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江苏卫视、今日头条出品的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收官。节目通过不徐不疾的呈现方式由文坛大家引领观众畅游“书山卷海”,为奔忙于工作和生活的都市人群打造一方心灵的栖息地。作家们在日常互动和交谈中尽显“有趣的灵魂”,这些金句和名场面也成为网友二度创作的灵感源泉,大量相关短视频广泛传播,引发持久的“文学热”。
《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将读书作为生活方式贯穿到岛屿上的日常,进一步拉近了普通人与“阅读”的距离,将好书与好的阅读方式呈现给观众。节目在“作家老友记”的基础上进行了延展,除了作家老友们的往年趣事,也增加了更多与阅读、写作相关的内容,内容涉猎面更加宽广,信息厚度也有了提升。文坛大家的交流对话,不仅启发了观众的文学思考,还让人尝试放慢脚步,获得心灵的治愈。
节目开播后,相关视频播放量超1.5亿,嘉宾们的金句和对话场面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广泛传播,“余华说在莫言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路”“余华聊到史铁生时望着远方哽咽”等话题也登上微博热搜。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网友们自发创作的相关内容热度颇高:第二季最后一期节目中,余华与莫言共同追忆文坛挚交的视频收获了千万点击量;一则“余华莫言的互怼日常”视频点赞数超45万;余华在节目中反复说到“铁生已经不在了”的短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
上海理工大学近期发布的《短视频时代的阅读研究》发现,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阅读形式,不但受到传统纸书阅读者的喜欢,还帮助原本不怎么读书的人点燃阅读兴趣并参与到传统阅读当中。伴随阅读介质的演变和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多种阅读形式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在2023北京文化论坛上,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提出了类似观点。他认为,碎片化阅读已是常态,这是由现代人生存状态决定的。“上班族时间被打得七零八落,很难有完整时间做大部头阅读。”他觉得不能以此埋怨年轻人没有坐下来好好读书。在他看来,阅读不仅是读文字、图像,看短视频、阅有声书、观博物馆都是一种阅读。“我把阅读理解为借助某种特定媒介获得知识的途径,不论用文字、图像还是声音呈现,都可以接受,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尽可能地提炼和完成这种阅读。”
当“碎片化”成为大多数人不可避免的状态时,文学与阅读是否离我们越来越远?著名作家格非表示,今天,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复杂化,劳动分工也越来越细密化。个人生存本身也日益“碎片化”、同质化和原子化,现代科学和技术,尤其是传媒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生产的密集与膨胀,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便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丰富的交流途径和手段,但并没有让人与人之间心灵靠得更近。甚至在某些方面,人们对各类知识纷至沓来的无所适从,反而加剧了交流的困难;意见、观点和观念的表达,反而更有排他性,并日趋狭窄化。在这方面,文学作为一种心灵交流的特殊方式,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记者 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