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音乐学院“新山歌社”举办山东民歌专场活动,为师生们带来了齐鲁大地上的歌声。
山东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山东人民通过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集体创作出来的民歌,真实地记录了山东的民风民俗和历史变革,同时也反映出了山东人民的性格特征、精神气质、思想情感和生活态度。这些民歌为建构人们的精神世界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齐鲁文化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兆芳现场教学
本期活动特邀请的嘉宾是李兆芳,她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山东民歌演唱事业第一代杰出代表人。李兆芳1936年出生于山东长清西三里一个农民家庭,1956年在山东省音乐舞蹈会演中演唱《绣金匾》等歌曲荣获二等奖后,被选送至山东省群众艺术学校训练班学习深造。1956被特招为济南军区政治部前卫文工团声乐演员,1958年转业至山东歌舞团任声乐演员。从1961年开始,李兆芳在山东歌舞团排演的中国民族歌剧《白毛女》《农奴戟》《夺印》《红梅岭》《洪湖赤卫队》等中先后饰演主角。曾多次在文艺调演中获奖,演唱的作品入选《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歌坛名人》《中国民歌唱片》《山东民歌选辑——沂蒙山小调》等,录制山东民歌盒带专集,并且为电影《平鹰坟》配唱《沂蒙山小调》以及为纪录片《牙山》配唱。演唱的代表曲目有《对花》《赶集》《四季花开》《十七八多》《送应征》等。
活动现场
当天的课堂上,指导教师张天彤以山东省所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点为开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孕育山东民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山东民歌的分布受其地理地貌的影响,大致分为五个不同的区域:鲁东区、鲁西北区、鲁西南区、鲁南区、鲁中区。在这些分布区流传着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秧歌、风俗歌、大调套曲、儿歌、花鼓等不同体裁的民歌。
张天彤强调,山东民歌是一种古老的地方传统音乐,以小调最为突出,它是山东民歌数量最多,流传最广的体裁。张天彤根据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将山东小调梳理为三类:第一类是明清以来就广泛传播于民间的杂曲曲牌,大多数保留在上述鲁南五大调(大型套曲满江红)、杂八调(乱弹)、俚曲中;第二类是地方歌调,即形成于某地而后又流传于其他地方的小调歌曲,如《湖广调》《马头调》《利津调》《靠山调》,不少山东民歌选用了上述歌调,因传播地不同而音调方面发生了变异,但他们真实地反应了本地区和外部民歌交流的状况;第三类主要是历史上曾经称为时调、小曲,如“四季”“五更”“十二月”“对花”“绣荷包”“放风筝”“打秋千”“夫妻观灯”等,题材内容有很强的风俗性,且形同标题内容的民歌遍布全国,就曲调风格而言,不仅有着大分布区的明显差异如华北平原地区与西北高原地区的差异,也有小分布区内各个地方间的不同如鲁中与鲁南的不同。
贾堂霞现场示范
为了更好地展示山东民歌的当代传承,本期还特别邀请了山东民歌演唱家、中央民族大学教师贾堂霞进行现场示范。她先后为同学们演唱了《对花》《赶集》《沂蒙山小调》三首歌,不仅让同学们欣赏到了新一代山东民歌演唱者的风采,同时也加深了同学们对山东民歌艺术魅力的切身体验。
嘉宾合影
当天上午的活动还受到专家们的关注,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特聘博士生导师阎维文,中国音乐学院常任指挥曹文工亲临现场,他们对于当天的课题都给予高度评价。
李兆芳和张天彤共同希望同学们在学唱民歌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演唱技巧、韵味等表演层面,更多的是要发自内心的去爱民歌。张天彤讲到:“我们爱唱民歌,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对艺术的热爱,是对生命的热爱,是对祖国深厚的热爱。希望大家通过唱民歌来增加自己人生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