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5月31日电 题:守护“南大门” 全力阻断传播链——广东疫情防控一线侧记
新华社记者徐金鹏 周强 马晓澄
时隔270多天,广东再次报告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作为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守护祖国“南大门”,面对不断变异的病毒和疫情反复,只有加快推进全民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进度,构建群体免疫屏障,才能在与病毒赛跑中赢得先机。
我们必须跑得比以往再前一点、再快一些
自5月21日,广州、深圳分别报告出现本土确诊病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后,截至30日24时,广东已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6例、无症状感染者24例。
“此次广州疫情主要是在共同居住、共同就餐、共同托管等相对密闭的场合受到感染后造成的传播,感染者之间有明确的传播链条。”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此前说,此次疫情传播速度快、传播力强,病毒可以通过吃一顿饭、短暂的非直接接触传播。
疫情就是号令。继两轮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后,从26日晚开始,广州在荔湾全区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随后,全员核酸检测扩展到相邻的越秀区、海珠区,以及天河区、白云区和番禺区的重点区域。佛山禅城区、深圳盐田区则宣布应检尽检,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当下,正值“龙舟水”频发时节,高温炎热,时而夹杂阵阵暴雨,广大医护人员闻“疫”而动,纷纷走进社区,与社工、志愿者和街坊居民构筑起一道全民防疫战线。加班加点、深夜鏖战已成常态,累了就直接躺在地上休息。
“今天作为核酸采样支援队湿透了四套手术衣。”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乳腺科护士刘国栋告诉记者,“看到居民们主动排起长长的队伍,我们也很欣慰,相信全民参与一定能赢。”
实施防控分级分类、信息发布一天一场、生活物资派送到家、疫苗接种全力保障……广东战“疫”坚持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并重。为减少因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广州要求离穗旅客应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放行。
“此次病毒传播非常快,我们必须比以往跑得再前一点、跑得再快一些,才能及时阻断传播链条。”广州市卫健委主任黄光烈表示,全员核酸检测,才能做到大海捞针,才能有效防止针尖大的窟窿漏出斗大的风。
疫情防控责任重大
眼下,“早茶传播链条”中75岁的郭阿婆仍在接受治疗。没有此前“人肉”搜索的网络暴力,广州此次疫情平添不少网络温情,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和温度。一篇篇自发为广州加油鼓劲的文章,更折射了广东心怀“国之大者”的应有担当。
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飞介绍,目前全省在用的集中隔离点有300多个,每天在隔离点被隔离人员近3万名,工作人员近2万名。
数据背后是广东作为全国外贸大省和外向型经济体的特殊地位。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符永革表示,目前广东每周入境航班保持在62班,其中广州53班,深圳9班,日均入境旅客保持在1800人左右。
经济重地加开放高地,让广东在当下疫情防控中责任重大。根据国际机场协会公布的2020年世界机场客运量排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以4376.8万人次的吞吐量跃居全球第一。大量的入境人员,意味着在中转旅客信息登记、人员接待、隔离安排、机场转运等环节,广东面临巨大的防控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广东依然交出一份不俗的经济成绩单。今年一季度,广东地区生产总值27117.96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6404.09亿元,同比增长19.5%。
受访专家表示,作为经济重镇,广东在疫情防控上容不得半点马虎。作为开放高地,广东是疫情期间连接中国与世界的主要窗口,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境外疫情凶猛,却不可一关了之。
加快疫苗接种推动群体免疫
近段时间,广东先后发现多个从境外输入的病毒突变株,涉及英国、南非、尼日利亚、巴西和印度等国家。此次引发深圳疫情的为最早在英国发现的变异毒株。广州感染者中,均为传播速度极快的最早在印度发现的变异株(B.1.617)。
“对病毒而言,变是正常的,不变才是异常。”美国休斯敦大学终身教授、受体和细胞信息传导中心主任张小留认为,病毒变得更强,并不是很奇怪,这是概率的问题,迟早会发生。我们需要把病毒变异当成常态,预计会有更多变异不断出现。
“此次病毒的传播力虽然强,但传播途径并没有太大变化,仍以呼吸道传播为主,接触传播为次要途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蔡卫平说,大家对于此次疫情需要予以重视,但不必太过恐慌。在救治上,及时氧疗仍是最有效的方式。
广东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何剑峰表示,全球疫情仍会在高位蔓延,我国外防输入的压力仍然巨大。病毒变异是影响当前全球疫情防控的关键变量。面对不断突变的病毒,尽快提高全民接种率,加快构建国内的群体免疫屏障至关重要。当免疫屏障构建起来后,即使面对更强的变异病毒,我们也会有很好的应对基础。(参与采写记者:白瑜、徐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