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继虎:肩负产业发展责任 率先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开发者生态-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8/08 14:42:47
来源:新华网

郑继虎:肩负产业发展责任 率先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开发者生态

字体:

  新华网北京8月8日电(记者 赵延心)近日,由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汽车开发者大会在北京亦庄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期间,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郑继虎接受了新华网专访。

  强化生态伙伴关系 共寻创新发展新路径

  如果把新能源汽车比作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上半场,那么智能网联汽车则是下半场竞争的核心,也是未来智能产业升级的战略方向。此外,全球汽车行业竞争模式已由传统研发生产逐渐向生态圈转变,构建汽车开发者生态,将成为国内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举措。在此背景下,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肩负产业发展责任,早在2021年底便牵头构建汽车行业开发者生态。

  郑继虎认为,智能网联汽车是涉及车-路-云-网-图深度融合的复杂系统,其复杂度远高于传统汽车。一方面,由于电子电气架构的升级,包括软件在智能网联汽车当中的应用,使得软件价值越来越大,未来汽车产业竞争已变成数字化的竞争。另一方面,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供应链模式发生变化,从简单垂直的供应链体系,向网状的供应链体系转变。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绝不是一个行业、更不是一个企业能全部覆盖的,跨界融合、企业合作是成功的关键,建立起稳定高效的汽车产业生态才能固本强基。

  谈及体系架构,他说,“创新中心所搭建的汽车开发者生态是由发布者、开发者、组织者、支撑者4方组成。供给方我们称之为‘发布者’,是发布需求,出题的人,需求方可被视为‘开发者’,是承接需求,解题的人。而创新中心作为组织者,是将发布者的技术需求分解、细化、精准对接和匹配到开发者的人;同时,组织者提供开放的数字化及物理环境的支撑体系,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及开源项目建设方面的组织保障。”

  鼓励跨行业协同 合力突破核心技术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所构建汽车行业开发者生态平台,旨在通过跨行业、多领域深度融合,发挥组织者的牵头拉动作用,并以行业基础平台为支撑,凝聚发展合力,打造新型产业生态。

  郑继虎说,“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作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服务的公共平台,以营造创新生态为核心战略之一,承担跨行业共建汽车开发者生态的责任,联合行业在整车技术平台、操作系统、软件算法、仿真测试等核心领域进行深耕,推动技术短板突破,助力构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根’与‘魂’,从根本上打造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基石。”

  从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需求来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专、精、特”的团队支撑,开发者在推动汽车产业进步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构建开发者生态,培“根”铸“魂”,强“精”固“本”,着力提升智能网联汽车的内涵与质量,在基础算法、工具软件、核心人才、关键技术等方面打造核心基础能力,助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

  取得阶段性成果 逐步构建车路云网图深度融合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体系

  2021年,多家企业、行业机构、高校已共同见证CICV开发者生态正式启动;正式启动“共性技术需求发布项目”—“砺石计划”。创新中心聚焦软件算法、数字零部件、电子电气架构等领域,联合行业打造“开发者、发布者、支撑体系、组织体系”为核心要素的开发者生态,预计十四五末汇聚50万开发者和600家生态合作伙伴,降低行业成本,培育中小微企业。

  据郑继虎介绍,创新中心已经与达索、西门子、海克斯康、索为、同元、华天等软件合作共建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工具链解决方案,为行业提供即开即用软件SaaS服务。与东风汽车、达索软件、普华基础软件、博世、ETAS等公司就“共建汽车开发者生态”“共研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签订战略协议。与阿里云、同方等就云基础设施方面达成合作。未来将邀请更多企业加入发布者组织,贡献力量,共同去突破自动驾驶的核心算法;用开源的方式去共同推进操作系统项目的落地;共同构建标准、接口统一的自动驾驶架构、电子电器架构以及底盘架构;加快推进芯片的适配、集成和上车的步伐。

  郑继虎说,“在开发者方面,充分整合学会、联盟的力量,并依托创心中心国家课题专项资源,储备了大量级的开发者;通过开发者社区、投资基金平台,已对接上较多的创业团队;已有14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90余家企业,合计1500多支队伍参与参与创新算法攻关项目,并组织开展其他活动。未来将持续集合开发者资源,汇聚开发者智慧,夯实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根基。在支撑体系方面,创新中心系统规划和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试验验证和测试评价综合能力体系,搭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研发服务平台。物理支撑体系方面,投资近5个亿,建设了7个实验室和1个中试基地;数字支撑体系包含智能网联计算中心、数字化研发平台、仿真测试平台、基础算法协同创新平台等。”

【纠错】 【责任编辑:刘牧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