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2日,以“发掘地方智慧,创新遗产保护”为主题的第二届亚洲文化遗产青年论坛在马来西亚古晋举行,来自亚洲国家的100多名青年学生代表围绕主题汇报展示了遗产保护利用提案,来自新加坡、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的专家对与会代表的提案进行了点评与交流。
通过科技创新赋能遗产保护
科技的发展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学生代表们展示汇报了多个将科技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提案。
针对濒临消失的Burdang Taal刺绣工艺,菲律宾的学生代表提出通过创建文化遗产网站、数字图书馆,利用科技对工艺进行数字化保留的同时,面向公众多维度、可视化地呈现Burdang Taal刺绣。同时将其纳入学校课程,以创新方式保护和传承这一百年手工艺。
菲律宾学生代表展示(骆康成 摄)
针对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的保护,来自中国澳门的学生代表提出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混凝土湿度计、X光检测、数字化建模等技术,对碉楼群湿度、腐蚀等问题精准监测,并及时发现碉楼建筑的潜在风险。此外,提案还提出了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和法律法规保护碉楼边界,以及通过数字导航系统和3D建模技术激活旅游业,实现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
中国澳门学生代表展示(吕振羽 摄)
来自泰国的学生代表介绍了基于海盐的社区基础建设和文化保护的提案,提出通过合作研发新型海盐建筑材料、建立社会企业以促进当地就业,鼓励年轻一代参与以及通过品牌建设和在线平台等形式来推广海盐文化,将传统海盐农业进行现代技术创新,以保护海盐田独特文化景观,并增加社区凝聚力。
增强社区认同促进活态传承
社区不仅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当事人,对一些类型的的文化遗产,社区更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需要以“活态”的形式进行。
来自越南的一组学生代表在提案中讲述了越南北部的民谣“官贺”如何成为社区精神纽带,承载着农民的情感和生活哲学,在其世代传承与发展中,加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他们提出了教育推广、传统表演场所恢复以及社区参与式传播的提案。
针对澳门氹仔村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的问题,中国学生代表提出通过互动学习计划和城市探索路线,开展博物馆导览、角色扮演、侦探游戏等多元体验,让游客亲身体验澳门的历史与文化,从而加深游客对澳门多元文化身份的理解和认同。
加强公众教育推动知识传播
文化遗产往往凝聚着丰富的地方知识,其保护传承离不开教育与学习、传播与利用,部分学生代表针对如何加强公众教育来推动文化遗产公众传播提出提案。
泰国的一组学生代表汇报展示了通过代际知识传递来保护遗产并促进社区发展的提案。他们提出让长者传授传统建筑和手工艺技能,同时鼓励年轻人参与具体项目,通过实践加深对传统技艺的理解。同时还提出开发并实施文化教育课程。
针对自然保护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问题,来自中国的学生代表以“熊猫大使”可持续生计与自然教育工作坊和当地本土唐卡教育学院为例,提出通过将教育与旅游相结合,为游客提供深入学习和体验唐卡艺术的机会。
中国学生代表展示(周小凤 摄)
针对马来西亚古晋第一中华中学的保护,学生代表们提出建立校友文化墙,开展校园历史教育,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提案。
通过功能创新实现持续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化,一些文化遗产面临着因传统功能丧失而逐渐退出公众视野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学生代表们提出了对文化遗产进行功能创新的建议。
基于对印度尼西亚特罗乌兰博物馆的保护创新问题,学生代表们精心设计改造方案,将现代化元素与传统文化精髓相结合,对建筑进行了功能性和审美性的升级,希望通过功能创新来焕发遗产的新魅力。
针对中国雷州石狗文化传承的问题,学生代表们提出将这一古老民间艺术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通过创新的手段赋予石狗新的文化功能和市场价值,比如建立数字化石狗档案库、开发石狗主题文创产品、推动石狗文化进校园、开设雕刻技艺课程以及举办石狗文化展览等形式,赋予石狗文化新的功能与意义。
在提案汇报的过程中,不少学生以跨国、跨校、跨专业的形式进行组队,以现场表演展示、视频分享汇报和个人陈述、现场问答等形式分享提案。部分代表还带来了文创作品现场展览。
本届论坛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斯威本科技大学砂拉越校区主办,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