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春深锁往事,穿越流沙寻邺城-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7/26 14:31:2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铜雀春深锁往事,穿越流沙寻邺城

字体:

  邺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都城之一,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和北齐六朝在此建都,是当时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建筑、手工业、文学等方面的成就影响深远。多民族在这里交往、交流、交融。580年,邺城被焚毁,随着漳河改道冲刷,逐渐没入黄土流沙之中

  40多年来,几代考古人持之不懈地穿越流沙,苦寻真相,邺城容颜逐渐浮现

  铜雀台,闻名遐迩,久历沧桑,如今只余夯土台的一角,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邺城镇。

  邺城镇设立于2018年,之前叫香菜营乡,相传香菜营是因为给邺城种香菜而得名。

  邺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都城之一,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和北齐六朝在此建都,是当时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建筑、手工业、文学等方面的成就影响深远。如邺城首创“中轴对称、分区布局”和“先规划、后建设”的都城建设模式,是都城规划肇始地。

  580年,邺城被焚毁,随着漳河改道冲刷,逐渐没入黄土流沙之中,是我国为数不多“没有被现代城市叠压的古都遗址”。千百年来,偶有文人寻访,留下片段讯息。

  1983年11月,一则新华社消息将邺城拉回公众视野。消息写道:“一千七百多年前曹操所建邺城遗址的发掘工作已于最近在河北开始。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部门组织的这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包括东汉末年的邺北城和东魏北齐时代的邺南城。”

  40多年来,几代考古人持之不懈地穿越流沙,苦寻真相,邺城容颜逐渐浮现。

  如今,这里已建立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面积近30平方公里,设三台遗址、邺南城宫城、朱明门中轴线等展示区,为人们现场感知铜雀往事和邺城文化,提供了实证空间。

  曹操的终极舞台

  “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春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739年,唐代诗人岑参作《登古邺城》,那时尚有废墙堪登,旧城可见,断壁残垣空惹姹紫嫣红。他追怀的武帝是曹操。曹操向来引人注目,邺城是他的终极舞台。

  这位东汉末年的政治强人,生前叱咤风云,去世1800多年后,形象仍活跃在戏台、影视、游戏中。

  邺城见证了曹操的人生巅峰,印记着他的功业,也是他的归葬之处。204年,曹操攻占邺城,将此地作为自己的大本营尽力经营。之后,除在外征战,曹操多数时间住在邺城,处理军国大事,遥控在许昌的汉室,直至220年去世,遗令葬在邺城。

  在邺城期间,曹操着力增加其领域面积和人口,使之成为号令天下的王畿之地;组织开渠修河,使之成为纵横四方的交通枢纽;修缮建设灌溉工程,使之成为经济发达的富庶之地;汇聚起邺下文人集团,使之成为建安文学发祥地。

  邺城最早建于春秋齐桓公时期,西门豹治邺就发生在此,东汉末年,邺城是冀州的治所。曹操是从袁绍势力手中夺取的邺城。袁绍占据冀州,曹操攻取邺城。

  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建铜雀台是210年。《三国演义》将建铜雀台移到赤壁之战前,于是诸葛亮能背《铜雀台赋》智激周瑜。曹植确有《铜雀台赋》,当然是作于赤壁之战后,赋中也没有“揽‘二乔’于东南兮”等语句。这样写或是剧情需要,但书中写曹操在邺城命建铜雀台后就“班师回许都”,在许都谋划南征,建玄武池教练水军,就显得弱化邺城了。曹操当时并未“班师回许都”,而是在邺城筹划南征和建玄武池。类似手法不止一处,或是因为小说产生时,邺城泯灭已久,对曹操在邺城的经营,对邺城的历史地位,《三国演义》的表现都算不上充分。

  西晋左思《三都赋》,对邺城的规划建设和面貌有较多描述。三都指蜀都成都、吴都建业(南京)、魏都邺城。如今,成都和南京仍是名城,邺城只是个小镇,但《三都赋》中,是以成都和建业衬托邺城的壮丽。

  文章以华美古奥的文辞,对邺城进行了精彩描绘。其中讲到邺城处在中心位置,有依山傍水的优越条件。“旁极齐秦,结凑冀道,开胸殷卫,跨蹑燕赵。山林幽岟,川泽回缭。”又说到邺城吸取了前人都城建设经验,按先贤和典籍的思想进行规划设计,精益求精建起宏大都市。“修其郛郭,缮其城隍,经始之制,牢笼百王。画雍豫之居,写八都之宇。”

  图为2002年在河北临漳发现的曹魏时期邺北城南城门。新华社发

  建造这座壮丽城市的关键先生是曹操,他是邺北城总设计师(东魏、北齐时在曹魏邺城之南建新城称邺南城,曹操建的邺城称邺北城)。《三国志》裴松之注说,曹操主导建设,亲自规划,“无不为之法则,皆尽其意。”

  曹操对邺北城的城市建设历时14年。他不是邺城的初创者,但他将邺城由一个普通的州城,打造成天下名都。

  邺北城在西汉长安城、东汉洛阳城的基础上,开创一系列新特点:其一,是目前确认的最早按照设计建设的都城,这为城市进行总体规制、布局提供了条件;其二,首次出现中轴线和对称布局,主要宫殿位于中轴线上,城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西面是铜雀三台,中间为宫殿区,东部为贵族居住区;其三,南部为居民区和手工业及商业区。邺城宫城、官署与民居截然分开,改变了西汉长安城、东汉洛阳城宫城和里坊交错的格局;其四,宫室居最北,前边是朝堂,再往南是民居和市场,改变以前宫室前为朝堂后为市场的布局。

  邺北城这些新特点对北魏洛阳城和东魏、北齐邺南城有直接影响,它的建制在隋唐长安城、明清北京城以至日本平城京、韩国百济王城等的规划建设中都有体现,传衍至今。

  邺城为证,曹操不只是形象活跃在戏台、影视、游戏中,在我们身边的繁华现代都市,仍隐含着他的建筑理念。

 城头变幻大王旗

  335年到370年,35年时间,邺城先后成为后赵、冉魏、前燕三个王国的都城。

  那是一个纷乱的时代,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角力中原,建立政权,称十六国,征战不休,史称“五胡乱华”。有学者提出,混乱并非五胡造成,是源于西晋“八王之乱”,十六国打仗不是为族群分家,是想统一天下。这个群雄逐鹿的时代是民族融合壮大的过程,可改称“五胡入华”。

  “八王之乱”和“五胡入华”,邺城都是重要场景地。

  曹丕代汉后,邺城为五都之一。司马氏建立晋朝,邺城仍为重镇。“八王之乱”中,成都王司马颖镇守邺城,一度像曹操般掌控朝局。但他才干不足,晋室持续自相残杀,走向崩溃。“五胡入华”,邺城是争霸的中心之一,刘渊、石勒、石虎、冉闵、慕容儁、什翼犍、苻坚等重要人物都和邺城有缘,石虎、冉闵、慕容儁还陆续定都邺城,他们分别称赵、魏、燕,只是重名太多,为了区分,后人给加了前缀。

  335年,羯族首领石虎将后赵都城迁到邺城,继曹操之后,进行了邺城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营建。其建筑布局基本因循曹操,但不惜财力、物力、人力,极尽奢华。

  在铜雀台东北建九华宫作为内宫,选大量美女充实其中。将铜雀台增高2丈,在其上建15丈的五层楼,楼顶铸高1丈5尺的铜雀。其后近200年,邺北城宫室尚在,郦道元走访后,在《水经注》中写道:“其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饰表以砖。百步一楼,凡诸宫殿门台隅雉,皆加观榭,层甍反宇,飞檐拂云,图以丹青,色以轻素。当其全盛之时,去邺六七十里,远望苕亭,巍若仙居。”

 2020年12月17日,参观者在邺城考古博物馆观看展品。新华社发

  那个乱世之中,邺城堪称中原地区最奢华城市。

  350年,冉闵在邺城称帝,史称冉魏。慕容鲜卑首领慕容儁击败冉闵后,357年将前燕国都由蓟(今北京)迁到邺城,重建在战乱中破坏的宫室,复修铜雀台。

  386年,拓跋鲜卑首领什翼犍(曾羁縻邺城)之孙拓跋珪复建代国,不久改称魏,史称北魏。398年,北魏进占邺城,结束北方100多年的分裂局面。

  北魏时,邺城为河朔名城,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远在晋北,为管理黄河中下游地区,在邺城设行台。415年,晋北连遇霜旱,有大臣建议迁都邺城“可得丰乐”。493年,孝文帝拓跋宏曾考虑迁都邺城,并在邺城筑宫室朝会群臣。

  532年,北魏丞相高欢驻邺,遥控朝政,欲迁都邺城。北魏孝武帝不从,534年奔长安依宇文泰,高欢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由此,北魏分为东魏、西魏。

  535年,邺北城修复和邺南城建设同时开工。复建的邺北城布局和风貌一如往昔。邺南城的建设经过严密规划和精心设计,先做出设计方案,经审批后再按照图纸营建。

  550年,高欢之子高洋称帝,史称北齐。575年,北齐灭亡前两年,邺城还建设了偃武、修文殿和大宝林寺。算起来,东魏、北齐时期,邺城建设工期持续了40多年。

  邺南城建成后,邺北城仍在使用,两城相接,以一垣隔开,构成南北朝时期的豪华都市。

  这个邺城吸收了曹魏、石赵邺北城和北魏洛阳城的建设经验,设计更为精细规整,格局更为宏大多样,装饰更加华丽豪奢,是邺城建设的终极版,被视为代表6世纪中国城市建筑的最高水平,是东亚地区古代都城建设的范本。

  这个华美宏大的邺城是当时中国的一线城市和政治中心,也是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高丽、蠕蠕、吐谷浑、室韦、库莫奚、肃慎、靺鞨、新罗、突厥、百济等多次派使团来到邺城,邺城建有专门供这些使者居住的会馆。

  多民族在邺城交往、交流、交融。北齐时邺城人口约有200万,在南北朝动荡不定的环境中,绝对是超大城市。商业繁盛、人文荟萃,杜弼、魏收、颜之推、卢思道等均曾在此生活,《颜氏家训》中有不少关于邺城的内容。

  在华美宜人的邺城,高欢及其子孙的生活并没有多少岁月静好,史书中关于北齐的记载多是烽烟、血腥、暴虐。

  577年,北周攻入邺城,北齐灭亡。

  580年,杨坚下令将邺城居民南迁到相邻的安阳,拆走大量建筑构件后,将邺城彻底焚毁。

  自此,铜雀春深,深锁寂寞。

 穿越流沙证前尘

  “一赋何当敌两京,也知土木费经营。浊漳确是无情物,流尽繁华只此声。”清代查慎行《邺下杂咏》感叹,左思宏文犹传,邺城宏大建筑已随流水而去。

  湮没于流沙之中的古城样貌,只能通过文字记录去想象。西晋左思《魏都赋》写的是曹魏邺北城。东晋陆翙《邺中记》是专门记述邺城的书籍,至南宋尚有传本,之后亡佚,现只能从其他典籍转引中找到部分,主要介绍后赵邺北城。

  至今传世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明崔铣《彰德府志·邺都宫室志》、清顾炎武《历代宅京记》等留下了邺城的可贵记载。

  文字记述流传下来的只有一部分,传播中也难免错讹。邺城真容大都深埋黄沙之下,只有邺城三台以高大的身躯曾长时间地抵御岁月的侵磨,执着地留给一代代后来者追怀。元代纳新走访时三台还都在,《河朔访古记》有记述,后来冰井台就淡出了人们视野,铜雀台也大部分被冲毁,仅余一角残存。只有金风台主体尚在,成为邺城仅有的地面遗迹。

  现代考古学兴起后,人们不再满足于地面上走访和文字中追寻,开始努力从地下探掘文明曾经的真实印迹。

  1935年,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来邺城调查,限于条件,只采集到部分汉代到南北朝的砖瓦。

  1957年12月,考古学者俞伟超到邺城进行了5天调查,作《邺城调查记》写道:“邺城旧垣,地面荡然无存。我们曾于传铜爵台(铜雀台别名)台基正南与东部偏北两处,用洛阳铲略加钻探,2米以内,尽为淤土,不见墙基夯土……地面毫无古迹可求,但在井边渠旁则可看到翻上的古代砖瓦,古城遗迹或有很多已深埋地下而保存尚好。”

  1976年8月至1977年12月,临漳县文化馆组织古邺城考古训练班,对古邺城进行调查和钻探。曾任临漳县文物保管所所长的张子欣参与了那次考古调查报告的整理,他后来写道:“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技术不专业,同时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虽然有近一年半的时间,但真正工作时间并不多。”“真正对邺都遗址作认真细致地勘探发掘、研究的,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现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的,以考古学家徐光冀教授为领导的邺城考古队。”

  徐光冀是坐“二等”(指自行车后座)到邺城遗址的。

  那天是1983年10月3日。当时坐火车从北京到邯郸后,转汽车只能到距邺城遗址还有6公里的讲武城。徐光冀坐在自行车后座,沿漳河北堤,一路颠簸来到临漳县文物保管所。

  考古队人员有徐光冀、蒋忠义、屈如忠等。张子欣记得,快开工时,徐光冀安排蒋忠义带人在邺北城进行初步钻探调查,选定了10多处进行钻探,忙了一整天,有一处遇到碎石,探不下去,其他均取出的是沙,无一处夯土。蒋忠义感叹:“完了,邺城没什么希望了。”这句话张子欣印象很深。

  1983年10月15日,邺城考古队的钻探工作正式开始。目标是找寻邺北城城垣,连续几天,都只见沙土。半个月后,探得夯土踪迹,一路探寻,进入漳河河床,探铲遇水带不上样本,一提铲,探孔就被流沙吞没,城墙基址又断了线。

  考古队偶然从村民打轧水井得到启发,将两根木杆呈十字横绑在探杆,按下、提升,还可推转,得以使探铲穿越流沙,寻找夯土。经过艰苦努力,又在田野中找到了城墙基址。邺北城轮廓图终于能够依据考古实证画出来了。

  成果来之不易,据张子欣回忆,夏天“钻进玉米地里钻探,如在蒸笼里一样……豆大的汗珠密密地顺着身子滚落,脚底板下都湿湿的”。冬天“扬起的河沙和横飞的雪糁掺和在一起,如投枪匕首般犀利,打在脸上刀割一样的疼痛……休息时,大家把干树枝拢来烤火,脸被火苗烤得热乎乎的,衣服前面冒着白色蒸汽,而背部和身体两侧依然结着薄冰”。

  1989年3月,新华社发布消息《中国发掘出湮灭千年的古都邺城》,称:“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座古代都城——邺城,在湮没千年之后,正逐渐显露出真相。”

  消息写道:“由于历史湮没,再加上地下水位高,邺城的勘探发掘极为困难。据介绍,经过艰苦努力,目前已基本确定了邺北城的城墙、城门、街道的位置,勘探出近20座宫殿基址,发掘工作虽然还处于初步阶段,但已证明邺北城的总体规划在曹魏时期即已形成。”以中轴线为中心、建筑对称均匀、呈棋盘格形状的封闭式城市规划与布局,标志着中国当时都城规划已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一重要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建筑的规划建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2019年8月7日,参加夏令营的少先队员们在河北邯郸临漳县邺城博物馆内参观。新华社发

  还要再做一百年

  2012年3月,一则新华社消息再次引起外界对邺城的关注,题为《考古队在河北邺城发现近3000件佛教造像 为当代同类考古之最》。

  据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介绍,邺城考古队在邺城遗址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发掘出土编号佛教造像2895件(块),造像碎片数千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数量最多的佛教造像埋藏坑。

  何利群说,佛造像绝大多数是汉白玉造像,根据造像特征、题记年代等初步认为,这批佛教造像时代主要是东魏北齐时期。佛教造像工艺精湛,造型精美,类型多样,题材丰富,充分显示了北朝晚期邺城作为中原北方地区佛学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的历史地位。

  这一发现被评为201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为修复这批造像,国家文物局拨付专项经费,经过10年努力,基本完成这批文物的档案记录、清理、加固、拼对粘接等保护修复工作。修复完成佛造像千余件,恢复了佛造像的形态及彩绘、贴金风貌,消除了内在潜存的有害物隐患。

  2020年12月17日,邺城考古博物馆正式开馆,展出邺城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178件(组),其中150件(组)为首次正式展出。

  2022年,修复后的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出土佛造像,在邺城考古博物馆展出。

  2023年4月,新华社播发消息《邺城考古新发现与史料记载不同引关注》,称:“邺南城宫城区两座大殿,文献记载是左右并列,考古发现却是前后对峙。”

  邺城考古队2015年开始对邺南城宫城核心区域进行了持续勘探与发掘,发现了包括206号和209号两座大型宫殿遗址在内的一批大型宫室建筑及附属设施。

  报道写道,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沈丽华介绍,206号大殿是邺城考古近40年来正式发掘并全面揭露的第一座大型宫殿遗迹,也是邺城遗址目前发掘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该建筑基址呈横长方形,殿堂主体坐北朝南,以大殿为中心,铺砌精美莲花花纹图案的卵石甬道与周围廊房、复廊等附属建筑组成了一个封闭式院落。

  作为宫城后宫区中轴线上规模最大的两座建筑,考古人员认为206号和209号分别是皇帝和皇后的寝宫。邺南城帝后寝宫的名字史料上有记载,《邺中记》记载,“昭阳殿后有永巷,巷北有五楼门,门内则帝后宫嫔御所居之处也。其院分左右,左院之殿名显阳,右院之殿名宣光。”又有史料作东魏北齐邺都宫城平面图,显示“宣光殿在左,显阳殿在右”。因为有明确记载,之前有关资料都是将显阳殿与宣光殿左右并列,相关论者也据此进行研究讨论。

  邺城考古新发现的建筑基址表明,昭阳殿后没有左右院,也没有左右殿,宫城里是沿中轴线分布的前后两座大殿,格局如同北京故宫的乾清宫和坤宁宫。

  电视剧《陆贞传奇》写北齐宫廷,邺城是故事发生地,赵丽颖饰演的陆贞原型陆令萱,陈晓饰演的高湛,史有其人,都是在邺城生活,在邺城死去。206号和209号大殿,以及卵石铺成的莲花甬道,都是电视剧原型经常活动之处吧。

  剧中陆贞出身于烧制陶瓷的工匠之家,故事属于演绎,但邺城制陶业的发达是事实。在邺城附近北朝墓葬中,出土了大批随葬陶俑和陶制品,造型精美,说明邺城陶器烧制已达到较高水平。

  电视剧中有陆贞在宫中烧制出白瓷的情节。邺城附近北齐范粹墓中,发现了我国目前最早的白瓷。一般认为白瓷最早出现在北朝时期邺城附近,但在邺城已发现的北朝窑址中,尚未找到烧制白瓷的确实证据,这还需更多的考古发现进行实证。

  2023年9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局主办的邺城考古·2023学术研讨会暨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牌仪式在临漳县举办,来自国内外的近百名考古专家学者就邺城考古展开学术研讨。

  邺城考古队第二任队长、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朱岩石说,邺城考古40年来取得了很大收获,但考古队掌握的信息仍然是很有限的,还只能从蛛丝马迹中找到一些推断依据,捕捉部分有关邺城的宏观的、概括的信息,距离科学、全面、准确地解释邺城那个时代,解释邺城都城全貌还差得很远。

  朱岩石提出,城市考古要始终根植于田野一线,只有不断深化对具体遗迹现象以及出土遗物等一手资料的探讨,兼及文献研究,才能全面、立体、生动地呈现一个古代城市的概貌,宏大的时代叙事离不开城市考古每个个案的准确、扎实研究。他希望中青年学者勇于探索,努力推进多学科方法运用与古代城市考古的有机融合。

  邺城考古队首任队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徐光冀说,考古学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它能够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城市考古必须从大处着眼,有专人、有梯队地长期工作。

  徐光冀提出,邺城考古还要再做一百年。(记者王文华 范世辉 赵鸿宇)

【纠错】 【责任编辑:王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