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3月1日电 题:护佑生命之光——黑龙江救治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清零”纪实
新华社记者闫睿
截至2月28日24时,黑龙江省今年以来出现的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清零”。黑龙江省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力指导下,集中优势资源,坚持中西医并重,将治疗关口前移,让每一名患者得到最好的救治。冬去春来,从1岁多的宝宝到年过九旬的老人,均被精心治愈。
集结优势资源集中救治
今年1月,黑龙江省出现新冠肺炎疫情,以村屯、企业、家庭等为单位聚集性暴发。这一轮疫情感染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自1月10日望奎县报告首例起,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38例。
在前期有序分散救治基础上,黑龙江省统筹调集最优质医疗资源和技术力量,全力开展救治工作。1月20日,设有11个普通病区、2个重症病区的黑龙江省新冠肺炎救治中心又一次被启用。当日19时许,十几辆救护车送来首批患者。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国家省市力量协同,积极开展新冠肺炎患者救治。黑龙江省卫健委二级巡视员刘彦诚说,国家有关部门第一时间派出专家团队,与黑龙江省专家组成联合医疗救治组,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省内多地医疗机构也集结奔赴一线支援。
医病又医心。针对患者特点,黑龙江选派妇产、儿科、心理等专业医生每天进驻隔离病区,特别加强对老人、儿童、孕产妇等群体的心理关怀。该省还组建13个省级中医专家组,确诊病例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100%。
创新救治方法确保重症危重症“转危为安”
黑龙江本轮疫情中,部分患者年龄偏大、基础性疾病偏多,一些患者失智、失能,长期卧床。
集中收治在黑龙江省新冠肺炎救治中心的55名重型患者、8名危重型患者中,60岁以上群体占65%,年龄最大93岁。恰逢寒冬,他们的安危尤其让人挂心。
1月22日,一名突发脑梗的74岁重型患者转运至黑龙江省新冠肺炎救治中心。“患者当时深度昏迷、生命垂危,随即被调整为危重型。”哈医大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赵鸣雁回忆。
生死竞速间,国家级、省级多学科专家会诊拍板。次日,患者恢复意识,生命指征得到缓解。救治3天,患者解除重症观察,转至普通病区治疗。患者家人寄来亲笔信:“感谢你们!我终于能擦干眼泪。”
一切为了护佑生命。为严防轻症转为重症,医疗救治组坚持将治疗关口前移、给予早期干预,“一患一策”精准施治,最大限度保护患者肺脏功能,ECMO小组和多名医护人员始终守护在患者床边。
“我们根据患者情况‘提级治疗’,既关注重型、危重型患者,同时也密切关注普通型患者中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国家新冠肺炎专家组专家、黑龙江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于凯江说,通过确定紧密的治疗流程,综合开展俯卧位通气、中西医结合诊治、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单克隆抗体治疗等。
2月6日,随着黑龙江省新冠肺炎救治中心的最后4名重型患者转为普通型,黑龙江省重型患者“清零”。
营造家的温暖,医患同心战新冠
2月11日,农历大年三十。早8时,专家们像往常一样,来到黑龙江省新冠肺炎救治中心会诊。
11时半,医护人员给患者端去热气腾腾的饺子。大家在病房里贴起福字、春联,护士长张琳琳还给孩子们带去玩具。
除夕当天,是患者蒋婆婆的94岁生日。2月初转来时,老人家间断发热。医疗团队细致评估,为她进行了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老人家状态明显见好。“现在多好啊,岁数大了,国家还照顾着。”治愈出院的蒋婆婆感慨道。
“被需要,本身也是价值所在。”继2020年援助武汉,哈医大一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姜宏佺的这个春节,仍然坚守在抗疫一线。“看到患者康复出院,心里舒坦。”他说。
在这场战“疫”中,黑龙江一手抓防控救治,一手抓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管控、信息化防控等能力提升。面对当前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黑龙江提出要慎终如始、凡事为“早”,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