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庄上村被授予“中国零碳村镇示范村”,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首席顾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代表处代表向该县政府授牌。中国电力科创中心、神头发电公司受邀参加授牌仪式。
在这个晋南小村庄里,有个被村民称作为“日光宝盒”的“光储直柔”发电系统,中国电力利用此项技术开发建设了芮城县域“样板房”,打造出黄河流域首个“零碳村镇”。
农业农村部、UNDP驻华代表处、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运城市政府、芮城县政府、清华大学等有关代表共同参观了中国电力庄上村“样板房”项目建设成果。
漫步庄上村,湖光山色间,一片壮观的蓝色尽收眼底,而正是芮城县域“样板房”,让这个小村庄变了样。
“日光宝盒”实现零碳生活
庄上村位于山西省的最南端,浢津渡口北侧的高崖上,站在崖边远眺,一家家农户屋顶上蓝色的光伏板正熠熠生辉,与大家印象中的光伏发电不同,这是一套被称为“光储直柔”的发电系统,村民们也亲切地叫它“日光宝盒”。
“‘光储直柔’技术,是在现有光伏产业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创新。光,是指分布式光伏;储,是指储能,全村配置储能总容量为200千瓦/300千瓦时;直,是指低压直流配电系统;柔,是指柔性用电,当电器高负荷运行时,将自动降低电器功率,在缓解电网增容压力下保持稳定、安全用电。”大同光伏副总经理温支明介绍:“庄上村是全国首个整村级规模应用‘光储直柔’技术方案的直流微网分布式光伏项目,中国电力也将利用此技术将庄上村全力打造成县域‘样板房’,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示范。”
村民韩犬祥指着屋顶的几块光伏板说:“这是太阳发电板,发出的电供给家里的灯、取暖器、电视机使用,用不完的存在这个‘日光宝盒’里,还能卖给邻村用。以前用电是花钱买,以后用不完的电还能卖钱呢。”
据悉,“日光宝盒”从最初的家庭用电逐步拓展到农业用电,庄上村已经告别了煤、炭等传统能源,实现零碳排放。农田果园里,电动割草机取代了燃油农机;乡间小路上,电动三轮车代替了“突突突”的燃油三轮车。“如今我们村家家都是小电厂,做饭取暖、农业机械再也不用生火烧油了!”
“光”照亮乡村振兴“路”
庄上村本是黄河边的一个偏远山村,甚至许多土生土长的运城人都没听过。随着国家电投首批县域市场开发典型“样板房”,让这个不知名的小村庄渐渐有了知名度。
2022年4月8日,中国电力芮城县庄上村2MW“光储直柔”直流微网示范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从此点亮了村民的新生活,照亮了乡村振兴的美景。
“做饭不用炭,农机不冒烟,屋顶能发电,多余还卖钱”是庄上村全新能源消费模式的体现。
“我们充分利用农村建筑设施,铺设分布式光伏,合理配置储能,采用‘就地消纳、余电上网’模式,为村庄生产生活提供清洁能源,给当地村民带去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温支明说。
“我们每年能节省3000元以上的电费和燃油开支。”提到现如今的变化,正骑着电动三轮车的村民杨颜波算了一笔账,“冬季取暖和平时用电不用花钱,现在像三轮车这样一些电动设备也不用花钱加油了。”
据悉,该项目全容量并网后每年可节省标煤800吨,节水77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50吨,减少烟尘排放4.46吨,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村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同时,该项目充分发挥地理优势,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助力打造黄河最美河岸线。
老窑洞里走出的“样板房”
庄上村的南边有个老窑洞,灰突突的不起眼,这里正是“样板房”的起源地。
2021年,项目部将老窑洞作为临时办公点,项目经理王尧每天早上都会从这里走出来,沿路和老乡们打招呼、唠家常。
别看在这窑洞里住着和当地农民没啥两样,每天到处“闲逛”,其实王尧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一直盯着谁家的屋顶还空着,怎么才能打动对方建光伏。
没想到的是,2021年8月项目正式开工后最大的阻力来自当地村民的不理解,又赶上持续降雨天气,刚开工的项目一歇就是1个月。工程暂时停了,人可没歇着。王尧趁这功夫把村干部和村民请到老窑洞唠唠嗑,给大家讲新能源、新技术给村民和村子能带来的便利,讲老百姓的柴米油盐,村子的绿水青山。除了“请进来”,他还“走出去”对重点人群一户一户登门拜访。1个月下来,嘴上都起了泡,真是磨破嘴、跑断腿,村里的老乡也逐渐认可了这个“小王经理”。
最终,屋顶符合条件的71户村民与村集体签订了屋顶租赁合同,大家知道“样板房”建成了,电费能降下来,冬天清洁采暖也比原来干净多了。“同样是天天看天气预报,过去操心的是庄稼,现在关心的是太阳。”村民张怀娥开心地说道。
随着中国电力县域市场的深入推进,典型“样板房”的复制推广,未来一定会有更多“零碳村镇”,老乡富了、乡村美了、环境净了,而中国电力低碳零碳美丽乡村建设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