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1 07/ 23 22:37:24
来源:新华网

暴雨突袭下的生命接力——郑州万名医院患者大转移纪实

字体:

  新华社郑州7月23日电 题:暴雨突袭下的生命接力——郑州万名医院患者大转移纪实

  新华社记者齐中熙、李亚楠、刘夏村、孙清清

  这是一场生死时速的转移——暴雨洪水突袭,导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等断水断电,1万多名患者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这是一场生命至上的接力——医护人员、救援部队、志愿者与时间赛跑,“橄榄绿”“火焰蓝”“天使白”交织在一起,在风雨中筑起坚强的生命通道。

  从20日深夜到22日晚,两天两夜,一场罕见的万人大转移在这里紧急进行。

  7月21日,救援人员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进行排水抢险。新华社记者 赵鹏 摄

  惊魂时刻

  20日,河南郑州,突破历史极值的暴雨来袭!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近的金水河水位迅速上涨。

  19时许,有9000多名病人的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突然断电,几十台手术被迫中断。重症ICU里还有600多名病人,医院紧急启用备用发电设备,维持重症患者生命。而普通病房失去设备支持,大量病人输氧告急……

  “全球最大医院郑大一附院老院区停电,心电监护仪的备用电池全部耗完,急救科室正在用人工呼吸气囊抢救危重病人,但是也坚持不了多久。”

  7月2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医护人员帮助患者转院。新华社记者 赵鹏 摄

  20日深夜23时,一条微博迅速刷屏,让所有人心头一紧。

  此时此刻,大雨如注,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

  金水河河水漫过河堤,雨水、河水混杂着涌入门诊区、病房楼,负三层、负二层、负一层很快被淹,供电、供水、通信等设施受损,全部中断,医疗设备陷入瘫痪,医药物资也很快告急。

  21日凌晨1时左右,记者蹚着齐腰深的积水步行至医院门诊部,只见院内很多车辆泡在水中,门诊楼前、高架桥上都有不少人在避雨。

  7月22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附近的锦绣路与郑开大道交叉口,救援人员利用舟艇转移人员(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此时,郑州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也成了洪水中的“孤岛”。

  医院外几公里的道路都被积水淹没,最深处接近三米,一辆救护车在水中只露出了车顶。积水涌进门诊大楼一层,医院里断水断电,只能依靠小型发电机维持。

  “医院的员工宿舍、病房、门诊楼的水深在一米六七左右,现在病人和医护人员都转移到了二楼以上,暂时处于安全状态,急需物资、急需转移。”医院外科医生宋书波告诉记者。

  洪水突袭,避无可避。21日凌晨,不断有救护车送来医疗物资,几名医护人员分为一组,跳入齐胸深的水中,推着装有急需医疗物资的冲锋舟送进病房楼。

  7月22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门诊部,救援人员在积水的大厅内驾驶舟艇转移病患。新华社记者 姚竣译 摄

  危急时刻,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郑州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几千名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对于需要供氧的病人,医护人员就一对一使用气囊人工供氧。

  然而,断电、断水、断网,甚至断药、断氧、断粮……对于任何一所医院以及住院患者,都是致命的威胁。仅靠外部物资救援不可能长久维系,转运病患成为必须的选择。

  生命接力

  “小心,小心滑。我扶您上船。”

  7月22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附近的锦绣路与郑开大道交叉口,救援人员利用铲车转移人员(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22日一早,郑州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门诊大楼一楼的扶梯口,不断有患者登上前来救援的皮划艇。这里俨然成了一个小小的“码头”,生命就此展开接力。

  上午,记者跟随消防队员来到距离医院约四五公里的地方就无法前进,只能在接驳点换乘皮划艇。

  从接驳点到医院要经过两三条街,“水路”上能看到不少被水淹的轿车。船越往里开水越深,最深处,救援车和救护车也只露出个车顶。

  7月22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附近,救援人员背着病患转移。新华社记者 许雅楠 摄

  十几分钟后,终于驶进医院大门,泡在水里的救援人员早已在一层大厅等候,组织救援船只逐一进入一层大厅,卸下人员和物资后,立即推向已经停运的扶梯口,靠稳由蓝色医护床搭建的“码头”,组织病人和家属上船。

  医院有关负责人说,这里需要转移1075名患者,连同病人家属、医护人员在内,总共要转移5000人左右。

  7月22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附近,救援人员卸下救援船。新华社记者 许雅楠 摄

  记者看到,每名患者的胸口或者帽子上都贴着一张标明科室、姓名的标签,现场医生说,这是为了方便接收的医院和管护医生识别。救援人员和志愿者逐一核对姓名后,帮助患者登船。

  “四处都是水,就这么一直泡着。”一名志愿者伸出早已泡得发白起皱的手摸了一把汗说,“人命关天,我们辛苦点没事。”

  当救援船载着患者平安离开那一刻,分明听到人们都轻舒了一口气。

  “电梯停了,我们就背着病人下楼,危重病人全是医护人员连人带床抬下来的!”在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副院长苟建军告诉记者。

  21日上午11时左右,趁着雨势稍退,记者再次赶往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看到不断有救护车转运重症病人前往其他医院。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重症病区,河医院区大部分病区仍未恢复供电,消防官兵和救援人员正用水泵往外抽水。不断有病人和家属被有序转移出去。

  “你的老伴已经安全转运到东院区,医生护士跟着呢,放心吧!”急诊内科主任王正斌正劝一位大娘早点回去休息。

  一双拖鞋,两脚黄泥,王正斌的白大褂在大雨里淋成了“迷彩服”。他和坚守院区的近3000名医护人员一起,忙碌了20多个小时。

  一位医护人员说,他从20日晚上已经不眠不休到现在。一位前来支援的消防队员也说,他们一直在帮着转运病人,中间就吃了几个包子。

  7月22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附近,救援人员转移病患。新华社记者 许雅楠 摄

  希望之光

  22日下午,从郑州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到接驳点的“水路”上,皮划艇、冲锋舟往来不断,汇成一条生命大通道。

  天空中,直升机也轰鸣而来,盘旋着飞向医院大楼楼顶,将69名危险重症患者迅速转移。

  无人机也来了!

  7月22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附近的锦绣路与郑开大道交叉口,救援人员转移病患。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22日13时36分,搭载中国移动无线通信基站的翼龙大型长航时无人机从贵州安顺机场再次起飞,目的地就是郑州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为救援工作提供了网络保障。

  虽然医院方圆几公里仍然汪洋一片,但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力量点燃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希望之光。

  接驳点上,积水稍浅,但依然没过膝盖。每有舟艇抵达,救援人员、志愿者就蹚着水迎上去,稳稳固定住船只,抱着、背着、抬着,把病患转运至干净地面。一位老人坐在轮椅上刚一落地,眼圈瞬间就红了。

  记者了解到,转运至此的病人,除少部分病患出院外,大部分由河南省人民医院接收继续治疗。

  在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由于患者太多,无法调集足够的救护车辆。河南省卫健委、郑州市等有关方面积极协调转运力量,将郑州市没有被淹、能调动的几十辆120救护车以及周边县市的救护车调来,全力保障医院的病患转运。

  21日14时左右,记者在这里看到,不断有各地市和兄弟医院的救护车赶来转运病人,甚至公交车、大巴车和私家车也加入了转运队伍。

  “重症患者通过救护车转运,病情不那么严重的患者就通过公交车等转运,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将需要安置的病人全部安置到位。”负责现场转运的一位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

  “病人多,难题多,但我们一定能战胜困难。”郑大一附院院长刘章锁说。

  22日8时30分左右,河医院区已经全部清空,1万余名病患全部安全转移。

  7月22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附近的锦绣路与郑开大道交叉口,救援人员转移病患。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当天20时左右,郑州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最后一艘转运船抵达接驳点,至此,该院患者全部安全转移。

  21日凌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房突遭停电,但生命一刻也不能停。负责接生的医护人员就用应急灯坚持完成了这次“特殊的”接生。

  一位护士给新出生的婴儿写下了这样一条暖心留言——“你出生的第一天,就要面对这世界的洪水猛兽。即使只剩下一束光,我们也用尽全力为你点亮,为你保驾护航。”(参与记者:牛少杰、赵鹏)

【纠错】 【责任编辑:马俊卿 】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60091127688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