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20世纪90年代始,曾经风光旖旎的洱海两次蓝藻暴发,水质恶化牵动人心。如今,洱海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实现水质为优,一幅人才、科技、产业助力的绿色转型画卷正徐徐铺展。
5月26日,洱海及周边村落景观(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陈欣波 摄
院士博士探索洱海治理
裤腿挽到膝盖,弯腰面朝水田,认真检查手里的秧苗。大理古生村紧邻洱海,一片水稻实验田里,十几名学生正和乡民们一起插秧。
这些学生来自中国农大、云南农大等高校,完成理论学习后,长期派驻探索流域农业绿色转型的科技小院——古生村科技小院。
小院2022年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及其团队带领学生们走田间、进企业、挨家挨户调研,破解洱海治理和农业发展的矛盾。
5月26日,师生和乡民在实验田里工作(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陈欣波 摄
“过去,只知道雨后农田村庄的污水会流入洱海,产生面源污染,但不清楚污水是从哪来的。现在,我们在古生片区构建了‘五纵六横’全过程面源污染动态监测网络,同时对降雨进行实时监测。”河北农业大学副教授李文超说。
“目前,我们查清了古生片区的污染从哪来、流向哪里,以及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和占比,这是下一步精准解析洱海流域污染源的底气。”
治理的同时,发展不能停。过去农户种大蒜,大水大肥污染严重。大蒜种植被叫停,许多产业受限。
“我们研发出绿色智能肥,每亩地减少肥料用量和成本30%以上。开展绿色有机水稻种植试验,优化‘水稻—油菜’等传统种植模式,预计播种满1年时,实现亩产值1万元,带动乡民增收。”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徐玖亮说。
无人机护海 电子狗巡山
全地形巡查电子狗360度拍摄,无人观光车平稳自动驾驶……这是记者在工业级5G创新应用(大理)研究院看到的场景。
据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许春荣介绍,2021年下半年开始,面向环洱海370平方公里区域,正在探索工业级5G的全域创新应用,如无人机、电子狗、无人船等。
“过去,洱海有深夜偷捕情况,深夜风大浪大,人在最困的时候,开船追捕偷猎者是很危险的。无人机应用后,执法效率更高,偷捕越来越少。”许春荣说。
5月25日,研究院里展示的电子狗。 新华社记者陈欣波 摄
科技助力应对各种困难。在地形复杂的森林中,电子狗可以行走跑跳、跨越沟壑、攀爬斜坡,遇到石子路和泥地,摔倒了还能自己爬起来。此外,如果在场人员操作不当或面临危险,电子狗还会提醒:“请佩戴安全帽”“注意安全”……
同时,科技提升洱海监测和耕作水平。无人船行驶到监测点后,机器人潜入水中,拍摄视频、图片,收集水质数据。而工作人员只需在控制室就可以实时操控,调整行驶路线和拍摄视角。
“保护水草要研究水生植物,过去是人工割水草,如今,基于工业级5G技术的水下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力,还能实时回传数据。这提升了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中科院计算所博士袁尧说。
做好产业“加减法”
对洱海来说,保护也是一道“加减题”。“十三五”期间,洱海流域关停搬迁46个规模养殖场、3座水泥厂,2400多家餐饮和民宿被按下“暂停键”……
与此同时,云南加快“大祥巍一体化”步伐,把洱海流域内的产业和人口向流域外的祥云和巍山转移。
蓝天白云下,一望无际的土地上,机器轰鸣、车辆穿梭、输水输气管道在空中架起……祥云财富工业园区里,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5月25日,一名工人在工业园区里工作。 新华社记者陈欣波 摄
“水泥等产业正在落地祥云、发展祥云。”祥云县常务副县长熊冬良说。
而在洱海流域,重点发展文旅、康养、绿色食品等产业,智慧景区、特色小镇成为新名片,大理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如今,129公里环洱海生态廊道全线贯通,成为新的旅游打卡地。前不久,这里被批准为云南自动驾驶试点,无人驾驶观光车将载着游人一览苍山洱海的秀美风光。
彩云之南,绿为底色。在素有生态安全屏障之称的云南,正走出一条特色绿色转型之路。
统筹:伍晓阳
文字记者:王明玉、丁怡全
编辑:金小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