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华网高考情报局访谈提纲|北京语言大学: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 新增多个专业-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14 15:02:46
来源:新华网

2024新华网高考情报局访谈提纲|北京语言大学: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 新增多个专业

字体:

  新华网北京6月14日电 日前,北京语言大学招生办公室老师杨璐璐做客新华网2024高考情报局,为广大考生和家长介绍北京语言大学2024年高考招生以及学校人才培养和新开设班级等相关情况。

  Q1:请您简单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

  北京语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唯一一所以“语言”命名、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主要使命的国际型大学。经过六十余年建设,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区域与国别学三个一级学科为学科高地,以汉学与中国学、语言科学、国际中文教育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

  Q2: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特色是什么?有哪些创新?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德行言语、敦睦天下”的校训和“爱国担当、诚朴厚德、求真创新、开放包容”的大学精神,围绕“国际化、语言+、全贯通、重培优”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具备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和各类优秀人才。

  近年来,学校逐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新建国内高校中第一个语言学系和第一个“语言学”本科专业,开展“石油工程+阿拉伯语”联合学士学位人才培养,以加强“中文国际传播”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为重点,建设“梧桐班”国际传播人才实验班、联合国及国际组织人才实验班、语言智能与技术实验班、金融学专业实验班,构建以国家级平台和校级平台为“两级”,以拔尖基地、拔尖实验班和拔尖项目为“三类”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向系统培养转变。

  Q3:学校今年的招生专业是否有增加?

  今年学校的招生计划有大幅增加,考生们有更多机会进入北语。

  近年来在“新文科”理念指导下,学校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突出优势学科在拔尖人才培养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今年我校新开设了一个实验班,四个联合学士学位,六个新专业。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立足北语特色、服务国家战略、满足社会需求。

  传播学(梧桐计划人才实验班)

  北京语言大学“梧桐班”项目由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教授主抓,探索育人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校内优势学科与新兴学科交叉,建设培养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创新平台,为国家输送专业素养过硬、人文底蕴宽厚、外语能力突出的、具有引领力的国际传播人才。

  梧桐班将在普通本科批次投放,不限选考科目、文理兼收。

  “外语+专业”的联合培养实验班项目

  北语与国内行业顶尖的兄弟院校强强联合,打造了四个“外语+专业”的联合培养实验班项目。分别是: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开设的西班牙语(涉外矿产资源人才实验班),与北京化工大学携手打造法语(涉外化工人才实验班),与北京林业大学联袂打造德语(涉外林业工程人才实验班),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联合打造培养俄语(涉外油气勘查人才实验班),这些实验班都是为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人才需求应运而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和发展前景。

  新增五个专业分别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中英双语)、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应用)、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中英双语)属于艺术类专业,需要播音主持统考合格,对英语成绩有要求,单科不低于100分。

  此外还有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新闻学(国际出版),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应用),都是结合北语专业优势,面向国家和社会人才需求建设的专业。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是北语首个医学类专业,也是发挥我校言语听觉科学方面优势,面向健康中国战略建设的专业方向。本专业本硕博在北语都有相应的培养方向,是一个厚积薄发的专业,且师资力量雄厚。

  上面介绍的这些专业不仅体现了我校“语言+专业”的培养特色,更契合了国家对国际化人才的迫切需求。

  Q4:学生入校之后是否可以转专业?学校的转专业要求是怎样的?

  学校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目前采用灵活的转专业模式。按照“转出不限、转入考核”的模式,学生在大一大二都可以自主提出申请,按照当年转专业方案参加接收专业的考核后方可转入。同时学校也为学生提供辅修、双学位等机会,也为学有余力或者对其他专业领域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了学习平台。

  Q5:学校为学生们的生涯发展提供了哪些支持?

  学校相当重视对学生发展力和竞争力的培养,也注重呵护和培育学生个性的发展路径,搭建了“高端引领、服务多数、关注特殊”的生涯指导体系。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服务多数:开展春秋季双选会,企业专场招聘会,公务员培训讲座,求职、考研和出国经验分享会,就业、创业类课程,企业嘉年华,职场训练营等。

  高端引领:组织开展国际组织人才训练营,外交人才训练营,国际组织、部委和企事业单位推荐实习,包括外交部和商务部人才遴选项目等。

  关注特殊:关注拔尖人才,优秀创业团队,就业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相关情况。

  Q6:学校毕业生近些年的毕业去向是怎样的?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学生生涯发展指导服务体系。本科毕业生的去向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国内深造:每年约有30%的毕业生选择国内深造,本校读研约占40%,校外读研选择人数较多的院校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

  其次是出国深造:往年是约有30%的毕业生选择出国(境)深造。其中有近50%的毕业生到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

  最后是直接就业:有近半数的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主要行业类别包括相关部委、教育科研单位、新闻媒体、IT通信、金融商贸和文创产业等。

  总体来说,北语学子身影遍布海内外,广受各界赞誉和好评。

  Q7:学校的国际化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出国交流的机会是怎样的?

  北语是我国中外语言教育和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窗口。学校与78个国家和地区的416所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富有成效的对外开放办学格局。

  学校为我国乃至全球都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每年有大量留学生到北语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以国际化平台和资源优势为依托,学校的国际合作也拓展了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学生交换等多个层面,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跨文化交流机会,我校每年有500余名中国学生出国境交流交换;同时,学校的阿拉伯语(涉外石油人才实验班)、葡萄牙语(1+1+1+1)等多个专业还将出国境学习嵌入培养过程,充分发挥学校国际化办学优势,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极大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竞争力。

  Q8:请您介绍一下学校的咨询方式。

  咨询电话:010-82303943,官方咨询QQ群:431548361

【纠错】 【责任编辑:李东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