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盘龙城:1995—2019》发布。湖北文物 供图
近日,《盘龙城:1995—2019》一书在“盘龙城与长江文明暨盘龙城遗址发现7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发布。《盘龙城:1995—2019》共分5卷,对盘龙城遗址进行深入研究,对长江流域早期青铜文明的认识、解读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是盘龙城遗址近30年、多代人持续不断的田野考古工作与学术研究成果,也是盘龙城遗址考古工作自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工作的总结,见证了中国考古学学科理论和方法30年的飞速发展,是一代代学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体现。
据悉,盘龙城与长江文明暨盘龙城遗址发现7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国内外权威专家深入研讨盘龙城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所代表的长江文化特质。盘龙城遗址发现于1954年,因发现商代早期的城市聚落和长江流域最早成系列的青铜器群,不仅成为认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起点,更是揭示长江、黄河统一进程的例证,在中国考古学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盘龙城遗址也因此入选“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2013年以来,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昌平牵头,联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盘龙城遗址的考古工作重新展开。新的考古工作进一步以城市聚落的视角,围绕盘龙城遗址聚落变迁、遗址的景观与环境、铸铜手工业生产展开探索,通过建立三维坐标网络、数字化考古系统和系统勘探,摸清了盘龙城遗址地下遗存的分布范围,揭示盘龙城城市聚落变迁的阶段性特征,对冶金遗存、陶器、玉石器展开了多学科研究,深化认识盘龙城商代城市聚落的性质。盘龙城遗址田野考古工作作为“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重点项目,相继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