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杜晨夕 肖忆南 绘/谢瑞彦
九十多年前,战乱纷争,百姓在痛苦中煎熬,贫困潦倒。这样的时刻,一群革命先行者,经过在黑暗中苦苦探索与追寻,毅然加入到共产党队伍中来。他们走上这样一条无悔的道路,不是为了个人打天下,而是要找到一条正确的救国救民路。找到了,就投身进去,从此不回头。
史砚芬家书——“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
1928年5月5日,史砚芬在南京参加共青团中央大学支部会议时,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史砚芬被关押了四个月,敌人对他严刑拷打,但他忍住痛苦与屈辱,始终不松口、不低头。在阴暗的牢狱里,他将手中的笔变为最有利的武器,写下《夜莺啼月》等文章,揭露国民政府统治的黑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表达对共产主义美好理想的向往。最终敌人对史砚芬束手无策,判处他死刑。
史砚芬在家书中说“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他深切表达了自己对革命的期望、对家人的愧疚和对未来的期望。家书写在宣纸上,竖书,24行,干净利落,表现出史砚芬写信时镇静。他相信自己是光荣且自豪的,希望弟妹们能够继承他的志愿,继续奋斗前进。他的家书激励着千千万万中国儿女。
钟士灯家书——“大家都是为着抗日的”
1937年4月30日,一位普通的红军指战员写下家书寄给父母。
这封信沉着冷静、乐观向上,有必牺牲的精神和抗战胜利的决心。红军长征时期,缺衣少粮、敌人围击,条件极其艰苦。写家书难,传递家书难,保存家书更难。
关于这位红军战士的历史资料只有这一封家书,只知道他是江西籍,而他最终是否回到家乡,还是在战火中牺牲,我们都不得而知。这封匆匆写给父母的信,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千千万万普通战士的真实生活,也让我们知道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对未来光明的向往和奋斗。这封家书中透露出对家人的挂念,也有着家人对自己的不理解,但他始终相信革命会带来光明。
左权家书——“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
左权,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参加长征。这是他在牺牲的前几日刚写给在家的妻子的一封家书。
写作家书时,本来左权只想简单写就“十几个字”以寄思念,但感情如潮水涌流,一挥笔即挥就五六百字。在这五六百字中,透露出他对刚刚投身革命的妻子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呵护。而当提到才出生几个月就离别的女儿时,这个沉默刚毅的军事指挥员一变而为慈父,字里行间凝结着柔情。先有国后有家,左权为了国家,为了革命,自己做了牺牲,他对家人深深的思念全都化为一封家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革命战士牺牲个人,献身革命,为国家、为民族,不计自己和家庭的得失。
光辉的人生道路,就是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奋斗的道路,就是把自己的一生融入到和人民一起共同奋斗的事业中的道路。国歌唱道:“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正是这一代代人前赴后继、不计牺牲,才铸就我们这个民族,铸就中华文明。这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