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雪和奖学金挂钩”,争议从何而来-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11/29 09:17:54
来源:光明网

“扫雪和奖学金挂钩”,争议从何而来

字体:

近日,有网友发布“辽宁大学化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细则”,细则中规定:冬季扫雪缺席次数多于30%的该学院研究生,将取消学业奖学金评审资格。该事件引起广泛关注。针对“扫雪和奖学金挂钩”引发的热议,辽宁大学化学院一工作人员回应称,扫雪是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劳动能力,“没有完成一个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劳动教育,这是不应该的”。

  此事争议很大。支持者觉得大学生扫雪不是什么高要求,将之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联系起来,认为这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有人认为,奖学金的评定本来就不能光看成绩,将劳动表现纳入其中,很有必要。反对者的理由也很多。比如,扫雪的任务到底是学生的还是学校的?如果和奖学金相捆绑来“鼓励”学生扫雪,只是为了让学院免于“雇人、雇铲雪车来帮着清理”,“完全就是拿学生当苦力”,这件事的性质自然就发生了变化。此外,包括该校学生在内,很多反对者更多是反感这种动辄就采取强制办法的管理风格。

  鼓励倡导学生扫雪,本没什么问题,问题就出在,为何高校走到了需要和奖学金挂钩来“鼓励”学生扫雪这一步?在媒体的报道中,该学院一位老师透露,出台此办法也是无奈之举:“以往时候,我们不跟奖学金挂钩,谁老实,谁听话就去扫雪,有些同学觉得我可以不去干,就不去。”因此,为了调动大家扫雪的积极性,学院才在今年制定该办法。那么,抛开挂钩行为合理与否不说,不挂钩,高校为何就鼓励不了学生扫雪呢?更进一步,如果说扫雪是必要的劳动教育,那么,为何不少学生对这种教育缺乏参与兴趣?对此,作为教育方的高校,难道不该有所反思吗?

  近些年,一些高校新闻时常引发关注和争议。从学生会干部嚣张查寝,到高校把学生成绩单寄给家长,再到近期有高校学生因亲人危重请假离校被拦等,这些事件背后都涉及高校的管理文化及对学生的管理边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说,“扫雪和奖学金挂钩”规定的出炉也与此相关,同样是高校管理理念的一种外在表现。比如,奖学金评定规则作出如此大的调整,是否应该在前期吸纳和参考学生的意见?

  总之,“扫雪和奖学金挂钩”所引发的争议或并不止于事件本身。它所投射的,更是当前社会对于高校的一些做法和管理理念的“分歧”。毕竟,校园管理,尤其是直接针对学生的管理,还是要更多体现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而不是“管理本位”。习惯于对学生搞强制和捆绑来推动某项工作,或者说把学生完全当作了一种被管理、被要求的对象,这未尝不是以教育的“退”换管理的“进”。正如此事中,即便有更多的学生受挂钩规则的约束去完成扫雪“指标”,这到底能够带来多大的所谓“劳动教育”的价值,恐怕依然存疑。(朱昌俊)

【纠错】 【责任编辑:王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