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体报道了一种现象:有些家长“绝不让娃和没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读没外教的幼儿园”。这当然是一个略微极端的案例,但类似的或者更轻微的“鄙视”,却时有发生,也困扰着很多年轻的父母。
父母的焦虑,不要传递给孩子
新华聊天室
  • lbt
    群主 群主

    群主

  • lbw
    群主

    群主

    大家好,欢迎加入群聊。上图反映了一种不正常的攀比之风。教育是伴随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话题之一。家长的攀比被孩子无缝“遗传”,对于孩子自觉不自觉地画圈分级,大家来畅所欲言吧。
  • rlw
    123

    123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流行语,不断被争议却又一直被践行着。有些家长的攀比意识已经不自觉地传递到孩子身上,小小年纪甚至也有了等级之分。
  • rlw
    饭多多的妈

    饭多多的妈

    对社会上竞争的不正确认识反映在育儿观念上,往往也有了攀比心态。无论收入多少,父母都希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提供最好的教育,但成人的这种竞争焦虑传递给下一代,孩子们感受到的可能不是爱,而是从小被灌输的扭曲的等级和物质观。
  • rly
    山不转水在转

    山不转水在转

    http://vodfile2.news.cn/data/cdn_transfer/CC/69/cc01a0bc62cee4eedb9d9b35cf003459a3f26769.mp4
    20''
    http://vodfile2.news.cn/data/cdn_transfer/CC/69/cc01a0bc62cee4eedb9d9b35cf003459a3f26769.mp4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本身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的一个自然识别,但如果将等级划分、圈子意识从小根植于孩子的脑海中,即便享受到再多的优质教育,孩子们也只是赢得了知识,却输掉了健康的心态。
  • rlw
    巴巴爸爸

    巴巴爸爸

    不管是旅游还是日常的培训教育,最重要的应该是让孩子增长知识、丰富阅历、开拓视野。如果将这些视为是炫耀的资本,甚至以此为由划分小圈子,未免会让孩子的成长天平失衡。
  • lbw
    群主

    群主

    对于有些家长而言,自己要跑赢房价、跑赢CPI,而孩子则要在起跑线上就开始冲刺。所谓的起跑线,到底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呢?
  • rlw
    心理学家、情商教育专家 张怡筠

    心理学家、情商教育专家 张怡筠

    真正不应该输在起跑线上的是父母的育儿理念。父母育儿理念不对,孩子的人生就大不同。落伍的育儿理念是认为孩子是父母的延伸,所以孩子要听父母的安排。而科学的育儿理念则是尊重孩子是另外一个独立个体,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发现他的能力以及人生目标,并尽可能帮助他实现自我。
  • rly
    我爱溜溜球

    我爱溜溜球

    http://vodfile9.news.cn/data/cdn_transfer/D2/5D/d263315d40082663e2d789c2583fbee06dd5255d.mp4
    30''
    http://vodfile9.news.cn/data/cdn_transfer/D2/5D/d263315d40082663e2d789c2583fbee06dd5255d.mp4
    家长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对于孩子的教育,搞清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的很多孩子显示出的心理脆弱和急功近利,无一不是和他们的教育环境有关,一路上被父母催促、被学校灌输着学习,却缺乏心灵上的沟通和陪伴,一旦离开了父母学校的指引和约束,本该有自己判断能力的孩子却显得茫然无措,这不能不引起家长们的警醒和反思。
  • rlw
    杨裁缝

    杨裁缝

    家长的育儿观各有不同,但最根本的是要搞清楚家长育儿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如果把孩子的成长过程当做是一场大人间的竞争,那么从孩子一出生开始,家长们便会陷入巨大的焦虑中,并且将这种竞争压力传递给孩子,违背孩子自然成长规律甚至拔苗助长。
  • rlw
    马教授

    马教授

    不和没有英文名的孩子做朋友,这样的心态,还能交到真朋友吗?如果眼睛只会一味向上看,注定也会迷失。
  • lbw
    群主

    群主

    很多时候,家长对自己的焦虑情绪很难觉察,会认为这是对孩子的爱,是对孩子有好处的。那么,什么才是对孩子有益的教育?
  • rly
    毕业快乐

    毕业快乐

    http://vodfile8.news.cn/data/cdn_transfer/02/6D/021f81488911e39343c1ad52e68673013a64e66d.mp4
    32''
    http://vodfile8.news.cn/data/cdn_transfer/02/6D/021f81488911e39343c1ad52e68673013a64e66d.mp4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我认为最能让孩子接受的教育一定是他最喜欢、最擅长和最容易有成就感的事情。父母的教育应该从尊重孩子的个人选择入手,让孩子有更多的存在感和选择权,而非一味地被要求和被灌输,这样的教育不仅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会融入更多的情感因素和责任心。
  • rlw
    李道理

    李道理

    人生是一场长跑,循序渐进、持久耐力才是积极的成长方式,“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该是用有爱的陪伴、科学的引导和人性的方式,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 rlw
    心理学家、情商教育专家 张怡筠

    心理学家、情商教育专家 张怡筠

    应该鼓励父母跟孩子相处的时候可以变成Kidults,鼓励父母学会用孩子的视角看问题。如果adult的部分你做到了,然后又充满童趣之心,我觉得那是最棒的状态。大人不妨在六一儿童节找回自己的童趣之心,找回容易快乐,容易惊喜的心情。找回童趣心境,也就找回幸福能力。
  • rlw
    方师傅

    方师傅

    父母可以说孩子做的事对或者不对,但不能说他这个人是好还是不好。此外,不攀比不等于不为孩子设立教育目标。根据孩子自身的条件,挖掘他的潜能。
  • lbw
    群主

    群主

    世上本无枷,心锁困住人。这样的道理不难懂,大多数中产家长不是不明白。可是,当真实可感的现实选择摆在面前,常常又会选择跟着往前追逐。让孩子能有更好的成长环境,是努力让社会朝着更良性的方向发展,让社会祛除一些浮躁虚荣之气。当然,这依靠本就脆弱且当局者迷的中产家长,是不够的。缓解焦虑,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力量。感谢各位参与今天的讨论。祝各位小朋友六一儿童节快乐!
新华网新闻中心评论室 出品
Copyright © 2000 - 2016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
新华网版权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联系电话:010-88050824
往期评友圈主题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