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5/ 28 01:02:01
来源:新华网

探南水北调 解水网密码|南水如何成为北京主力水源

字体: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 题:南水如何成为北京主力水源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田晨旭、汪亚

  经过将近1200公里长途跋涉后,从丹江口水库启程的南水,来到了南水北调中线进京入口——惠南庄泵站。这座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惠南庄村东头的泵站,是南水北调中线唯一的一座大型加压泵站。

  5月26日拍摄的惠南庄泵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摄

  5月26日10时许,新华社南水北调全媒调研小分队记者来到加压泵房,8台巨型水泵中的6台闪着红灯,显示正在运行。作为向首都北京供水的“心脏”,南水每天进京的数量达到约400万立方米。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北京分局副局长唐文富说,南水已经成为首都北京的主力水源,中心城区供水70%来自南水北调的水。同时,大兴、门头沟、通州等部分区域也用上了南水。

  5月26日拍摄的明渠和北拒马河暗渠节制闸(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摄

  在泵站上游约两公里处的北拒马河暗渠节制闸,位于京冀交界处,是南水北调中线从明渠转入暗涵的交接点。

  5月26日拍摄的北拒马河暗渠节制闸(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摄

  10时20分,记者来到这里时,节制闸的工作人员赵凌波和崔嘉兴正在查看渠道水体情况。水质检测员李燕则在不远处的水质自动检测站查看水质监测数据。

  李燕说,这个水质自动监测站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的第1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可监测12项参数,每天监测4次。当天8点检测的12项参数显示,供水水质各项指标优于地表水Ⅱ类。

  5月26日拍摄的预应力钢铜混泥土管(PCCP)。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摄

  通过了进京第一道关卡,清澈的南水由明渠进入暗涵,流向泵站,经水泵加压后流速加大,进入两条内径4米的输水管道,经大宁调压池“卸压”。其后,南水继续它的地下旅程,直至抵达团城湖。

  5月26日拍摄的团城湖。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摄

  北京市水务局统计显示,自2014年正式通水至今年5月8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累计向北京调水64.59亿立方米,其中向水厂供水42.92亿立方米,南水已成为保障京城用水需求的主力水源。以中心城区为主,北京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300万人。

  南水的到来,缓解了北京水资源紧缺的局面,也完成了外来的南水成为北京城区主力水源的历史性转变。

  团城湖是南水奔腾了1000多公里的中线总干渠终点。然而,它的旅程并没有结束。经过九级泵站持续提升,一部分南水继续奔向华北地区最大水库、北京最大地表饮用水源地——密云水库,开始了另一段北京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传奇。

【纠错】 【责任编辑:张芳玲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073112750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