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 题:北京立法保护生态涵养区让“绿水青山”成发展“底色”
郭宇靖、陈艳欣
拆违腾退土地、疏解一般制造业、提高森林覆盖率……近年来北京加紧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5日,《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这一工作走向法治化、规范化、长期化,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制定产业发展“正面清单”等措施将陆续执行,“绿水青山”成为首都发展的“底色”。
时值6月,北京市密云区金叵罗村气候凉爽,道路两旁植有大片樱桃林,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近年来,村里吸引来数位“海归”,办起一家名为“飞鸟与虫鸣”的体验式农场。每逢节假日,不少父母带着孩子到这里体验,与虫鸣鸟叫做伴。
金叵罗村党支部书记王义江说,这里原来是养猪场。2012年以来,金叵罗村建设田园综合体,开发小米种植园区1000亩、樱桃园600亩,发展特色品牌民宿、农耕体验区、原生态儿童乐园等,全年接待游客达15万。
从“养猪场”到“开心农场”,金叵罗村的转变,是北京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见证。
生态涵养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目前,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五个区全域,以及房山和昌平两个区的山区,面积约为1.11万平方公里。
2017年,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将生态涵养发展区去掉了“发展”二字,调整为生态涵养区,更加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据北京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北京不断加大专项整治力度。2017年以来,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累计拆违腾退土地2046.9公顷、疏解一般制造业246家,区域生态空间只增不减、土地开发强度只降不升。2020年生态涵养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2%,高于全市17.6个百分点,成为首都城市的“后花园”“大氧吧”。
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北京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快构建。
在密云,“蜂盛蜜匀”“密农人家”等特色品牌推动农业走向精品化,古北水镇成为文化旅游新地标;在延庆,冬奥、世园、长城三张“金名片”催生培育了现代园艺、冰雪体育、文化旅游、新能源和能源互联网等特色产业;在平谷,农业科技创新、绿色智慧物流等产业助力,成功创建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畜禽种业)产业园”……
北京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条例的实施,为生态涵养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下一步,将在现有“负面清单”的基础上,制定产业发展“正面清单”,进一步明确“支持做什么、怎么做”,推动特色农林业、生态旅游、精品民宿、森林康养、数字经济、科创智能等业态发展。
这位负责人表示,北京市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等,助力生态涵养区在守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加快探索具有首都特色的“两山”理念实践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