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现越来越多“博物馆+”艺术馆、咖啡厅-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20 09:23:42
来源:新华网

中国出现越来越多“博物馆+”艺术馆、咖啡厅

字体:
  
海报:谈昦玄、原澄玥(实习生)

  新华社兰州6月19日电(记者何问)文物铜奔马化身满墙的玩偶和涂鸦,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彩陶罐”被人们一口吃进嘴里,文物咖啡的香气从洞窟里飘出……徜徉在甘肃省博物馆艺术生活馆,游客们正在体验对历史文化新的感受。

  这家艺术生活馆地处中国西北地区的甘肃省兰州市,19日正式开馆。与展陈文物的传统博物馆有所不同,这家艺术生活馆集纳展示年轻文创人对文化的创意想法。

  “文化创意的主要受众是年轻人。正是他们的需求催生了综合性文化空间的出现,同时这也是我们年轻文创人自己筑梦的过程。”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中心负责人崔又心说,她是一名“90后”。

  
海报:谈昦玄、原澄玥(实习生)

  近年来,为了提供更多元的文化产品,中国各地博物馆正在通过跨界、融合和创新等推动文创产品的迭代升级,因此催生了融合多种业态的复合型文化空间。

  如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打造的海派风格咖啡馆、苏州博物馆联合肯德基打造的“博物苏州 自在江南”主题餐厅……越来越多博物馆文创将咖啡、饮食、艺术及文创产品集合在同一空间,展现出文创产业的活力。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文创产品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从传统文化保护到商业化、艺术化再到数字化,文创产品行业正在经历业态的转型升级,2023年中国文创产品市场规模达到163.8亿美元,同比增长13.09%。

  崔又心所在的甘肃省博物馆文创团队在文创行业耕耘已有近十年,开发了七大文创IP系列产品近千种。其中,以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为原型打造的文创玩偶成为“网红”产品,截至2023年年底,该系列文创产品销售额达700万元。

  
6月13日,游客在甘肃省博物馆艺术生活馆书店区域阅读。新华社记者 马莎 摄

  崔又心表示,文创产品的走红能够吸引年轻人来到博物馆,激发了设计团队打造更符合年轻人表达喜好的复合型文化空间的想法。“就像‘造梦’一样,每个人都融合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甘肃省博物馆艺术生活馆将文物和当地特产元素融合进展览、饮品、烘焙、艺术商店、文创销售等多样化业态。在设计理念上,文创团队坚持体现自然与创意的平衡,历史与当代的对话。以彩陶为例,馆内既有文物原型延伸的饼干等,也有体现彩陶技艺的当代艺术品。

  “每个人看待文化的角度都不一样,但我们希望大众能感受到传统文化也很时尚。”崔又心说,6月初试营业以来,甘肃省博物馆艺术生活馆每日进馆人流量至少达到5000人次,不少文创玩偶一上市就卖到断货。

  
6月13日,游客在甘肃省博物馆艺术生活馆挑选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 马莎 摄

  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史册表示,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推动博物馆不断拓展文化创意的边界,也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逐渐探索到与年轻一代对话的方式。

  “‘博物’的内涵和外延,在与年轻人的同频共振中不断丰富。”史册说。

【纠错】 【责任编辑: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