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1 04/ 28 22:52:08
来源:新华网

统筹优化放假安排 更好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字体:

统筹优化放假安排 更好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社会事业室主任 邢伟

  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是国家制度的重要反映,体现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政治生态和精神特质,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统筹做好放假安排,优化假日结构,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提升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客观要求。

  一、统筹优化放假安排意义重大

  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休闲消费增加的客观需要。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0000美元,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整体上已经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物质消费,精神文化消费迅速上升,休闲消费所占比重快速提高,希望有更多天数的假期、更合理的假期结构和更人性化的连休安排。2021年法定节假日的总天数维持不变,但通过调休形成了五一小长假,非常适合社会公众的消费需求和休闲需要。

  二是居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基础上综合考虑群众呼声需求和保障生产秩序需要的合理选择。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考虑到疫情防控和保障生产等客观需要,近年来均未考虑增加法定节假日天数。为满足部分群众希望恢复“五一”长假,从而能够在春暖花开、气候宜人的春夏之交郊野踏青、走亲访友或外出旅行,以得到更好的休息和放松的需求,2020年我国创造性地通过调休形成了5天小长假,客观上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返乡探亲和旅游出行需求,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驱动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育增长动力的重要助力。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2019年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2020年“五一”假期,在疫情防控形势比较紧张的情境下,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总体而言,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和消费迭代升级的新阶段,假日经济迅速成长并不断壮大,已经成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育增长动力的重要因素。

  四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客观上要求人们减少大规模出行和人群聚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2021年春节假期,各地群众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放弃与家人团聚和外出旅行度假的机会,选择就地过年,为减少人员流动、助力疫情防控、维护良好生产生活秩序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正确看待2021年五一放假安排

  按照《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我国五一劳动节放假1天,即5月1日当天放假。2019年调休为4天,2020年调休为5天,今年也是继续在保持法定节假日天数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前挪后移形成“6天工作日+5天假期+3天工作日+1天假期+5天正常工作日”的方式。

  这一方面有利于满足广大群众回乡探亲和外出旅游的实际需求。2021年春节期间,因疫情防控需要,全国多地倡议就地过年,鼓励企事业单位引导职工群众尽量在工作地休假,倡导务工人员非必要不回乡、在务工地点过年。绝大部分群众响应疫情防控号召,没有回乡探亲和外出旅游,选择就地过年。目前疫情形势总体稳定,通过五一调休5天,充分考虑了就地过年之后、春暖花开之际光大群众的出行要求,为人们探亲、旅游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时间选择,有助于平安健康地享受春天的美丽景色以及与亲友欢聚的美好时光。

  另一方面有助于在疫情平稳期间进一步扩大内需和促进假日消费。从以往同期情况来看,五一假期是广大人民群众集中出行和开展休闲活动的高峰期,能够带动交通、旅游、餐饮、文化、商业等领域消费的大幅增长,有助于推动人民群众消费意识的激发和消费潜力的释放,带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增强,进一步巩固提升强大国内市场优势,同时催生“互联网+”等新型消费模式,促进假日经济进入提档升级的新阶段。

  三、充分发挥带薪休假制度作用

  假日安排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休息权利,包括法定节假日休假权利和带薪休假权利,在法定节假日安排难以保障劳动者全部休息权利时,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好法定节假日的关键作用,也要推动带薪休假制度落到实处并恰当好处。

  强化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是满足国民休闲和旅游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与统一集中的法定节假日相比,分散型的带薪休假具有多方面优势:一是时间较长,能够更好满足国民高质量旅游的需要;二是时间灵活,个人可以根据单位工作需要和自身需求来自主安排;三是错峰出行,通过避开集中出行高峰来提升旅行质量。

  从客观实践来看,法定节假日容易带来全国亿万消费者在同一时间的消费雷同,比如旅游“井喷”现象,使得休息与休闲的意义大打折扣,同时也影响了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交通、商业、旅游、城管等服务在法定节假日期间面临巨大压力,而在平时又出现一定的闲置浪费。无论是从提升居民休闲消费质量还是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上看,着力推进带薪休假制度,鼓励职工将年休假时间与长假或小长假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更长的假期,有利于更好地放松休闲或外出旅游。

  四、优化节假日制度的政策建议

  法定节假日的调整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经济社会运行,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系统谋划和设计。从短期看,增加法定节假日天数的条件尚不具备,建议主要通过优化假期安排、落实带薪休假政策等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和休闲需要,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是合理优化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更好满足多数人需求。节假日放假安排历来“众口难调”,建议通过开展广泛社会调研,汇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合理优化放假安排和调休原则,力争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大多数人需求。

  二是加大力度落实双休日和带薪休假,鼓励错峰休假。大力推动落实双休日制度,鼓励职工和用人单位结合带薪休假制度,更加灵活地安排带薪休假。可在年初结合工作需要和职工休假意愿统筹安排当年休假,将法定节假日休假与带薪休假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三是推动中小学设置春秋假,满足家庭需求。在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保证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鼓励各地结合气候环境等统筹寒暑假时间,在中小学推行春假或秋假制度,带动职工落实带薪休假。

【纠错】 【责任编辑:刘琼 熊红祥 】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0401127388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