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 题:“高精尖”结构厚积成势——北京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新华社记者郭宇靖、吉宁
开局良好,前景可期。“十四五”开局之年过半,北京市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高精尖产业发挥引领性作用,市场消费持续恢复,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北京正奋力加速前行。
高精尖结构亮底色 数字经济成新引擎
今年5月,施耐德电气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共建的施耐德电气数字产业示范园落成,新一代环保气体中压设备正式量产。
“北京高精尖产业集群加速成型,带来了强力业务支撑,上半年公司产值大幅增长。”施耐德(北京)中压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超说。
今年上半年,北京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2.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1.3%。新一代信息技术等4大主导产业,占全区工业总量的93.8%。
这是北京科技创新孕育经济新动能的缩影。今年上半年,北京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倍和1.1倍,两年平均增长54.4%和42.8%。
上半年,北京率先发布国内首个自主可控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形成“食品安全链”、电子印章等200余个应用场景;设立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14家企业、近百辆测试车安全测试里程突破300万公里……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恩全说,北京市高精尖经济结构构建成效显著,生产力布局呈现新面貌,相关产业的带动十分抢眼。“其中,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新引擎,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更加突出。”
新消费扩容升级 稳投资效果显著
FILA首家全球全新概念店落地王府井、小鹏汽车全国首家旗舰体验中心落户三里屯……上半年共有434家首店落地北京,超出去年全年首店入驻数量,北京首店经济持续升级。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副总队长卞晶表示,随着疫情对居民生活影响减弱,居民消费升级呈现稳步恢复态势。
今年上半年,北京实施“十大专项行动”,培育建设具有北京特色和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依托华贸、国贸、SKP等商业综合体,千亿级国际化商圈正加快形成。
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有效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日,北京地铁28号线03标段首座车站光华路站正式开工。地铁28号线平均站间距约1公里、斜穿CBD,目前项目正加紧施工,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区域交通拥堵。
地铁28号线是北京2021年“3个100”重点工程之一。今年初,北京发布100个基础设施、100个民生改善和100个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总投资约1.3万亿元。
林恩全说,上半年“3个100”重点工程完成投资约1349亿元、支撑全市投资35%以上,充分发挥了重大项目对投资运行的引领作用,经济复苏活力正不断被激活。
“拿地即开工”提升效率 助企纾困释放发展潜力
7月14日,小米智能工厂二期在北京市昌平区正式开工,预计年产1000万台智能手机。这个工厂仅用84天“跑完”前期流程,累计节省227天,实现“拿地即开工”。
“项目的启动效率在北京创造了一个奇迹!用不可思议的速度完成了前期审批。”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
简流程、优服务、降成本,北京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持续发力,不断释放发展红利。
针对中小微企业和商户小店生产经营困难,北京还在全国率先出台中小微企业帮扶“新6条”措施,围绕减税降费、援企稳岗、金融支持、精准助企等方面,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供氧输血”。
助企纾困与激发活力并举,保住和催生了大量市场主体。北京上半年新设企业11.6万户,同比增长63.4%,其中占比超四成的科技型企业同比增长62.6%。(参与采写:顾昭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