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5/ 24 17:00:18
来源:新华网

从“7”到“7000”,从“灭绝”到“重生”——朱鹮保护创世界濒危动物保护典范

字体:

  新华社西安5月24日电 题:从“7”到“7000”,从“灭绝”到“重生”——朱鹮保护创世界濒危动物保护典范

  新华社记者姜辰蓉、付瑞霞

  “一袭嫩白,柔若无骨”,展翅腾空,宛若掠过天边的云霞。中国民间传说,朱鹮是能带来幸福的“吉祥鸟”。此番美景曾一度难觅,直至1981年5月23日,朱鹮才重新在秦岭被发现。

  40年来,人们为了保护这种美丽的鸟类不遗余力。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的朱鹮数量已经达到7000余只。从“灭绝”到“重生”,从秦岭到世界,“吉祥鸟”再次翱翔天际。

  在陕西省洋县溢水镇老庄村一处朱鹮巢点,成鸟觅食归来(5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仅存7只 秦岭现沧海遗珠

  “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这是唐代诗人张籍诗中描绘的景象。朱鹭就是朱鹮。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和俄罗斯。进入20世纪,由于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朱鹮栖息地面积不断缩小,种群数量锐减。野生朱鹮在朝鲜半岛、日本等地相继绝迹。

  20世纪70年代末,刚过不惑之年的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工作人员刘荫增几乎走遍了全中国,只为找寻朱鹮的身影。“这一调查就是3年,历史上中国朱鹮的分布点基本上都走到了,没找到半点踪迹。”刘荫增说,“我们只能认为,朱鹮已经不存在了。”

  怀着绝望的心情,刘荫增完成了论文。但他不甘心就此向世界公布“中国朱鹮已经灭绝”。“对朱鹮的存在我还有一些疑问,希望再做一次深入的调查。”

  这一次,刘荫增来到了位于陕西南部的洋县。没想到,最后一次的尝试带来了转机。

  走访中,听说有人见过这种鸟,刘荫增非常惊喜。怀着升起的希望,刘荫增一路追寻来到海拔上千米的姚家沟,看到一双亲鸟在高大郁葱的青冈树上扑打翅膀——鸟巢里还有3只毛茸茸的雏鸟。

  这是1981年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姚家沟发现的朱鹮,成鸟在哺育雏鸟(5月12日翻拍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乍一见到这般景象,刘荫增还不能确定这种鸟是不是朱鹮。“毕竟我只看过国外专家提供的照片,并没有亲眼见过野生朱鹮”。最终经过仔细观察、辨认,人们才最终从喙部特征确定这些鸟就是朱鹮。在距姚家沟不远的金家河,科学家们还找到了一对朱鹮。人们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搜寻,希望能找到更多的朱鹮。但最终就只有这仅存的7只。

  40年后,记者沿着泥泞的山路徒步近两个小时,才走到秦岭深处的姚家沟。昔日的村民早已搬迁至山下生活,如今这里人迹罕至,一片静默的青冈树林,正是当年朱鹮的“避难所”。

  “这里几乎是与世隔绝,当年村民种稻田自给自足。朱鹮非常亲人,它们喜欢在稻田中寻找泥鳅、小鱼小虾等食物。就是这样的环境才能保护最后的这几只朱鹮。”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人工繁育中心主任段文斌说。

  这是1981年7只朱鹮被重新发现的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姚家沟(5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紧急救援 40年来衍孤羽

  在姚家沟发现的朱鹮种群被命名为“秦岭一号”,抢救性保护措施也立即展开。刘荫增带领洋县林业局4名年轻人,利用一间村民废弃的房间,建起了“秦岭一号”朱鹮保护站。他们守候观察,投食喂养,应急救护,一点一滴摸索、积累朱鹮保护的经验。

  1981年,秦岭一号朱鹮群体临时保护站在陕西洋县姚家沟设立(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尽管保护者们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朱鹮伤亡风险,在最初的几年中,成果并不明显。在1989年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朱鹮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朱鹮的濒危等级定为极危,灭绝风险极大。

  刘荫增(中)和秦岭一号朱鹮群体保护站的工作人员一起研究朱鹮活动规律(1984年7月摄)。新华社记者 杨礼门 摄

  但在这一时期,专家们积累了大量基础数据:成鸟在孵化过程中每天翻多少次卵;成鸟每次喂食时会分别喂给几只雏鸟各几口,朱鹮在不同温度下不同的翻巢次数……这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0年,洋县发动群众,在有朱鹮活动的乡村,选拔优秀青年农民做巡护员,还招募信息员。朱鹮保护专业力量也在不断加强。在不断探索中,专家们也总结出“就地保护野外种群、人工繁育建立人工种群”的有效保护路径。

  20世纪90年代初,保护工作终于迎来突破——朱鹮在姚家沟成功繁育10窝,产卵30枚,出壳20只,出飞幼鸟19只。

  “除了野外保护,中国还开展朱鹮人工繁育研究,不断攻克技术难关。1995年,朱鹮人工繁殖成功。随后,人工种群繁育取得突破。”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张亚祖说。

  中国政府为此专门设置保护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从“秦岭一号朱鹮群体临时保护站”,到洋县朱鹮保护观察站正式成立;从升格为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再到设立省级朱鹮自然保护区,直至2005年升格为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朱鹮保护体系日渐完善。

  在陕西省洋县谢村镇小池村,朱鹮与其他鸟类在田地里(5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如今,陕西洋县被誉为“朱鹮之乡”,这里俨然已成为鸟儿的乐土。朱鹮常以水田中的青蛙、昆虫、鱼虾、螃蟹等为食。春夏之交时,经常能看到人们在水田里耕作时,几只朱鹮跟在不远处,蹦蹦跳跳地找泥鳅吃。

  在这如画般和谐的场景背后,是当地农民的付出——这里的稻田不再使用农药、化肥。当地稻谷产量因此减少20%以上。从2008年开始,原国家林业局启动了“野生动物损害国家赔偿机制”,每年划拨50万元至100万元,为朱鹮损害“买单”,赔偿到人。这给农户吃了一颗“定心丸”,也让他们更积极地保护这种珍稀鸟类。

  在洋县梁家村,离村民周淑娥家几十米远的几棵大树上,一对朱鹮正在孵蛋。“三四年前,这对朱鹮在这里的树上筑巢,每年它们都会在这里产卵、养小鸟,还会在附近找食吃。”周淑娥说。在洋县,许多村子的大树上都有朱鹮筑巢。

  种群复壮 历史天空重翱翔

  “只有让朱鹮重新回到大自然中生活、繁殖,才能实现保护的目的。”陕西省林业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常秀云说。2007年,研究人员放飞了26只人工饲养的朱鹮,这是全球首次异地朱鹮野化放飞。

  在秦岭深处的陕西省宁陕县城关镇寨沟村,两名专家在放飞朱鹮,这是我国首次将野化的人工繁育朱鹮放归大自然(2007年5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常秀云说,朱鹮放飞应该远离野生种群,并确保种群之间在短时间内相互独立,以防止人工种群与野生种群间传染疾病,确保人工种群在释放后自我繁衍,种群密度逐步增加。朱鹮的第一个放飞地点选择了距洋县约100公里,生态环境相似的陕西宁陕县。

  人工繁育、救治的朱鹮,在放归大自然之前,需要对飞翔能力、觅食能力、抵御天敌的能力和繁殖能力等野外生存能力进行“强化训练”。

  专家为放飞的朱鹮佩戴卫星追踪器,开展跟踪监测,及时掌握放归朱鹮的生存状况,研究朱鹮野外觅食、繁殖、迁飞等规律,为恢复朱鹮长距离迁徙进行科学探索。对不适应野外生存的朱鹮个体及时救护收容。

  从孤羽7只到千鸟竞翔,中国朱鹮保护已经走过40年历程。40年来,朱鹮栖息地向历史分布地不断扩展。“朱鹮栖息地面积,已由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1.5万平方公里。”陕西省林业局局长党双忍说,“由最初发现时的陕西洋县逐步向东亚历史分布地恢复,呈现出以秦岭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趋势。”

  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山区,野生朱鹮在觅食(2018年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多次向日本赠送朱鹮,帮助日本进行朱鹮种群的恢复。2008年,来自陕西洋县朱鹮繁育中心的朱鹮夫妇“洋洲”和“龙亭”远赴韩国,并于次年“喜得贵子”。2013年,中国再次向韩国赠送两只雄性朱鹮,用于联合繁殖研究。

  目前,朱鹮栖息地集中在中国陕西、河南、浙江。日本、韩国在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下也建立了野外种群。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朱鹮数量已扩展到现在的7000余只。朱鹮受威胁等级从极危降为濒危。

  在朱鹮曾经的“避难所”姚家沟,现在已经看不到朱鹮的身影。“朱鹮和其他鸟类不同,可以说历史上就是和人类相伴栖息。随着村民的离开,朱鹮也‘抛弃’了这里。”段文斌笑着说,“他们拥有了更广阔的天空。”

  这是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朱鹮生态园内的朱鹮(5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这是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朱鹮生态园内的朱鹮(5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一群朱鹮飞翔在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铺镇金坝村的田野上(2011年10月16日摄)。新华社发(王平 摄)

  这是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朱鹮生态园内的朱鹮(2018年1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山区内的野生朱鹮(2018年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这是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山区的野生朱鹮(2018年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在陕西省洋县溢水镇老庄村的一处朱鹮巢中,一只朱鹮成鸟看守着三只幼仔(5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在陕西省洋县龙亭镇梁河村一处密林里,一只成鸟朱鹮为幼仔喂食(5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陕西省洋县四郎镇田岭村胡家湾,鸟群从一只独立枝头的朱鹮身边飞过(2020年10月30日摄)。新华社发(梁惠珍 摄)

  这是位于汉中市洋县的陕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放飞大笼(5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这是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朱鹮生态园内的朱鹮(5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纠错】 【责任编辑:刘笑冬 】
新闻链接
阅读下一篇: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1091127485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