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走进香港书展乐享“文化大餐”-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7/21 20:01:31
来源:新华网

记者手记:走进香港书展乐享“文化大餐”

字体:

  新华社香港7月21日电 题:走进香港书展乐享“文化大餐”

  新华社记者黄茜恬

  7月,第34届香港书展如约而至,展现这座城市包容、活跃文化气息的同时,让广大读者乐享“文化大餐”。

  连日来的高温和雷阵雨天气难掩书香韵味。步入香港会展中心,展厅内外已是人潮涌动,不少爱书人拉着行李箱前来选购心仪书籍,也有读者买完新书后迫不及待拆掉包装,坐在展厅一隅做起了痴迷的“书虫”。

  7月17日,一名观众在香港书展内地出版展区参观。 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香港的书店很多,网上买书也很方便,为什么传统的集中式书展仍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香港书展最大的特色是中西文化荟萃和多元化,每年都会汇聚世界各地的文学名著。”香港贸发局发言人举例说,今年世界文艺廊展区就搜罗了31个国家和地区的珍贵展品及文学作品,为读者搭建了一个宝贵的跨国界文化交流平台。

  在香港青年赵乐勤眼中,香港书展汇聚了众多优质的出版物。“无论是追求知识、寻求艺术滋养,还是单纯地沉浸于阅读的乐趣,香港书展都能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

  一连7天的书展、超过600项文化活动,在记者看来,仿佛是一次让读者、作者以及作品中的人物都参与进来的文化嘉年华,大家沉浸其中,自得其乐。

  “名作家讲座系列”是香港书展的品牌,也是每届书展场内反响最热烈的活动之一,有限的座位往往收到超出数倍的观众预约。

  “从河南到北京,从乡村到城市,地域的流动带来了写作不同的节奏感,也提供了不同的文学滋养,就像盐溶于水一样,虽然盐不被看见,但给水带来了新的滋味……”19日,北京作协副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与作家周洁茹以“女性书写的南来北往”为主题,深入探讨京港两地文学特色及女性写作经验,妙语连珠和有趣故事让在场的读者听得入了神。

  7月17日,嘉宾在香港书展北京主题城市推介活动启动仪式上观看京剧《贵妃醉酒》。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 摄

  今年书展继续设中国内地展馆,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独特文化与香港市民不期而遇,如韵味十足的京剧《贵妃醉酒》选段,端砚、广绣、广彩等数十种代表岭南文化的艺术品等。

  本届香港书展首度以北京作为主题城市,以“京港携手筑梦·书香共绘华章”为主题。在北京展区的图书展示展销区,北京出版集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等11家北京市属出版单位展陈了文学类、人文社科类、科技类、少儿类等图书近3000册。

  在深港“共读双城”主题展位,展销的书籍除了有关深圳与香港两地的历史、地理、文化外,也包括部分内地经典和畅销书目。主办方还向逛展读者赠阅《书都·走读深圳》刊物,多维度展现深圳城市特色和深港阅读交流的魅力。

  7月17日,人们在香港书展广东展区参观。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7周年,中央将再赠送香港一对大熊猫。在本届书展上,有关熊猫主题的书籍广受欢迎。“很期待两个‘新成员’的到来。阅读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更多关于熊猫的知识,比如我刚刚知道了人类第一次清晰地听到大熊猫脚步声的时间。”香港市民朱小姐笑着说。

  如今,“阅读”的方式已不再局限于书本,也延伸到了文创、数字技术等形式。在“中华文化有意思”主题展区,以AR、VR、AI等技术打造的“科技+文化”跨学科沉浸式体验,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参与。

  “我们希望通过虚实融合的展示方式,运用数字科技力量推动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联合电子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晟说,展馆运用数字技术将中华文化元素虚拟空间叠加于现实世界,并结合中华非遗手工坊,展示并推荐中华文化“最美的书”以及以外文讲述中国故事的代表性书籍,呈现东方文化气息。

  儿童天地展区同样人头攒动。9岁的张同学在外公外婆的带领下专程从深圳来香港书展。“退休后我们就带带孩子、看看书、拍拍照,每天还挺忙的。”说着,外公拿起挂在脖子上的相机,向记者展示他拍摄的照片。镜头里,读者们沉浸在书海之中,尽享阅读之乐。

【纠错】 【责任编辑:王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