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海丝福州”的前世今生

2015年02月11日 08:24:18 来源: 福建日报

  位于福州长乐的郑和塑像程金静摄

  从内河城市到滨江、滨海城市,再到今天“海上福州”的气度,在海上丝绸之路这条航道上,福州曾经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

  早在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 10年),这里便有了港口,古称东冶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战乱,大批移民南下,带动了福建的发展。三国时期,孙吴政权曾在福建设置典船校尉。东吴还在现今的长乐市造船,这就是长乐又被称为“吴航”的由来。

  到了唐代,福州的海洋贸易走向繁荣。

  唐“安史之乱”后,中国通往西域的陆上丝绸之路受阻,对外经贸交流重心渐渐向海上转移,福州适逢其会,发展海外交通和经济贸易,成为唐朝南方三大海上贸易中心之一。

  王审知治闽时,“尽去繁苛,纵其贸易”,开辟甘棠港作为福州外港,设“乌猪港”为福州内港,积极招徕“蛮夷商贾”,与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诸岛等建立了商贸关系,使得许多外国船只云集于福州城,奠定了福州港居于南下、北上枢纽的贸易格局,盛况空前。在闽王王延曦当政时期,福建还设立了市舶司,福州呈现了“船到城添外国人”的繁荣景象。

  时光流转,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港的迅速兴起,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司改设泉州,由此,福州港地位逐渐下降,成为泉州港的中继或辅助港口。虽遭遇尴尬,但此时福州的海外贸易并没有迅速沉沦,福州港依然是“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

  到了明代,福州由于造船工艺先进、装备精良,成为全国重要的造船基地。所造船只既可以用于海上作战,又可作为商船用于航海交通。

  郑和七下西洋,都选择在长乐太平港驻泊,招募水手、修造船舶、补给粮草,并等候季风以适时扬帆出海。这大大促进了福州的海外贸易,在明成化年间,市舶司又从泉州迁到了福州,福州港的地位迅速回升。

  在现今的长乐郑和史迹陈列馆,馆中有一块“天妃灵应之记碑”(俗称“天妃碑”),这是明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前夕,在太平港候风时率部属撰文所刻。碑文有31行,一共1 1 77字,记述了郑和前六次下西洋的经过,以及第七次下西洋的任务、航行时间、船只、人员等情况。这块碑在中国的航海史上地位相当重要,是郑和下西洋的最好见证。

  清初,福州设立了中国第一个海关——闽海关。鸦片战争后,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随着新茶路的开通,福州成为世界著名的“茶港”,与九江、汉口并称中国三大茶市,茶叶输出量占全国输出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一度是“驰名世界之茶叶集中地”。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及“海上福州”发展战略,引领福州继续挺立潮头。

  古时,福州伴海而生、因海而兴、拓海而荣,参与创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如今,乘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东风,福州扬帆再出发,正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丝战略枢纽城市。

集成阅读

热点推荐

频道推荐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751274826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