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1 08/ 12 23:19:57
来源:新华网

认清大势增信心 凝神聚力开新局——当前经济形势述评

字体: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题:认清大势增信心 凝神聚力开新局——当前经济形势述评

  新华社记者

  “十四五”开局之年,步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时”与“势”备受关注——

  “稳定恢复、稳中向好”,是描述当前中国经济态势的两大关键词;但同时中国经济也面临全球疫情形势持续演变、发展环境复杂等不少挑战。

  中国经济“稳”在何处?“好”在哪里?底气和信心来自何方?面对行进航程中的新变化新考验,经风历雨的中国经济能否续写优异成绩单?

  认清纷繁复杂现象下的本质,把握好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找准自身优势和全局工作的结合点,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中国经济定能顶风破浪、不断焕发新气象。


  如何看开局成绩?——稳定恢复、稳中向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迈出新成效

  上海浦江东岸,改革开放热潮涌动。7月底,前滩国际经济组织集聚区揭牌,将着力打造与国际运行规则相互衔接的开放型经济功能高地。

  这一具有“国际范”的集聚区可按需定制办公空间,已吸引10家国际经济组织落户。

  开发开放30多年后,奋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浦东新区,将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窗口和通道。

  今日中国,大江南北,正在书写无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

  如何评价当前中国经济?不妨以事关发展大局的“宏观四角”来观察——

  经济增速——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2.7%,创造了超过53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其中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两年平均增速为5.5%,比一季度两年平均增速加快0.5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全球领先。

  就业数据——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3.5%。

  物价指标——1月至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市场价格总体平稳。

  国际收支——截至7月末外汇储备规模为32359亿美元,创出2016年以来新高。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格局。

  “经济平稳增长,就业增加,保持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问题。目前看,这些宏观数据处于较为平衡的状态。”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说。

  今年以来的经济发展态势,放在一个更广阔的景深中分析考量,可以看得更为清晰,彰显时代意义。

  这是来之不易的坚实开局——

  立秋时节,从东北平原到西南山区,从东南沿海到西北高原,农民带着夏粮丰收的喜悦,忙碌着秋粮满仓的希望。

  全国夏粮喜获丰收,2916亿斤的产量创出历史新高,秋粮面积增加,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开局之年一系列重大工程取得新进展: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开通运营,“复兴号”列车实现对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华龙一号”自主三代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我国自营勘探开发的首个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投产;全球第二大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全球首颗民用晨昏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三号E星成功发射……

  开局起步,至关重要。

  “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迈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第一步,至关重要。第一步要迈准迈稳,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指出。

  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以及国内经济恢复中的矛盾问题,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固本培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拼搏奋进,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复苏,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

  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成之惟艰。继去年成为世界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之后,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在全球持续处于领先水平;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 50.4%,已连续17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持续释放积极信号。前不久,世界银行将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到8.5%。

  这是着眼新发展阶段的宏大布局——

  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为2021年的中国经济标注诸多不平凡。

  2月25日,人民大会堂,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当日16时,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国家乡村振兴局牌子正式挂出。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7月1日,天安门广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新征程上的奋斗目标催人奋进,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已在谋划设计……

  知天下者,善谋大势;决胜负者,长于布局。

  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引擎启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开始发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已起笔着墨……

  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推进机制和政策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102项重大工程有序实施……

  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格局——

  6月17日,三名中国航天员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进入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他们很快“搞定wifi”,实现太空上网;通过卫星传输接收电视转播信号,近日还观看了东京奥运会中国队的精彩比赛。近三个月,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上穿越复杂地形,持续行进了800多米……

  九天揽月、巡河看天,这得益于科技创新步伐的加速推进,也正是中国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生动缩影。

  从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新动能成长看,中国经济“进”的势头凸显: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7%,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13.2%……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20年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数据显示,“三新”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已从2017年的15.7%上升至2020年的17.08%。“今年上半年,‘三新’经济的快速成长发展态势得到了延续。”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说。

  今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为未来5年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规划“作战图”,一系列部署加快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

  统筹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印花税法正式出台、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纵深推进的改革为加快要素自由流动奠定基础。

  面对疫情,中欧班列实现逆势增长,开辟新线,增加班次,数量质量双提升。截至目前累计开行超4万列,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60多个城市,运输货品达5万多种,有力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在海南,推出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22条市场准入特别措施、33项金融改革举措,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加快对接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布局落子间,一系列新举措、大手笔为更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新的征程、新的格局,呈现出一个活力充沛的中国:

  ——这里是欣欣向荣的发展热土,一天运输约2.7亿件快递、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半年实现业务收入6951亿元;

  ——这里是具有磁力的投资沃土,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8.7%,全国新设外资企业超过2.3万家;

  ——这里是充满希望的创新厚土,全球最大规模的5G移动网络初步建成,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工业机器人、电子计算机整机等高技术产品产量上半年同比增长均高达40%以上。

  信心来自哪里?——发挥优势、挖掘潜力,中国经济发展有着光明前景和雄厚实力

  “如何从中国乒乓球实力解释中国经济?”

  东京奥运会闭幕后,美国彭博社经济学家汤姆·奥利克撰文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庞大的人口规模、重视教育和强调规划的实现——奥利克认为,中国在这项运动上的成功揭示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一些重要因素。

  感慨于不断创造奇迹的中国经济,无数人也在探寻背后的信心密码。

  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这是中国经济风雨无阻向前进的根本保障——

  “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2020年以来,面对世纪疫情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奋勇拼搏,交出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的领导力和制度优越性如何,高下立判。纵观全球,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来之不易的成绩、弥足珍贵的收获,根本上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领航掌舵。

  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这是中国高质量发展道路越走越宽的必胜法宝——

  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抑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推进钢铁去产能“回头看”,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进驻8省区……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锚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中国经济方向清晰、步履坚定。

  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也由此开启了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运用高超娴熟的治国理政能力,着眼大局保持战略定力,这是驾驭中国航船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为下半年经济工作定调布局时,提出“要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

  相比“逆周期调节”着眼政策对冲、紧急应对,“跨周期调节”的提法,意味谋划长远、重在大局大势,政策评估期从短期扩展为中长期。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大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背景下,我国始终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避免政策“急转弯”,引导形成市场合理预期。

  从“六稳”到“六保”,从“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到“青山常在、生机盎然”,一系列减税降费举措为市场主体提供强有力支撑。今年上半年,全国日均新设市场主体约7.7万户。

  有百万亿元经济体的丰厚实力,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这是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的底气和潜力——

  从日产量600万只到日产能12亿只,这是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口罩生产的攀升值。

  面对医疗物资短缺,中国工业体系全面运转,为应对疫情冲击夯筑起强有力保障。

  稳市场,看“家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也不会变。

  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978年的1.8%提高到现在的17%以上,经济实力明显提升;

  超14亿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成为增长势头最强的世界消费大国之一;

  高铁运营里程已近4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6万公里,为便捷实现“城货下乡、山货进城、电商入村、快递入户”畅通血脉;

  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排名跃升至第14位;

  ……

  大国经济,气象万千。

  中国正处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进程,在满足14亿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正催生出一个日新月异的庞大市场。

  黄浦江畔,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正忙。截至目前,签约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量已超过上届,回头率超80%。

  2020年11月,新西兰乳业企业纽仕兰研发总经理罗伊·范登克不惜来回隔离28天参加第三届进博会,还首次尝试了直播带货这种全新的销售模式。

  他说,今年一季度企业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145%。“我们计划将100万罐‘进博同款’牛奶通过直播形式售卖。”

  下一步怎么干?——把准方向,凝心聚力,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是我们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

  开局之年的中国,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展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前所未有。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

  坚持“新”字引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

  我国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要更加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从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虽是事业单位,却实行市场化运行模式,不设编制、不定级别、社会化用人;实行“重点项目+前沿探索”双轮驱动……聚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鹏城实验室,是深圳市超常规布局、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的重大部署。

  依托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一批创新平台,深圳正在“创新链条”上爬坡跃升,助推产业创新“爆发”。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进一步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包干制”……开局之年,我国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集合优势资源,持续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继发电企业之后,钢铁、化工等高排放行业未来也将纳入碳市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各项部署,正次第有序展开……

  踏上新征程,创新发展势头强劲,协调发展全面展开,绿色发展纵深推进,开放发展前景广阔,共享发展充分彰显。

  坚持稳中求进,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稳是基础和前提,进是目标和方向,两者相辅相成。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

  粤港澳大湾区的深中通道在紧锣密鼓修建;雄安新区每天20万名建设者在昼夜施工;广东、湖北、安徽、北京等多地重大工程项目近期密集开工……

  立足当前需要,着眼中长期发展。围绕供给提升和消费升级,补短板、锻长板,稳投资既拉动当前内需,又支撑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落实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快速为市县基层利企惠民补充财力;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预计全年为市场主体新增减税降费超7000亿元;金融、就业等政策齐发力,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稳住广大市场主体,就能够稳住就业、稳住收入,夯实中国经济基本盘。

  按照中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要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政策效能,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

  坚持精准施策,聚焦高质量发展中的难点、卡点,在关键点上发力——

  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响种业翻身仗,瞄准产业链薄弱环节,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

  聚焦进一步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围绕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坚持“房住不炒”,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胸怀“国之大者”,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群众利益的关键问题、突出问题入手,找病根、开药方,在关键点上发力,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个别行业和企业相对比较困难,一些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要精准施策,做好政策衔接,确保经济稳定持续复苏。”王昌林说。

  坚持人民至上,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回应教育关切,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把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落到实处,构建教育良好生态;

  回应就业关切,多举措支持自主创业、多渠道灵活就业,多部门出台政策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

  回应养老关切,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17连涨”,稳步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增加普惠养老供给,进一步改善养老、托育基础设施条件;

  关注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从制度体系入手,构建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的“四梁八柱”,防止价格大起大落影响基本民生……

  100年前,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第一步;

  如今,在建党百年之际,浙江正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全国率先探路示范。

  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这是来自东方大国的自信作答:展望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无限美好,中国经济的大海将愈加辽阔……(记者张旭东、安蓓、熊争艳、谢希瑶、魏玉坤)

【纠错】 【责任编辑:詹婧 】
新闻链接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7562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