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老花眼”审视地铁适老化改造-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20 09:32:26
来源:广州日报

请用“老花眼”审视地铁适老化改造

字体:

  日前,住建部发布《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适老化基本设备与设施配置通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其中拟明确,地铁站点应分类分级配备适老化设备设施,每个卫生间宜设置一处适老化厕位。(6月18日《北京日报》)

  便捷的公共交通,是老年人出行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大面积铺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让搭乘地铁成为不少老年人出行的常见选择。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各项机能也会呈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路线难找、如厕困难、上下楼梯不便等小问题放在青壮年身上或许无妨,但对于老年人来说不仅影响乘车体验,还潜藏安全风险。现实中,不少老年人往往是因为看不清地铁的指示标识、听不清到站的语音播报、搞不懂进出站规则等原因被地铁“劝退”,难以享有地铁通行的便利。

  让不同群体平等地享受社会便利,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如何让老年人乘车体验更优化、更加顺畅地参与到公共交通中?这些都是地铁“适老化”改造的发力重点。聚焦突出现象,《征求意见稿》立足实际场景,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科学的分级管理,在适老化装备上给出了详细部署。测算轮椅临时停靠区面积、调节应用程序字体和音量、控制公共区域梯段平台高度、精确站台地面的防滑系数……一个个量化指标与老年人出行的痛点一一对接。可以说,这份《征求意见稿》力求在技术层面为老年人乘坐轨道交通提供更多便利。

  不过,“硬件”装备的加持说到底还只是基础,如何让这些适老化设备真正为老年人所用、让老年人用好,才是畅通出行的关键。比如,要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相关设施的科普,让老年人主动选择地铁出行;又如,要推动地铁与公交车之间适老化装备的衔接,打通老年人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再如,综合考量适老化改造、无障碍改造,为更多特殊需求群体带来优质服务……诸如此类问题要如何作答?有多少种解法?哪种方式是最优解?这些都值得相关部门在具体的落实环节多多探索。

  当前,适老化改造已成为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共同选择。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口规模扩大,将适老化改造融入市政配套建设,折射着一个城市的管理智慧。早在2009年,深圳就出台了《深圳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法治建设轨道。广州更是在2021年率先提出“打造全龄友好型城市”,积极拥抱不同年龄群体的不同需求。适老化“小改造”,承载老年人“大幸福”。期待这些适老化设备能从《征求意见稿》中的文字内容尽快化为现实,让老年人便捷出行的美好图景早日到来。(刘硕)

【纠错】 【责任编辑:马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