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儿时看大型史诗电影《东方红》,讲到四渡赤水时有两句经典台词:“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为毛主席伟大高超的战争指挥艺术而赞叹,长大后出于对党史和军史的偏爱,才知道掩护中央红军突围的重要因素还有情报、开路先锋部队与后卫部队,还有敢为中央红军主力部队作策应而浴血牺牲的铁军——川南游击纵队。
电影《孤军》讲述的就是为中央红军突破敌人层层封锁,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的策应部队——川南游击纵队的故事。
1935年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扎西老街江西会馆召开会议,讨论中央红军的进军方向及部队缩编问题并作出决定。毛泽东在会上强调要用敌变我变的原则指导红军的行动,提出红军回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遵义。会议还作出成立中共川南特委和组建川南游击纵队的决定。10日,中革军委在扎西驻地召开了会议。针对一部分人不愿意离开中央红军主力部队到游击队去工作的思想情绪,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亲自到会作了动员,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和当前任务,以及精简机关、安置伤病员和充实轻装部队对于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性。中央决定抽掉一百多名干部留在这里建立游击队,一要打击牵制敌人,配合中央红军北上;二要安置和保护好伤病员;三要建立革命根据地。经中央批准,组建中共川南特委,徐策任书记,戴元怀任组织部长,余泽鸿任宣传部长,领导红军川南游击纵队。
18日,新组建的川南游击纵队与主力红军告别后,徐策率400多人带着六七百条枪,以及装备的四挺重机枪、一部电台在五龙与叙永特区游击队汇合。特委书记兼游击纵队政委徐策传达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决定,讲述纵队的性质和任务;号召大家团结一致,鼓足斗争勇气,坚定战斗决心,战胜一切艰难困苦,消灭敌人,壮大红军,开辟苏区。红军川南游击纵队设司令部、政治部、供给处。政治部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和地方工作团。纵队下辖五个大队(支队)。
从此一支孤军劲旅为了中央红军的安全突围、发展壮大,不惜牺牲自己,浴血奋战在云贵川的崇山峻岭,险滩河流之中。川南游击纵队包括后面的云南游击大队,经历了长达12年艰苦卓越的浴血奋战。除极少数被打散了的人外,几乎全军覆没。这支孤军中途还经历了司令员王逸涛的叛变回杀。川南游击纵队迅速更换领导,重组机构,他们每天生活在危机四伏,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之中。但孤军将士们从未退缩,一往无前与敌人周旋、阻击、恶战,直至指挥员、指战员绝大部份壮烈牺牲。
影片以直叙的方式将川南游击纵队组建、壮大、缩小、浴血牺牲,刻画得细致入微,让人从视觉上直击心灵。尽管中央纵队为这支孤军配备了最好的武器装备,指挥员都是从军委各支部队挑选的优秀师团职领导骨干,但川南游击纵队的任务就是为中央红军突围作策应掩护的。
这支孤军有着高度的自觉性,对党中央的忠诚跃然该影片。对于我们现在奋斗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的党员干部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首先,川南游击纵队为顾全中央红军这个大局,勇于牺牲自己,敢于担当;其次,这支孤军针对不同敌人的围剿状况及时调整战略部署,因势而导,指战员始终冲在战斗的最前列;第三,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的战略方针,获得了川南人民及云贵川当地老百姓的大力支持,使这支孤军在与党中央及兄弟红军完全失去联系的情况下还坚持独立奋战了12年之久;第四,这支孤军从未忘记自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这个初心,他们不忘来时路,就是为中央红军突围出去,打碎一个不平等的旧中国,建立一个平等、民主、自由的新中国而浴血牺牲自己的。他们从未改变共产党人的伟大信仰。
影片中有一个对比强烈的情节,革命烈士余泽鸿正在前线与敌人艰苦激战,而他的妻子正在生孩子。一边是妻子生产过程中的呐喊声,一边是余泽鸿指挥战士奋勇杀敌的怒吼声,这种强烈对比无疑反映出导演是想用新生命代替革命先烈们苦苦追求的结果:我们的新生命、新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站在两个百年交汇点上,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文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懈奋斗,走向繁荣昌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根基!
本片由兴文县文旅发展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资,与成都市电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与宜宾市文广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广播影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有限公司、重庆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诚传媒有限公司、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贵阳影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影片由《信仰者》的主创团队担纲;由八一电影制片原厂长、著名作家、剧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柳建伟编剧;由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华表奖获得者,《信仰者》《刘老庄八十二壮士》《三湾改编》等影片一级导演杨虎执导。由凌潇肃、小沈阳主演,郑昊、黄少棋、老戏骨刘之冰、岳红等倾情演绎。(作者 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