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记者王琳琳)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关组专家、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专家、科技特派员、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者、青年科学家……来自科技一线的10位代表近日在科技部召开的座谈会上围绕新时期如何担当科技自立自强时代使命深入交流研讨。
从武汉到绥芬河,从舒兰到北京,中国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专家武桂珍始终冲锋在前、全程参与了国内多地疫情防控阻击战;带队撰写生物安全指南,完成病毒基因组测序,开发检测试剂,助力疫苗研发……“我们从未如此深刻地体会到科技自立自强之于国家安全、人民健康的重要意义。科技在控制传染、病毒溯源、疾病救治、疫苗和药物研发、复工复产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打了一场成功的科技抗疫战。”武桂珍发言表示。
基础研究是推动原始创新、构筑科技和产业发展“高楼”的基石,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
“目前全国已成立了首批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作为深度参与其中的一员,我深刻地感受到数学基础科学迎来了大踏步发展的‘春天’,研究导向上越来越强调应用牵引、突破瓶颈。”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徐宗本院士发言表示。
徐宗本以团队深耕6年的“分布式微剂量CT研究”举例说明了底层数学模型的创新构建如何帮助传统CT实现扫描与成像的分离;先进成像算法的开放如何实现用计算换剂量,从而破解CT成像中X射线辐射高的问题。
脱贫成功必有科技。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数十万名科技特派员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硬核”力量。作为一名有着30多年农业从业经验的科技特派员,北京天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林源深切体会到“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在京津冀区域,天安农业出品的“小汤山”蔬菜小有名气。每年给北京市场供应的蔬菜达1万吨,如今公司正全力筹备冬奥会供应工作。完成好每项供应任务,林源认为科技是“关键抓手”。针对劳动力紧缺、管理效率偏低、产品质控波动等难题,天安农业从南瓜、韭菜、甜玉米等大宗蔬菜中筛选出原味番茄等20多个优良品种,通过加强播种、移栽、收获、自动包装、精确分检等生产、加工、管理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实现了生产效率提高。系列创新不仅覆盖1400亩自有基地、1万亩订单基地,还辐射至基地周边区域,带动区域内蔬菜产业升级。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的‘关键变量’。科学理论和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不仅将重塑世界格局,还将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提供更多科技答案。”座谈会上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总结道。
身处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时期,王志刚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自立自强重任,弘扬科学家精神,坚守学术操守,坚定创新自信,树立敢为天下先的雄心壮志,争当重要科技领域的领跑者、前沿交叉领域的开拓者,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在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征程上再立新功。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科技部将认真倾听广大科研人员意见,加强对科研活动的科学管理和服务保障,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创新环境。一是密切与科技创新一线的联系,发现真问题、真解决问题。深化“深入基层改进服务推动落实大调研”重要成果运用,努力把科技界和科研人员反映的诉求和期盼及时转化为推动科技工作的新举措新行动。二是秉承紧紧依靠科学家、科研人员,服务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基本理念,在法律、政策、服务、文化、社会氛围等方面构建有利于科研和创新的生态环境,保护好、调动好科技创新人员积极性。三是加强科技开放合作,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努力用创新成果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