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8月8日正式落幕。而世界与奥运的再次邂逅不用等太久——再过170多天,奥林匹克圣火将在北京点燃,作为第一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北京会再次聚焦世界的目光。
过去一年多来,疫情阴霾笼罩全球,也让东京奥运会命运多舛。百年奥运史上首次延期办赛带来了大量协调工作,而不断攀升的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人数让人始终悬着一颗心,担忧东京奥运会是否会彻底停摆。最终,这场盛会还是基本顺利地举行了,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17天里,世界多少放下了一些焦灼与疲惫,欣赏竞技的魅力,享受体育的乐趣,也表达了促进世界团结的共同愿望。诚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言,“所有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我们才可能使延期的东京奥运会的举办成为现实。”很大程度上,这也生动诠释了新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奥运会之所以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件大事,在于人们对力量、速度、热血的尊崇,更在于竞技中展现的昂扬精神与团结姿态。回望东京赛场,12岁的叙利亚乒乓球手亨德·扎扎越过战火追寻梦想,中国14岁小将全红婵创造了5跳3满分的奇迹,46岁的乌兹别克斯坦体操名将丘索维金娜第八次站上奥运赛场……他们年龄不同、经历各异,却都敢于挑战自我,用奋斗改写命运轨迹,为祖国争取荣光,给我们以巨大激励。中国选手张雨霏与身患白血病后重返泳池的日本选手池江璃花子相拥告慰,女子个人重剑冠军孙一文招呼亚军季军在领奖台上“碰个花”,遗憾告负的陈清晨和贾一凡扶起喜极而泣的印尼冠军……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胸前的奖牌有着不同颜色,却无不怀揣真诚与善良,充分诠释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可以说,这种拼搏进取、团结奋进的精神,超越了意识形态分歧感染着所有人,也是今日人类社会迫切需要的。
从东京到北京,不同的赛场,同样的追求,许多人期待着在冬奥平台上放飞梦想,我们也期望北京冬奥能够以更团结姿态提振世界信心。前些天,冰场上的“飞人”武大靖就向田径场上的“飞人”苏炳添致敬:“我很受鼓舞,我也会全力以赴,期待我们中国速度不断去超越、去突破。”尽管正值盛夏,哈萨克斯坦冬季运动项目国家队的队员们已经开始封闭式训练,种子选手尤利娅·加利舍娃定下了“站上北京冬奥会的冠军领奖台”的目标。而在竞技赛场之外,曾经“不出山海关”的冰雪运动加速“南展西扩东进”,当“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一步步成为现实,使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增进健康、振奋精神、愉悦生活,这将是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巨大贡献。这些喜人的场景,让人对北京冬奥充满了期待。
为办好冬奥,北京已做了充分的准备。在“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之下,我们将举办冬奥会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中,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建设等融汇为一张蓝图,促进奥林匹克运动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可以说,这将不仅是一次体坛盛会,更是一个惠及千家万户、推动文明进步的广阔平台,一个创造更加优良的体育运动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历史机遇。当然,梦想化为现实,仍需面对重重风险挑战,疫情防控就是最严峻的一道考题。但我们对此抱有信心,中国已经积累了丰富有效的抗疫经验,结合东京奥运会的经验教训,我们一定能够落实好“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
明年立春之日,奥林匹克运动将在古老的长城脚下焕发新的光彩。我们也相信,不同信仰、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将欢聚北京,再一次以奥运激情振奋世界。(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