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产业探新记丨记者手记:万亿元市场,低空经济如何“飞”起来?-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21 19:16:29
来源:新华网

智能产业探新记丨记者手记:万亿元市场,低空经济如何“飞”起来?

字体:

  海报制作:方金洋

  新华社天津6月21日电(记者王宁、宋瑞)20日在天津开幕的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一台外观酷似汽车座舱设计、搭配多旋翼的飞行器,停放在智能网联汽车展区小鹏汇天展台,引得许多观众驻足参观体验。

  这款名为“旅航者X2”的飞行汽车由飞行汽车公司小鹏汇天生产,几天前刚刚完成京津冀地区首飞,搭配手动驾驶和自动驾驶两种驾驶模式。小鹏汇天品牌运营经理张永久介绍,该车采用全碳纤维结构,最大载重量为160公斤,最大设计飞行高度为1000米,起飞后续航时间约为25分钟。

  6月20日,参观者在博览会智能网联汽车展区小鹏汇天展台参观体验一台飞行器。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不只是飞行汽车,在2024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一飞智控、云圣智能等一批无人机企业纷纷亮相,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

  6月21日,参观者在博览会低空经济展团参观一款无人机。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本届博览会开幕的前一天,在天津市河西区文化中心夜空中上演了精彩的无人机飞行表演。作为博览会的预热活动之一,千架无人机从湖面腾空而起,在夜空中不断变换多种智能产业元素图案,为市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无人机飞行盛宴。

  执行无人机编队表演的是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据该公司总经理张云介绍,截至目前,一飞智控已在全球200多个城市完成了2000多场无人机编队表演,无人机种类也不断拓展,去年实现营收超1亿元。

  在博览会低空经济展团,无人机巡检成为多家无人机企业的重点业务类别。从一株盛开的“莲花”中央,天津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关总监陈芳芳拿出了一只机身仅有水杯大小的无人机,“它可以在全自动机场里进行电池和吊舱的自动更换。在执行巡检任务时,续航时间不小于47分钟,可实现7公里最大作业半径的巡视覆盖。”

  “看到同行们带来的各式各样的无人机和飞行器产品,很受震撼,低空经济前景广阔。”从广州来津参展的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副总裁贺天星说。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等通用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低空经济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点话题。

  天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拥有庞巴迪、海特、中航锦江等制造企业,低空相关产业基础良好。“将天津的航空航天产业基础和中国民航大学等院校的科研优势相结合,有望推动低空经济在天津快速‘飞’起来。”中国民航大学低空经济与低空交通研究中心主任覃睿说。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达33.8%。乐观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下一步,要建立统一标准的低空立体交通红绿灯系统。”北京大学空天信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承旗说。

【纠错】 【责任编辑:成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