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为浙江海洋大学“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培训基地”授牌。沈家迪/摄
现在大量的信息都依靠手机来接收,传统的、权威的校园媒体如果不及时转型,将更趋边缘化。
在鸥讯社组织的一次对浙江海洋大学500余名学生的随机调查中,在填写获取校园新闻资讯最多的渠道这一选项时,大三、大二均有40%多的学生选择了微信朋友圈,而大一才20%多,有45%的大一学生选择了QQ好友动态,这还是大一入学一学期后调查得到的数据。00后们出于主观需要用微信的人越来越少了,而这些人正在逐渐成为校园的主体。
这样看来,微信还能算新媒体吗?如果微信都不算新媒体了,那接下来还要办些什么媒体呢?这个问题应该让学生们来回答。
以学生为中心,在浙江海洋大学校园媒体的具体工作中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就是把学生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核心对象,设计一些适合学生所在平台传播需求,能引起学生共鸣的内容,比如短视频、动漫、图说等。把这些内容精准地投放到学生所在平台,能起到其他媒体不能起到的效果。比如学校去年改编的热门歌曲《不说再见》在微信渠道上收获的播放量近3万次,在QQ好友动态等渠道收获的播放量超过5万次。第二方面是以学生为核心组建校园媒体平台,就是说让优秀学生进入校园媒体的核心岗位,让其掌握媒体内容的选择。目前,大部分高校参与新闻宣传工作的师资力量比较紧张,依托学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但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让学生处在校媒工作的核心地位,充分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创意,给他们自由发挥的平台,只要不出原则性的问题,学生们做出来的作品比老师们绞尽脑汁想到的更有吸引力。比如在去年一年内,学校电视台开办的脱口秀节目《停不下来》和广播站开办的微信点歌节目《留声机》,发起人全是一线同学。获得许可后,这些同学们全身心投入这些节目的制作工作,每期都是精品呈现,而且他们更了解学生需要什么,他们办的节目也就更符合学生的需求了。
校园媒体的融合是可行的。统一的归口、紧缺的人手、有限的信息,这些都成为校园媒体融合的推动因素。浙江海洋大学从2007年组建全媒体学生通讯社——鸥讯社以来,一直以团队运营学校所有官方媒体,包括学校校报、新闻网、电视台、广播站、官方微博微信等,2017年,学校再次对这支队伍进行较大改革,从原来一个中心对应一个平台的组合式全媒体记者队伍改革成为一支采编分离、全媒体采编、多渠道分发的融合式全媒体记者队伍。
目前,鸥讯社下设全媒体新闻报道组、媒体运营中心两大核心部门。全媒体新闻报道组面向内容,负责采集活动的文字、视频、图片等信息,万变不离其宗,准确的内容收集能为后面的分渠道播出提供很好的基础。媒体运营中心下设校报编辑部、网站编辑部、电视台、广播台等一系列运营机构,每个机构都对应一个校园媒体,在接收到全媒体新闻报道组的信息后,各机构就结合自身特色,进行稿子的改编和分发。
媒介的形式在不断发展,媒体的形态也在不断更新,校园媒体是社会媒体很好的试验田,又有大量热爱新闻事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他们有热心有活力,善思考会创新,合理发挥好校园媒体的作用和价值,能够为社会媒体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媒体时代,校园媒体的转型,不应该走在社会媒体之后。(王利明)
原标题:浙江海洋大学鸥讯社全媒体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