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方案》要求重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挥重庆战略支点和连接点重要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努力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要支点”。
在这一历史使命下,重庆用活自贸试验区制度开放红利提升国内国际市场互联互通水平,不断优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2020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咨询评估重庆5项指标全面超越世界平均水平,其中3项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
重庆市商务委主任张智奎在重庆自贸试验区四周年发布会上介绍,重庆自贸试验区已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发展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在这片“试验田”里,已集聚了重庆超1/4的进出口企业,贡献了全市约70%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吸引了超全市40%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累计新增市场主体超过5万户,是设立前的3.5倍。
创新探索市场相通规则相联
四年中,重庆自贸试验区不断依托中欧班列(渝新欧)、陆海新通道等西向、南向、东向、北向及空中通道,创新打通国内国际市场相通的堵点和难点,探索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动力。
中欧班列(渝新欧)开出全国首趟跨境电商专列,在全国创新跨境电商运输模式;发出全国首班跨境电商B2B出口专列,培育跨境电商新业态和新优势并优化贸易结构;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国际铁路运邮常态化班列,推动中国铁路运邮工作指南成为国际货运班列运邮规则和标准,欧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世界海关组织、国际铁路组织等积极践行;开通全国首个通往越南河内的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将中欧班列延伸至中南半岛,“一站式”贯通铁路“欧洲-重庆-东南亚”全程供应链;实现医药用品、蔬菜、奶粉、白俄罗斯液态牛奶、波兰苹果汁、白俄罗斯冷冻牛肉、俄罗斯冷冻鸡、国产水果等国际冷链铁路运输常态化,丰富国际贸易货物品类;开行西部首条直连长江经济带的铁水国际联运班列;开出覆盖欧洲全域的中欧班列(成渝)号,开启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如今,重庆成为中欧班列全国五大集结中心之一,运输货值年年稳居中欧班列之首。
中欧班列(渝新欧)的创新,不仅涉及沿线“五国六方”铁路联席会议制度、跨国海关国际协调机制、量价挂钩机制、中欧“安智贸”推广应用、多国海关便捷通关等机制,还统一了亚欧两大铁路组织的运单,还实现了沿线国家一次报关、一次查验、全程放行的中欧班列绿色通关方式。
从重庆自贸试验区诞生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服务货品已超过300类。在机制上,重庆充分汲取中欧班列(渝新欧)的经验,首创完成运营组织中心组建,创新牵头形成“13+1”省区市合作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格局和省际协商联席会议机制,协调获得内陆首批20张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化运输许可证。截至2020年底,西部陆海新通道已辐射96个国家和地区的260个港口,联运货物超5000标箱,货值超50亿元。
为长江黄金水道挖潜增效,重庆常态化开行“沪渝直达快线”,破解长江黄金水道过闸拥堵难题,在全国率先开展水运进口转关“离港确认”试点,提升江运时效40%,稳定外贸企业生产和物流预期。
推动国际航空枢纽迈上新台阶,重庆国际航线总量达到101条。2020年,江北机场完成旅客吞量3494万人次、居全国第四,国际货邮吞吐量15.1万吨、居西部第一。
目前,重庆已成为陆港型、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五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地。港口型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入列前两批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队”名单。全面建成进口整车、跨境电商、快消品、电子料件等分拔中心,成功引进世界500强博世(中国)物流分拔中心,国际物流分拔中心建设初具成效,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作用日益彰显,持续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活力十足。
加速促进投资自由贸易便利
四年来,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重庆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
全面实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取消外商投资商务审批备案,德国埃马克、博世创新中心、奥特斯IC载板、万国数据和中欧数字生态城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落地,西部门户城市开放城市魅力进一步彰显。
在商事制度改革中,重庆探索权限下放“基层点菜”,41项市级管理权限下放到各片区,对自贸试验区内523项中央层面设定和14项地方层面设定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实施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和“基层注册官”制度,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
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重庆自贸试验区内一般工业项目从取得土地到开工压减至15个工作日以内,一般社会投资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审批时间压减至50个工作日以内。
在促进贸易便利化方面,重庆海关自主创新“四自一简”、货物贸易“一保多用”等监管模式和“7×24”小时等76项通关便利化措施,带动重庆口岸整体通关时间压缩60%以上,出口压缩90%以上,企业业务协调时间节省50%以上。
2020年,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全国率先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业务向服务贸易领域延伸,提供国际结算票据验核服务,将银行办理时间从2天提高到2分钟以内。在国家口岸办支持下,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通关和物流便利化目标,重庆牵头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3+1”省区市签署跨区域合作协议,共建“单一窗口”西部陆海新通道平台,实现全国“单一窗口”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区域合作。至此,重庆“单一窗口”形成“第一票原产地证书”“第一票空运工具”“第一个在线收付汇”等“七个全国第一”。
同时,在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监管创新和法治保障的多方合力推动下,重庆诞生内陆首个批量进口大贸整车保税仓储项目并进入常态化运行,完成第三批自贸试验区首单保税融资租赁业务,落户重庆首个保税研发检测项目天利航空研发检测,开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保税研发检测业务……全球维修、保税研发、文化保税、飞机租赁等新业态在重庆“试验田”蓬勃发展,创新促进高端要素集聚,加工贸易形成全球最大的笔电生产基地,新引进英业达高端电子竞技终端等生产基地,进一步巩固重庆作为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制造基地地位,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不断提升。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指出:“重庆自贸试验区在探索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中,走出了一条极富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是西部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样板。重庆充分利用中国西部制造业中心及金融中心、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多式联运等优势,形成了融入全球经济和‘一带一路’的区域辐射极、增长极和创新极。” (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