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1/ 15 15:54:16
来源:新华网

再创新“徽”煌——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谈让“关键变量”成“最大增量”

字体:

  新华社合肥1月15日电 题:再创新“徽”煌——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谈让“关键变量”成“最大增量”

  新华社记者

  江淮潮涌,创新引领。作为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于一身的省份,如何迈好“十四五”开局第一步?如何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记者采访了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

  “十三五”实现了“皖美”收官

  记者:如何评价安徽省的“十三五”?“十四五”开局之年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李锦斌:从发展实力看,安徽跃上了新台阶,最具标志性的是经济总量向着全国第一方阵迈进,发展格局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提升为“总量靠前、人均居中”。从发展动能看,安徽创新金字招牌越来越亮,最有代表性的是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从发展成色看,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最有获得感的是江淮儿女孜孜以求的小康梦想即将实现。可以说,“十三五”实现了“皖美”收官。

  开局就是决胜,起步就要冲刺。2021年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开好局、起好步”来展开。一要跑出“安徽速度”,保持全省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二要展现“安徽作为”,聚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三要彰显“安徽姿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全面开启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征程。

  靠创新育先机,靠创新开新局

  记者:作为科技创新大省,安徽如何进一步依靠创新迈好“十四五”开局第一步?

  李锦斌: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打造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着力塑造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创新的“干货”更多了,涌现出“九章”量子计算机等一批原创性成果。创新的“里子”更厚实了,“芯屏器合”成为产业新地标,长鑫存储、京东方、科大讯飞等成为产业链创新链重要力量。创新的“引擎”更强劲了,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八位。

  科技创新是大变局的“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奋进新征程,安徽仍然要靠创新育先机,靠创新开新局。

  要在原始创新上下功夫,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抓基石,加强前沿性探索,实施国家实验室建设专项行动,形成“非对称优势”。抓平台,注重战略性布局,继续抓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中心、科大硅谷。抓攻坚,突破卡脖子技术,坚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攻什么”?就是要锁定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卡点断点,力推“独门绝技”。“怎么攻”?就是采取“揭榜挂帅”“竞争赛马”等方式,“谁能干谁揭榜、谁干得好就支持谁”。

  要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科技创新领先一步,产业发展领跑一路。首先锻造“长板”,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十大新兴产业。其次加固“底板”,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三是布局“新板”,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做好“上云”“用数”赋能大文章。

  “四个聚焦”做好“三农”工作

  记者:安徽省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将采取哪些硬实措施?

  李锦斌:作为农业大省,我们将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第一位任务。

  一是聚焦成色更足更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三接”:接轨目标,确保脱贫村产业基础实现大幅提升;接续政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接力队伍,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

  二是聚焦农业高质高效,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安徽粮食生产“十七连丰”,是5个粮食净调出省之一。安徽将助力“中国饭碗”端得更稳,做到“田优、种安、装备强”。

  三是聚焦乡村宜居宜业,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三大革命”,继续实施村庄清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村庄规划建设提升“三大行动”,让村容村貌村风美起来。

  四是聚焦农民富裕富足,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全省65.7%的村开展“三变”改革,村集体平均增收5.4万元、户均增收1093元。

  从点、块、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记者:作为长三角“合伙人”,安徽如何做好“扬皖所长”的文章?

  李锦斌:一是从“点”上突破,以14项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协同事项为突破口,实现与沪苏浙精准对接。

  二是从“块”上链接,实现与沪苏浙等高对接。打造五个“区块链接”,促进全省城市、城区、县城、园区与沪苏浙全面结对共建。具体来说,就是共建“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共建“3+N”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共建各类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推动安徽各市城区与沪苏浙相关市城区对口合作,推动16个省辖市与沪苏浙相关市(区)结对共建。

  三是从“面”上联动,实现与沪苏浙全域对接。全力支持合肥都市圈与沪宁杭等都市圈协同发展,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深化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升发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快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大力推进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深化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

  让“一江碧水向东流”早日重现

  记者: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安徽将怎样做?

  李锦斌:我们把打造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一号工程,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首先,加强源头治理。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持续开展扬子鳄、江豚等珍稀濒危物种拯救行动,保护长江生态原真性完整性。全省禁捕区域内1.2万余艘渔船、3万多名渔民已全面退捕,长江安徽段已出现野生江豚群。

  其次,加强系统治理。深入开展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专项攻坚行动,以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56个问题为突破口,举一反三、系统排查整治生态环境问题1841个,完成整改1668个。

  第三,加强整体治理。抓好全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深化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绿”新机制,升级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更好地用制度威力守护绿水青山。(记者刘菁、李亚彪、陈尚营、汪奥娜)

【纠错】 【责任编辑:吴咏玲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987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