后4次在闽宁镇召开现场办公会议,解决扶贫开发遇到的各种问题。刘慧主席也多次赴闽宁镇调研。

  钱书记表示,建华书记为闽宁镇确立了“规划引领、产业支撑、项目带动,推进扶贫开发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的发展思路和“一年小变、三年大变、五年奔小康”的脱贫奋斗目标。确定了“种葡萄、养黄牛、输劳务、建工业园区”的四大主导产业和打造“东西合作扶贫的样板、生态移民的样板、美丽乡村的样板、农村改革的样板”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明确了“要把闽宁镇真正打造成为高标准、高水平的移民扶贫样板镇”的奋斗目标。

   1 2 3 下一页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晋龙 冯文雅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321284727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