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巴黎6月16日电 通讯:一位思想家面向东方的凝望——探寻伏尔泰的中国情结
新华社记者刘芳 严明
巴黎七区,塞纳河左岸滨河路上,一幢普普通通的17世纪建筑立面钉有法国常见的历史建筑标志牌,上面简简单单刻着几行字:“伏尔泰,1694年11月21日生于巴黎,1778年5月30日在这栋房子里辞世”。
1778年2月,伏尔泰离开居住了20年的法国-瑞士边境小镇,在这栋房子里度过了84载人生的最后几个月。
那时,这位经常通过赞美中国意象来批评欧洲现实的思想斗士,已光荣加冕“法兰西思想之王”。他的哲学著作、小说、诗歌、戏剧和无数针砭时弊的小册子、短文、书信,已如雨点般散布欧洲,慎思明辨之士竞相传阅,击节叹服。
在这里,各界名流和巴黎民众纷纷前来致敬,而他一得空闲就埋头写作。据史料记载,他是在三楼对着后院的一间书房伏案工作,书桌上方挂着深为他景仰的中国思想家孔子的画像。
再往前20多年,在撰写《哲学辞典》“论中国”条目的时候,伏尔泰写道:“我认识一位哲学家,在他的书房里间悬挂了一幅孔子画像;他在这幅画像下边题了四句诗:唯理才能益智能,但凭诚信照人心;圣人言论非先觉,彼土人皆奉大成。”
因其对儒家思想的赞美,伏尔泰还获得了“欧洲的孔子”的雅号,这位启蒙运动思想家有着对东方思想的凝望和探寻。
近两个半世纪后的今天,伏尔泰的名字在法国常可见到。他度过晚年的法瑞边境小镇现名“费内-伏尔泰”;许多城市拥有以“伏尔泰”命名的大街、小巷和广场;伏尔泰言论常被政商文教人士援引,还多次进入法国高考哲学作文命题。
在巴黎,纪念法兰西民族伟人的圣殿先贤祠地下墓室里,伏尔泰棺椁前,一尊大理石雕像将这位文人、哲人和斗士的一生凝固成永恒:昂首站立,凝视前方,右手握着鹅毛笔,左手拿着一卷纸,永远在思考和书写。
参观者驻足瞻仰。一对来自法国北部工业区的夫妇与记者轻声交谈,他们激赏伏尔泰发出的正义呼喊、写出的巧妙辛辣文字,也赞叹他对中国文明的热爱、对人类文明理想的执着与捍卫。
中国,确实是伏尔泰的情结。他在《哲学辞典》中常常肯定中国的长处。
以中国元代杂剧《赵氏孤儿》为灵感源泉创作《中国孤儿》时,他颂扬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面对强暴和野蛮时坚强不屈的精神。
如今,“伏尔泰与中国”已是西方中国研究、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课题之一。法国作家莱娅·贝西指出,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文化热,传教士刚从中国传回的孔子理论尤其具有吸引力。伏尔泰正是超越现实框架,提出了一个更广泛、更包容的文明愿景。
“伏尔泰启发了西方人应该放眼别处,从而理解自身与他者的关联。”贝西说,“交流互鉴,定能互益。通过置身于更广阔的文明视野,理解、欣赏中国哲学中的人文主义,伏尔泰做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