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精品展-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4 09/26 12:28:26
来源:新华社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精品展

字体:

  9月26日,“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在国家金融信息大厦开展。

  本次展览精选新华社所属中国照片档案馆珍藏历史经典照片,不少珍贵资料为首次披露。展览包含浴血新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时空巨变、富民厚生等多个篇章,从百姓视角出发,以视觉逻辑为线索,全景展现新中国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的伟大成就和深刻变革。

  从9月26日开始,我们把“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的所有照片“搬到”这里,呈现给大家。今天展示的是这个展览中的“精品展”,共30张照片。

  今日之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中华儿女正奋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新华社自诞生之日起,便担负起用镜头记录时代风云的重任。方寸乾坤,瞬间永恒。一代代新华社摄影记者用光与影定格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

  时间,冲洗出历史的底片。新华社精选中国照片档案馆珍藏的经典照片,从百姓生活变迁的视角,全景展现伟大祖国75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伟大成就和深刻变革。

  与影像对话,与历史相遇。驻足凝望一幅幅照片,我们清晰可见——

  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初心与梦想,

  中国人民最真挚深切的向往与追求。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叶坪村举行,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图为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情形。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的新闻宣传机构——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在瑞金成立。红中社是新华通讯社的前身。新华社发

  点评 生动记录重大事件,历史瞬间定格永恒。

  1939年10月24日,在晋察冀边区涞源县临时手术室里,白求恩大夫为伤员做手术。新华社发(吴印咸 摄)

  点评 中国新闻摄影传世经典。阳光照耀着画面中央的白求恩大夫,完美呈现救死扶伤的医者形象。照片拍摄后不到一个月,白求恩大夫即因在手术中被细菌感染去世。

 1942年5月,战斗在古长城喜峰口外的八路军战士。新华社发(沙飞 摄)

  点评 抗日战争期间最著名的新闻摄影作品之一。完美侧逆光照亮具有象征意味的长城,八路军战士英姿勃发,准备迎敌,充满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气概。

  在1944年抗日夏季攻势中,号称“雁翎队”的冀中白洋淀水上游击队从冀中文安洼登船,向渤海区进发。新华社记者 石少华 摄

 点评 冀中抗日游击队最经典的摄影作品。满天云朵映衬雁翎队员驾船奋勇前进的场景。

  1948年冬,淮海战役期间,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在战壕里观看战地影展。新华社记者 袁克忠 摄

  点评 侧光勾勒出专注观展官兵的生动形象,显示新闻摄影展览巨大的吸引力与鼓动力。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突破国民党军的防线。新华社记者 邹健东 摄

  点评 仰角拍摄显示解放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接近剪影的人物形象富于象征意味。画面真实、生动,极具感染力。

  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典礼于1957年10月15日举行,汽车浩浩荡荡通过大桥。新华社记者 郝纯一 摄

  点评 长长车队延伸形成纵深感,壮观场景形象地展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1958年5月拍摄的北京昌平十三陵水库工地的建设者们。新华社发(张印泉 摄)

  点评 天空和白云占据画面四分之三面积,增添照片诗意与美感,劳作者群像充满力量,仰角拍摄渲染人物英雄气概。

  1958年,朝鲜人民欢送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的热烈场面。新华社记者 吕厚民 摄

  点评 人物高度差使现场呈现主体跃出汹涌人海的独特视效,气氛如节日般热烈隆重。

  1950年代,黑龙江哈尔滨亚麻纺织厂的女工在试穿“布拉吉”。新华社记者 胡伟 摄

  点评 爱美的青年女工试衣的模样欢喜又陶醉。式样相同、图案各异的“布拉吉”如繁花盛开,青春之美,欣然绽放。

  四川资阳县访弘公社绿家坝生产小队社员杨群芳在积家禽家畜肥料。(1961年1月20日发)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 摄

  点评 光线柔和,构图饱满,动势清晰,视觉元素多而不乱,现场平和安适,人物喜悦质朴。温暖情绪,直指人心。

  1963年1月,山西太谷县阳邑公社的社员们向田间运送肥料。新华社记者 王文学 摄

  点评 构图错落有致,富于纵深感,人物动作各异,空间关系协调,逆光对繁忙劳作场景形成有力渲染。

 1966年1月20日,中央歌剧舞剧院演员在北京延庆为村民们演出芭蕾舞剧《白毛女》。新华社记者 王刚法 摄

  点评 芭蕾艺术家的代表性舞姿与乡村户外简易舞台形成极致鲜明的对比,观众如潮,场面壮观,令人震撼。

  1972年,辽宁大连暖水瓶厂女工在擦拭该厂生产的保温瓶。新华社记者 崔岩 摄

  点评 画面层次丰富,人物造型多样,色彩饱和,杂而不乱,暖水瓶成规模的堆叠很有气势,令人惊叹。

 河北南平旺水库施工的情景。(1974年12月27日发)新华社记者 赵连升 摄

  点评 劳动大军如织,工程规模宏大,高质量镜头的使用与极好的空气透明度让照片获得惊人的巨大景深,场面壮观,震人心魄。

  1982年8月,16岁的中国体操运动员吴佳妮在全国体操锦标赛上做高低杠腾越动作。新华社记者 王景英 摄

  点评 运动员腾飞时双腿与高低杠完全平行的状态令人惊叹,显示摄影记者抓拍关键瞬间的过人技巧。

  1984年,西藏说书艺人说唱《格萨尔王传》,牧民用各种型号的录音机录下这动人的故事。新华社记者 才龙 摄

  点评 表演者全情投入,观众密集热烈,二者之间摆满的录音机令古今交汇,场面震撼。

 1992年9月,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东山乡中心学校女子班的孩子在上课,一个孩子的父亲透过玻璃窗,看着听课的孩子。新华社记者 陈燮 摄

  点评 画面故事性强,人物情绪饱满。

 2002年4月23日,陕西延安的几名市民在公用电话间内拨打电话。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点评 色彩和谐,线条分割出有趣的秩序感,人物动作各异,富于故事性。

 2007年5月,在云南举行的第七届全国残运会上,一名运动员参加男子F46级三级跳远决赛。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点评 仰角拍摄并巧用雨后地面积水形成的镜面反射,使主体形象与其倒影上下对称。人物飞身恰好跃至两只蓝色遮阳伞中间位置,画面结构平衡精巧,生动有趣。

  2010年2月3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一个地震灾民安置点,一名中国医疗防疫救护队队员按照当地习俗与一名海地儿童互相问好。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点评 不同肤色拇指的触碰传递善意。照片对身体局部的记录别致而富于表现力,清晰呈现积极情感,给观者留下想象空间。

  2013年5月17日,江西武宁县鲁溪镇塔湾教学点教师汪家富领着孩子到学校上课。新华社记者 周科 摄

  点评 画面具有形式美感,情节富于故事性,色彩和谐,趣味横生。

 2016年11月30日,游客驾车从重庆南川区山王坪喀斯特国家生态公园的林间道经过。新华社记者 陈诚 摄

  点评 一分为二、泾渭分明的色彩对比使照片别致又夺目,行驶中的白色汽车为照片增添动感。

  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内蒙古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点评 陆空协同演习场面充满令人震撼的力量感,现场烟尘营造强烈氛围,画面饱满,层次错落有致,人物意气风发,有力彰显新时代人民解放军军威。

  2017年9月9日,在浙江长兴县太湖街道新塘村的港湾里,打渔归来的渔船整齐排列,顾客在船上挑选新鲜的渔获。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点评 俯角拍摄的竖片画面独特而紧凑,鲜亮的色彩充满生机,岸边众人与纵列渔船相互呼应,形成丰富有趣的视觉秩序。

  2020年7月19日在国家天文台明安图观测基地内拍摄的星空,这个基地拥有100面白色抛物面天线,构成庞大的草原“天眼”——明安图射电频谱日像仪。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点评 浪漫星空下,色彩鲜艳的草原“天眼”天线上探,与密集星河形成交互。

  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升空。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点评 从远距离全景表现火箭发射的宏大场面,点火喷射的白烟与白色云团完美呼应,环境信息对画面形成加持,更显壮阔。

 2021年3月6日,健身爱好者在黑龙江鹤岗一座体育公园内舞彩带龙。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点评 拍摄角度独特,色彩丰富鲜明,造型别致,富有韵味。

  2022年8月1日,第21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进行第六赛段的角逐。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点评 从超远距离拍摄集体比赛项目,收录恢弘壮美的自然环境信息。同时巧用湖面倒影,以上下对称式构图呈现参赛车手竞逐的一字阵列。画面平衡优美,场面宽广浪漫,大气磅礴,形式感强,令人心旷神怡。

 2024年5月,山东港口日照港集装箱码头。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点评 线条交错呈现力量和气势,轻雾令原本均一的火红变成明度与饱和度皆呈渐变的红色阵列,壮观而富于层次。

【纠错】 【责任编辑:成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