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李文星、张超等人遭遇求职传销骗局不幸身亡,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正值求职季,如何让大学生群体警惕求职“雷区”,对传销形式有所防备,合力打破传销屡禁难绝的怪圈,值得社会的广泛关注。
提防求职传销还需专业“防火墙”
新华聊天室
  • lbw
    群主

    群主

    一份网申求职简历,一份看似前景可期的工作,一段有去无回的经历……接连发生的大学生误入传销组织身亡事件,让人们重新认识变化中的“传销”。
  • lbs
    群主 群主

    群主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44345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44345
  • rlw
    孟老师

    孟老师

    提起传销,人人喊打。生活中如果有人对大学生说“走,咱搞传销去”,他们一定拔腿就跑;但在就业压力和快速致富的诱饵面前,一些打着招聘旗号的传销组织正成为毁灭大学生的“地狱”。
  • rlw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高艳东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高艳东

    传销的存在形式多样,非常具有迷惑性,很多人到现在对传销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容易将其与分级销售等销售方式搞混。
  • rly
    大黄

    大黄

    http://vodfile10.news.cn/data/cdn_transfer/90/C6/909fa613b20a8919446577810939fe0fb79f23c6.mp4
    20''
    http://vodfile10.news.cn/data/cdn_transfer/90/C6/909fa613b20a8919446577810939fe0fb79f23c6.mp4
    人们不该一味苛责大学生“智商余额不足”,传销手段不断升级换代,诸如伪装成正规企业在网上招聘、不停灌输成功学又温和相待等形式,让一些急于改变命运的大学生防不胜防。
  • rlw
    魏涵

    魏涵

    18''
    我曾经就是求职中“踩坑”的当事人,在参加招聘会的时候被一家单位以“招聘面试”的理由骗到开封住了两晚,幸好当时没有被限制人身自由,我察觉到异样便偷偷报了警,这才从虎口中逃脱出来,至今回想起都毛骨悚然。
  • lbw
    群主

    群主

    害人的传销由来已久,却屡禁不止、变种丛生,更把魔爪伸向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是什么原因让具备一定判断力的大学生也屡屡跌入传销陷阱呢?
  • rlw
    小鹏

    小鹏

    我认为这与当前的就业形势有一定关系,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数量攀升,对许多“毕业即失业”的学生来说,遇到一个爽快地许诺高薪前程的“工作”很容易失去判断。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更为迫切地希望实现经济独立,这无疑为极具欺骗性的传销组织提供了便利。
  • rly
    阿周

    阿周

    http://vodfile12.news.cn/data/cdn_transfer/FF/5F/ffd1144721c7bcd6fc858d423ea66c3f77e5325f.mp4
    22''
    http://vodfile12.news.cn/data/cdn_transfer/FF/5F/ffd1144721c7bcd6fc858d423ea66c3f77e5325f.mp4
    在大学这座“象牙塔”中学生思想较纯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现实判断。他们从小生活在家庭和学校的保护里,缺乏对社会主动的了解、认知和适应。面对传销组织的花言巧语,初涉职场的大学生往往一不小心就“中招”。
  • rlw
    佟桐

    佟桐

    15''
    对类似天津市静海区这样的“传销高发地”,政府的打击力度还远远不够。传销禁而不绝,打而不灭,甚至在一些地区持续蔓延,有关部门应当反思如何履职尽责。
  • rlw
    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陈丽天

    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陈丽天

    传销屡禁难绝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传销活动的组织者将所谓的项目精心包装,许以高额回报,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与鼓动性。其次,被骗参与传销的人员大多有一夜暴富的投机心理,易受欺骗与蛊惑。另外,基层打传力量不够,全面打击传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 lbw
    群主

    群主

    年轻的生命因遭遇求职传销而陨落,是一个家庭的灾难,也为整个社会敲响了沉痛的警钟。如何改变传销屡禁难绝的局面,提防类似悲剧再次发生,请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
  • rlw
    南华大学经济与法学学院副教授欧阳爱辉

    南华大学经济与法学学院副教授欧阳爱辉

    第一,现行法律法规对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必须有更加准确清晰的界定,从而令其具备更强的适用性。第二,对传销的打击应更多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和稳定化;第三,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针对高科技手段层出不穷的网络传销,相关部门应利用技术手段做好各类电子证据的收集和认定;第四,要加强对公众的法治宣传教育并强化其风险意识,对大学毕业生进行科学全面的就业教育。
  • rlw
    孔律师

    孔律师

    18''
    大学生群体在求职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以往就业情况,为自己合理设立求职预期。面对一些高薪求职、无专业限制、外地企业等岗位,应学会利用网络等渠道了解和核实入职企业的相关信息。另外,学习一些必要的劳动法、合同法等基础法律知识也能提高大学生的应对能力。
  • rlw
    吴校长

    吴校长

    除了让同学们加强自我防范,教育部门和学校也有职责共同构建反传销体系。一方面,要建立教育部门、学校与执法部门高效的信息通报与响应机制,遇到学生误入传销组织的情况迅速反馈,提升解救效率;另一方面,学校在传销防治上应肩负更多的使命,将反传防骗的知识普及纳入到常规性的学校风险教育与就业指导当中,特别是要重视大学生在校期间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 rlw
    陈警官

    陈警官

    目前,执法部门之间对于打击传销组织的配合存在一些不足,这反映出压实执法责任的重要性。我建议将打击传销纳入地方执法部门的考核之中,并建立标准化的传销案件处置流程,工商、公安等部门如何介入、执法力量的配备如何保障以及相关信息的披露,都应有常态化的制度保证,以提升打传的效率与规范。
  • lbw
    群主

    群主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提防求职传销骗局,还需专业“防火墙”,完善社会风险防控机制。相关部门需加大对传销的打击力度,严厉惩治求职传销等犯罪行为。高校也应承担起就业指导的教育职责,帮助大学生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身为行为主体的大学生,要学会脚踏实地、理性思考,这也是“社会考试”赋予自己的第一课。
新华网新闻中心评论室 出品
Copyright © 2000 - 2016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
新华网版权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联系电话:010-88050824
往期评友圈主题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