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9/ 09 01:53:33
来源:新华社

国际纵横谈丨在习主席重要演讲之地,聆听跨越十年的回响

字体:

  新华社阿斯塔纳9月8日电 “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主会议厅,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

  2023年9月7日,新华社记者回到演讲举办地,聆听这一伟大倡议跨越十年的回响。

  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发展为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朋友圈”不断扩大,合作硕果累累,有效提高共建国家人民生活水平。

  “我很高兴当时能在现场。”哈萨克斯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古丽娜尔·沙伊梅尔格诺娃至今对十年前现场聆听习近平主席演讲记忆犹新。她回忆说,当时年轻的学生们坐在前排,演讲过程中听众都很振奋,现场一次又一次响起热烈掌声。

  “习近平主席是一位很有远见卓识的领袖。”古丽娜尔说。在这位国际关系学者的观察中,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向前推进,欧亚大陆互联互通建设成果显著。

  由新华通讯社、中国日报社、哈萨克斯坦中国研究中心主办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暨中国中亚“黄金30年”交流会,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成功举办。

  “‘一带一路’倡议让我们用全新的视角看待这片土地。”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教务长办公室副教务长洛雷塔·奥唐纳十年前也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演讲。

  当年,奥唐纳刚从澳大利亚来到哈萨克斯坦,对这个中亚国家还不熟悉。而习近平主席的演讲,让这位外国学者对欧亚大陆和哈萨克斯坦的发展前景有了新的认知和期待。

  奥唐纳向新华社记者回忆起一个暖心细节:习近平主席在演讲结束后,亲切细致地回答了现场年轻人提出的问题。“问答过程令人印象深刻,”奥唐纳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这样与世界级领袖对话的机会。”

  1月13日,满载着来自哈萨克斯坦1300吨面粉的中欧班列抵达西安国际港站。这标志着2023年首趟中欧班列年货物资返程专列顺利抵达西安,为即将到来的春节拉来了“洋年货”。

  在哈萨克斯坦工作十年来,奥唐纳亲眼见证了共建“一带一路”助力哈萨克斯坦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获得重要发展机遇。她也更深刻地认识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着全局思维、长远思维。

  “‘一带一路’提出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具体的项目和成果。”当年在现场聆听习近平主席演讲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前校长胜茂夫,是见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愿景变成现实的亲历者。

  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告诉新华社记者,习近平主席十年前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堪称“历史性事件”。他说,“一带一路”建设倡导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公平正义,已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并对推动欧亚大陆的全球化进程发挥了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4月21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纳扎尔巴耶夫国际机场,哈方工作人员为搭乘国航北京-西安-阿斯塔纳航线首班飞机抵达的旅客举行欢迎仪式。

  “这十年,是成功的十年。”哈萨克斯坦外交部国际关系委员会成员阿依达尔·阿姆列巴耶夫说。在他看来,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哈萨克斯坦实现长足发展。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不断深化,两国投资与产能合作项目遍地开花,惠及两国人民。

  7月21日,哈萨克斯坦萨尔塔纳国家舞蹈团在新疆人民剧场登台首演,为观众带来歌舞晚会《富饶的家乡》。

  哈萨克斯坦教育科学部科学委员会东方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叶尔金·拜达罗夫说,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过程中,中国和中亚人民携手展现出伟大的创造力,期待双方未来继续发扬光大。

  总策划:吕岩松

  总监制:袁炳忠

  策划:倪四义 李俊 郭建业 范伟国

  监制:冯俊扬 韩墨

  统筹:闫珺岩 徐海静 焦旭锋 孙浩

  记者:眭黎曦 吴丹妮 赵嫣 张继业

  视频:李麟寅 淡然

  编辑:张远 王雅晨 陈杉 沈浩洋 徐晓蕾 王丰丰

  摄影:李木子 邬惠我 李一博 胡虎虎 奥斯帕诺夫

  新华社国际部、新媒体中心联合制作

【纠错】 【责任编辑:张欣然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6751129853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