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了人类基因组序列中的内源性古病毒“复活”驱动衰老的机制,有望为衰老的科学评估,以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研究思路。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员课题组、曲静研究员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完成,相关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
内源性古病毒“复活”驱动衰老的机制与干预策略。(研究团队供图)
刘光慧介绍,数百万年前,远古逆转录病毒通过入侵人体,将自己的遗传信息整合到人类的基因组中,经过突变、缺失等变异,其中大部分片段演变成人类基因组中的“暗物质”潜伏了下来,这些片段被称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元件,大约占人类基因组序列的8%,通常处于转录沉默状态。
此项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内源性逆转录病毒会逃离表观遗传监控而转录“复活”,其“复活”会进一步驱动衰老进程。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以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复活”链条中的不同环节为靶标发展出多样化的衰老干预策略,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细胞、组织或机体衰老的延缓。
“该研究有望为人类衰老的科学评估,以及多种衰老相关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炎等)的防治提供重要研究思路。”张维绮说。(记者张泉)
【纠错】
【责任编辑:刘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