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龙少年》中张若昀引领学生硬核逆袭 编剧陈舒:浪漫框架展现实主义校园内核-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12/26 09:46:02
来源:华西都市报

《鸣龙少年》中张若昀引领学生硬核逆袭 编剧陈舒:浪漫框架展现实主义校园内核

字体:

《鸣龙少年》剧照。

黄尧饰桑夏。

  人物简介

  陈舒,编剧。编剧作品有《绣春刀》《绣春刀 II:修罗战场》《刺杀小说家》等。近日,由其编剧的青春校园剧《鸣龙少年》正在热播。

  “再次感叹,《鸣龙少年》的镜头语言真是妙啊。”“推荐《鸣龙少年》,演员颜值高,演技还不错,剧情吸引人,导演的镜头让人看得懂。”“张若昀在《鸣龙少年》中的演技已经进化到了让我完全忘记了演员本身,只记得雷鸣了,再加上丁黑导演的拍摄手法,运镜,转场,各种剧情埋线,剧本身想表达的内核,让我觉得《鸣龙少年》这部剧真的是质量上乘之作!”……目前,由丁黑执导,陈舒编剧,张若昀、黄尧主演的青春校园剧《鸣龙少年》正在热播,网友热评不断。

  该剧讲述了教师雷鸣(张若昀饰)和桑夏(黄尧饰)共同成立了鸣龙11班,帮助五位学生直面困境突破自我,最终逆袭考上心仪大学的故事,展现当代青少年直面困境、突破自我的成长历程,也将老师与学生间相互疗愈的温暖底色尽显,谱写别具一格的青春故事。

  角色形象真实有深度

  《鸣龙少年》的故事发生在星洲市一所私立高中鸣龙中学。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发挥潜力,学校成立了以英语教师雷鸣和心理老师桑夏为首的高三11班,从教育和心理辅导的角度出发,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克服困境,重拾梦想。

  该剧编剧陈舒说,《鸣龙少年》的故事充满了少年气息,“他们的逆袭故事总是能吸引我。”在她看来,“一群失意的人要去完成一件基本上不可能的任务,这种叙事模式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气质。”除此之外,故事本身承载的内容又很当下很现实。“它在一个浪漫主义的框架中有一个现实主义的内核。”

  为了准确、真实地展现高三学子的学习过程,编剧组在开拍前展开了近一年的调研工作,包括采风、高三课程体验、与班级一起上课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对大量的人物进行采访,包括家长、老师和学生。此外还进行了大量的资料调研,包括观看相关纪录片、阅读相关文章和书籍。陈舒直言:“我们的目标是要让采访内容丰富多彩,通过大量的采访素材,将这些主题融入到人物的塑造中去,力求呈现出鲜活、真实且富有深度的角色形象,并探讨一些重要的社会议题。”

  回忆起创作过程,陈舒表示:“编剧团队文科生偏多,在写硬核的学习部分的时候,我们把高三所有的教材都买了,自己做,做到理科题的时候,很多做到高一就已经不行了。要怎么写‘学霸’的学习方法,这个是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好在,在创作阶段有学习指导、心理指导为团队把关,譬如剧中应用到的唱K背英语单词、打太极拳记地理知识、投骰子背历史年份等趣味化视觉化的学习方法,都是编剧团队与学习指导共创的结果。

《鸣龙少年》编剧团队。

  一体两面与角色共情

  剧中,张若昀饰演的“雷鸣”,是一个有沧桑感和故事感的教师形象。陈舒表示:“雷鸣出场的时候不太符合我们心中一个人民教师应有的典型印象,这也是有点剑走偏锋的写法。他有点像社会人,一个生意人,而不是一个老师。他爸爸是一个非常优秀模范的教师,他的成长过程当中,由于父亲对工作、对学生的过度投入,对他的关心是缺失的,也导致雷鸣从小有叛逆心理。他最辉煌的时候也试图靠近父亲,不仅仅赋予学生知识,还要陪伴学生成长,但他遭受了挫败和打击。所以开篇进入故事的时候,雷鸣是带有一些创伤后的应激综合症的,感觉他有点不近人情、有点冷酷。”

  与“雷鸣”不同的是,黄尧饰演的“桑夏”总是充满能量。在陈舒看来:“桑夏是不管外面发生什么,是冷是暖,她是可以自行发电的小太阳。雷鸣和桑夏,一个是狼性的唯分数论、成功论的,一个更在意学生的人格完善、在意学生的成长体验,更关怀学生到底想要什么,到底开心不开心。后面他们会进行微妙的转换和融合。”“雷鸣”和“桑夏”也特别像陈舒工作与生活中的“两面”,她说,“我自己工作中是一个很讲求效率、希望有点狼性的人,唯目的性,所以我对雷老师是很崇拜的,我觉得他就是一个很强的实用主义者;但是生活中我觉得我很桑夏,有点跳脱,有点混不吝的乐观,想向周围的人散发能量。所以写雷鸣和桑夏的时候是很共情的。”

  此外,剧中诸如“龙生龙,凤生凤,但你给我记好了,后面的内容你可以自己填空”“时间是追赶不来的,管理时间、控制时间”等台词,也引发了不少网友讨论。对此,陈舒表示:“我们写台词的时候不是刻意奔着一定要出金句的目标去写的,我认为当创作者真正进入到人物的时候,这个人物说的台词就会符合这个人物。我们内部开会也常常说,观众都能感觉到编剧写剧本时是在用技巧还是动了感情。但那个时刻一旦来了,你会发现人物台词中的一字一句,语句、语调都会栩栩如生。”

编剧陈舒

  【对话】

  感谢导演纵容我们的天马行空

  记者:这部剧吸引你去创作的原因是什么?

  陈舒:首先,因为它的少年气,主角是一帮少年。一帮少年逆袭的故事永远是会吸引我的;其次是叙事模式,一帮失意的人要去完成一件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本身这种叙事模式就是具有浪漫主义或者理想主义气质的,这种叙事的气质也挺吸引我;最后,故事本身承载的东西又是很当下、很现实,在一个浪漫主义的框架中,其内核是现实主义的,涉及非常当下的话题,包括教育的话题,也涉及我们每个人曾经经历的少年、正在经历的成长,还包括家庭层面和学校层面,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很时下的,很现实主义,所以就参与到了编剧工作当中去。

  记者:创作过程中有哪些难点?

  陈舒:第一个难点是要怎么写“学霸”的学习方法,因为有学习指导出现,有了这方面写学习的底气;其次编剧团队相对年龄比较年轻,甚至离开校园没多久,最初写作的时候,大家更多地代入的情感是在少年人身上,栩栩如生,妙笔生花,包括一些语言,自己的所思所想,很多投注到少年的身上。第一轮、第二轮剧本之后,就会觉得雷鸣、桑夏等成年人的那部分,关于他们的行为、思想等,遇到了很大的创作瓶颈。等丁黑导演加入,到后来确定了若昀参演,有了具体的人物的投射和想象以后,到第三轮、第四轮剧本创作,少年的角色和老师的角色就都能够鲜活起来,真正地生动起来了。

  记者:如何理解《鸣龙少年》的“新”?

  陈舒:对于编剧来说,《鸣龙少年》有一个很新的点在于序幕,你会发现每一集前面都有一个偏小序幕的剧情设计,它不是常规电视剧使用的方式。而且它的序幕有很多类型,很多风格,有一些偏现实主义风格,有的是超现实主义,还有rap序幕、古装剧的序幕等。我们做序幕的方式还有点任性、天马行空,自己在创作过程中也非常享受。但我们每集的序幕也不完全是为了花哨而花哨,它和单集的主题、主要人物的命运等是相关的,非常感谢导演能够纵容我们这样的任性和天马行空,把每个序幕都非常精心、非常认真地做出来,而且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记者:希望观众通过这几个少年的故事获得什么?

  陈舒:《鸣龙少年》是浪漫主义的架构,我自己理解的浪漫主义是一种在荧屏上的愿望成真,所以可能对于创作者而言,我们是真心希望11班的学生能够考上最好的大学,这个是情感的真实,情绪的真实。那它是不是可以给予现实中观众一种力量,一种祝愿,希望每个不甘于现状的人,想改变命运的人都可以带着愿望,不要惧怕危险,去前进。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荀超实习生莫默蕾图据受访者

【纠错】 【责任编辑:苏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