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邑:“五村同业”种出万亩“葡萄沟”-新华网
2024 06/05 15:56:22
来源:新华财经

山东平邑:“五村同业”种出万亩“葡萄沟”

字体:

  山东临沂平邑县武台镇有处远近闻名的“葡萄沟”,5个村共有1.2万人,1.5万亩土地,共发展葡萄种植园1万多亩。靠种植葡萄,这里的农民获得了不错的收入。

  之前,“葡萄沟”地处僻远,山地土薄,农民很早就靠种植露天葡萄增加收入,葡萄种植也成了5个村的主业。传统种植、粗放管理、各自为战,5个村种出来的葡萄质量跟不上市场变化的要求,以量取胜让这里的农民丰产不丰收。

  2018年,在乡村振兴服务队和镇党委、政府的扶持、指导下,5个村联合成立了党支部领办的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并聘请在5个村种植葡萄最有名的赵治肖任经理。成立合作社的目的,是让5个村种植葡萄的农民靠科技提升种植效益,共同打响“葡萄沟”的品牌。

  “以前,我们这里种植的葡萄主要是巨峰和大粒,品种少,上市时间集中在一个月内,容易造成积压。”赵治肖说,“并且大多数是露天种植,该采摘了,哪怕收购价格低也不得不摘,要不葡萄遇雨容易裂果。”

  合作社成立以前,“葡萄沟”里有少量的葡萄大棚,但都是低档次的一代棚,保温、通风、透光都不好。在合作社的引领下,二代、三代葡萄大棚迅速发展到近6000亩,推广种植了4个葡萄新品种,葡萄采摘时间拉长到4个多月。“现在新式大棚里栽种的新品种葡萄,效益比以前提高了一倍。”赵治肖说。

  以前种葡萄,靠传统经验;现在种葡萄,靠标准化。一亩地栽多少棵葡萄,一棵葡萄结多少串葡萄,一串葡萄结多少粒葡萄,都有具体的标准。“我们已经注册了商标,想要打出名气,要先统一品牌,统一品牌的前提是统一标准。”赵治肖说。

  标准化种植提升了葡萄的品质,今年这里的葡萄刚谢花,就有天津的一个大客户找上门来,提出准备在成熟时前来收购30万斤精品葡萄。

  以前在穷山沟住着的村民,现在走上了富裕路。5个村的农民,除了老人户外,家家户户都有一两亩葡萄园,妇女在家忙葡萄园,男的外出打工,采摘葡萄时才回家帮忙。一个普通家庭,光葡萄园能收入四五万元。

  “武台镇5个村的葡萄种植发展实践说明:发展农业产业,要靠科技提升效益,用标准化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民的增收步伐,推动乡村振兴。”武台镇人大副主席王文松说。(孙成民 张伟 林清飞)

【纠错】 【责任编辑:韩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