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自古以来,音乐即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以乐传声,为民抒怀,新时代的号角声中,中国民乐勇挑重任、赓续传统、推陈出新,奏响昂扬自信的时代华章。
日前,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等主办的第十届华乐论坛聚焦优秀民族管弦乐团建设与发展,对遴选乐团发展历程和艺术成就展开评述探讨,呈现出民族音乐蓬勃生动的灿烂未来。
▲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演出《江山如画》
开放包容交织生命底色
凡六音者,文之以五声,播之以八音。中国民乐的根脉源远流长,无论较早期的“钟磬之乐”“芋瑟之乐”,抑或是内化吸收胡笳、横笛等“马上之乐”而更为丰富的“九部乐”“十部乐”,以及在民间极具生命力的“细乐”及丝竹……斑斓的历史长河中,兼具多民族风格、多演奏形式的乐队组合承担了制礼祭祀、伴奏休闲等多域层的文化功能,以兼容并包的广阔胸怀内化、吸收着各民族音乐之精髓。
20世纪初,中西方文明再次激烈碰撞,融西方交响乐队之形与中华传统音乐之韵的民族管弦乐应运而生。正如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琵琶演奏家吴玉霞所说:“中国民族管弦乐团是20世纪中西方文化长期交流互鉴的产物,彰显了中国民乐艺术立足本土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和美学追求。”开放、包容贯穿于中国民族管弦乐建设发展的始终。
艺术凝聚力量、振奋人心,音乐艺术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民族音乐从散漫生长进入国家视野,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等国家级民族乐团相继成立。在彭修文、李焕之、刘文金、顾冠仁等老一辈艺术家的探索推动下,民族管弦乐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在乐队编制、乐器改革、乐律体制、乐器分组等方面逐步完善。《春节序曲》《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等跨越世纪的经典之声,用现代化的音乐语言,让中国民乐不同器乐间个性的音律风格协调有致,和鸣出更为丰富的叙事手法,奠定了民族管弦乐的生命格调。
几十年来,国家院团、地方院团、文化企业等各种管理形式的民族乐团百花齐放,中国民乐佳作频出、人才济济。
2021年,敦煌“一会一节”《玄奘西行》演出结束后,中央民族乐团将乐谱、舞美、道具和服装捐赠给甘肃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实现该剧在甘肃常态化驻场演出。这不是中央民族乐团第一次以合作形式推动地方院团发展,多年来《泰山秋韵》《西藏春天》《行歌坐月》《锦城丝管》《思君不见下渝州》等一部部优秀品牌剧目落地演出的成功实践,展现了中国民乐冲破疆界、同舟共济的格局与眼界。
这种开放的心态在民乐人才培养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南民族乐团积极展开名家合作,对乐团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升乐团演员的演奏能力,在老一辈艺术家打造的乐团基础上,以毕业于各大音乐院校的中青年音乐家群体为乐团主要骨干,打造活力有序的人才梯队。北京民族乐团通过小型演出、新锐系列音乐会、跨乐团邀请演出等一系列演出实践,有计划地锻炼培养青年演员,仅成立8年就为中国民乐输送了宋艺博、郑杨等30位艺坛新星。
在一代又一代民乐人相互扶持、彼此促进的良好氛围中,中国民乐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量。“每个民族乐团,无论规模,皆是数十或逾百的艺术小我集合成民族音乐大我的群体表达的载体。中国民族管弦乐伟大事业的苍穹,正是由这无数的小我与大我汇聚而成。”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兰维薇说。
从民族中来 到人民中去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毋庸置疑,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民乐创作的灵感源泉和传承使命,也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民乐坚守文化自觉自信创作方向、激扬民族自信自强精神力量的坚定选择。
江南丝竹、西安鼓乐、福建南音、广东音乐、侗族大歌、苗族飞歌……中央民族乐团以学带传,每年组织艺术家进行“深扎”蹲点采风活动,陆续将几十种原生态民间音乐艺术进行加工、整理、改编再创作,推出了许多有口皆碑的原创剧目。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表示:“当传统乐器奏出悠长绵延的乐章,发出古老神秘的回响,这种由内而外的自信心与认同感,对每一个国人来说都十分重要。”
在弦鼓乐声演绎下,地域文化符号突破建筑、文献和语言的限制,转换成美妙音符流入心田,可听可感的文化品牌结出硕果。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始终坚持以“丝竹江南、丝竹交响”为艺术定位,成团5年接连创作了《烟雨枫桥》《四季留园》《吴越春秋》《江南》等共15部符合苏州气质的原创作品,多视角解读苏州,打造出乐团与地方文化品牌共建的互文关系。河南民族乐团在音乐创作的基础上,积极筹办“魅力中原,老家河南”河南民族乐团专场音乐会、中原文化大舞台、“中原国乐集结号”系列音乐会等演出活动,推动中原文化品牌深入人心。其中,耗时6年打造的民族交响音画《孙子兵法·回响》深刻诠释了这部军事巨著在历史长河中的深远回响。
在民乐人巧思设计下,不仅古典诗词、节日节气等传统文化元素成为民乐作品的母题,中华传统美德和哲学智慧也贯穿于作品中,成为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艺术反哺。作为全国最年轻的民族乐团——无锡民族乐团,首个音乐季主题突出“水”元素,刻画层层涟漪意象,彰显无限可能的创造空间,将无锡的水韵特色与中华民族“上善若水”的哲思凝练于音乐作品中。
而有着70年发展历史的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则连续推出《长征路上》《我的祖国》《同心逐梦》《江山如画》等多部抒写时代、讴歌人民的精品佳作。“中国民乐之‘民’,是民族也是人民。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团长栾冬说。
走出一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路
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文化工作的方向和使命。对于“年轻”的民族管弦乐而言,创新与转化是刻在基因中一以贯之的传统。
打破行业疆壁,开拓融合发展。许多“老”民乐团成立之初便踏上了大胆创新的征程。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伴随着新中国民族歌剧、舞剧的发展不断完善、壮大,依托于对歌剧和舞剧的演绎诠释,形成独具风格的演奏张力和舞台表现力,这也成为其区别于其他民族乐团的发展优势。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和录制了几千部(集)电影、电视、广播、磁带、CD等,为我国广播电影电视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沿着融合之路,以中央民族乐团创排的“国乐三部曲”《印象国乐》《又见国乐》《玄奘西行》为代表的一系列打破相与因循演出模式的新型剧目为民乐注入新的活力。这些作品运用行为艺术,通过舞美、灯光、服饰、多媒体、升降平移、起落伸缩的多功能舞台,把音乐塑造成非同凡响的视觉冲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张振涛认为,这些赋予器乐文化立体感的现代气息,提升了民乐形象,也使民族管弦乐舞台更具观赏性。
科技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民乐在跨界融合的道路上愈发彰显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与可能性。北京民族乐团融合国乐和京剧唱腔打造的国乐剧《春江花月夜》,以动漫为主题举办的《生生乐动 向未来!》2022新年动漫音乐会;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助力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推出的《大运河》音乐会;中央民族乐团与电子游戏跨界合作的主题曲《赤焰之缨》;以及早已从简单播放升级开发出互动性、品牌化、沉浸式等更多“玩法”的云演播、直播等数字空间。
多元、时尚的民乐新业态吸引了越来越多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目光,推动民族音乐向更高质量发展。
让世界“听”见中国
民乐是连通中外的一座音乐之桥。早在19世纪60年代,舞剧《宝莲灯》音乐片段就成为我国外事接待的必备节目。民族乐团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以独特风貌和典型形象向世界展示当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多年来,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演出足迹遍及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3年携大型民族音乐会《国之瑰宝》开展“欢乐春节”海外巡演,让我国多民族音乐、戏曲音乐和地方民间音乐在国际舞台尽显魅力。中央民族乐团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冬奥会等国家重大外事活动中给世界人民留下了美好的音乐记忆,并借助YouTube等海外媒体平台,发起“这!就是国乐”项目,其累计观看量超1239万,有效提升了民乐的国际传播和影响力。
“希望我们的民族乐团能够联合起来形成矩阵效应,传承国韵、荟萃经典、放眼国际、讲述中国,在‘走出去’的同时推广代表中国民族管弦乐发展水平的优秀作品。”栾冬说。
记者 刘淼 实习记者 王添艺 彭澳丽 李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