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收官的年代传奇剧《狗剩快跑》中,以蒋龙、史策、蒋易、宋木子、叶浏等为代表的青年喜剧演员独挑大梁。对这批去年刚刚凭借《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为观众所熟悉的喜剧演员来说,《狗剩快跑》打开了他们影视剧表演的一扇门,也成为了他们演员生涯中的关键转折。
蒋易:好的喜剧不是胳肢观众
蒋易
在《狗剩快跑》之前,演员蒋易其实已经拍了几部水准不错的影视剧作品,如和李现、任敏共同出演的革命题材剧《群星闪耀时》,只是因为播出的先后顺序,他在喜剧大赛后以演员身份与观众见面的作品,便是这部《狗剩快跑》。
蒋易说,作为演员总是有很多不可控的时候,“比如因为喜剧大赛被观众认识自然是好事,但也可能因为这个节目而被认为只能拍喜剧。”《狗剩快跑》的邀约也是“天时地利人和”,导演王新军在拿到剧本后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演员,恰逢《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播出,他一眼就相中了这帮做喜剧的年轻人,并认定他们不只能做喜剧,也能演好完整的人物。
对于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蒋易来说,科班出身的他自然也有信心能够演好。拿到角色杨三的剧本时,他就觉得这个角色“很有演头”,可能会成为自己表演生涯的“转折点”。蒋易希望能够牢牢抓住这个角色,因此在拍摄前做了不少功课。
故事里,杨三一开始以反派面目出现,一肚子坏水又愚蠢可笑,而伴随着剧情推进,杨三蜕变为抗日力量,人物变化很大,但转换过程却很自然,大结局中杨三的牺牲也让不少观众泪目。蒋易透露,因为提前预知了杨三的转变,所以在前期表演中也会专门进行一些眼神的设计,为人物后期的转变埋下线索。
蒋易直言,从喜剧表演到影视剧表演的转化也很关键,因为两种表演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像喜剧大赛中搞笑相对外化,而杨三的可笑则是建立在人物基础上,是靠剧本本身的荒诞和幽默构成。”他从角色“复盘”中领悟到影视表演的某种技巧,那就是以剧本和人物的基础,去刻画人物的本色,“不用再刻意追求喜剧外化的内容,如果只是单纯在搞笑,那就是在胳肢观众。”他很庆幸导演王新军很懂喜剧,“让大家知道放到什么程度,又收到什么程度”。
不管是录节目还是拍戏,蒋易都喜欢这样“复盘”,他复盘自己如何从学校的正剧表演走向了喜剧舞台,也复盘演过的人物应该采用哪种演法,就连《狗剩快跑》播出后他也会关注观众的评价,来复盘自己的表演还有多少可以成长的空间。
在两年内先后通过综艺节目和影视剧为观众熟知,蒋易直言他们这批演员算是遇上了好机会,而观众的“看见”既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压力,“如果有一个角色给我,我有自信能给这个人物加上五成我的个人特色,但这远远还不够。”现阶段的蒋易更追求真实和真诚的表演,“不要做太多的设计,要用更加生活化的表演方式,如果设计太多就容易产生表演痕迹。”
宋木子:会坚守喜剧“大本营”
宋木子
演员宋木子还是那么好笑。在《狗剩快跑》里宋木子饰演的侯七始终是全剧的喜剧担当,作为反派角色,他显得咋咋呼呼,直到最后大结局命丧战场却还依然牵挂娇妻,这个人物的悲剧底色随之翻涌而来。
对宋木子来说,这样复杂的侯七正是他希望展示的人物多面性。“观众可能一开始看到的是侯七的悲催,老婆出轨,上司骗他,他还傻乎乎地相信妻子的谎言。观众看到的都是这个人物比较狼狈的一面,但是我找到的人物逻辑就是侯七始终是为了自己的小家在做事,他想维护的也是小家的和平。”宋木子认为,尽管《狗剩快跑》给人的印象整体是比较轻松愉快的,但剧集的主题本身限定了这是一部在严肃历史背景下讲述国仇家恨的作品,“喜剧的处理只是在有限的条件下调味。”
一开始接拍侯七这个角色,也是因为剧组里导演和其他演员一致认为宋木子最合适。“侯七身上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是一个强设定的人物,他身上的喜剧色彩也最充足。”宋木子对于人物有自己的看法,认为哪怕是带有喜剧色彩的人物,也不能按照常规喜剧的表演方式去处理,“会比以前喜剧的表演更收一些,在处理具体的情节时也按照真情实感的表演方式,他的委屈和崩溃都是真实的反应,他相信妻子的谎言也不是伪装,这些都是他发自内心的情感。正因为这种单纯和真实,反而让侯七这个人物变得立体而丰富。”
宋木子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是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科班出身,直到毕业找工作前他并没有接触过喜剧表演。毕业大戏他正常出演严肃戏剧《萨勒姆的女巫》,却发现观众半小时内一直狂笑。毕业后北上求职,阴差阳错又进了开心麻花,宋木子这才开启了自己喜剧演员的职业生涯。
在开心麻花的头两年他压力很大,因为商业演出和喜剧表演都不是自己熟悉的模式,经常要在拿到剧本后两天就上台,“从小角色开始演,演了一两百场,就像练功一样”,宋木子也是后来回想的时候感谢那两年舞台的磨练,让他逐渐了解观众的笑点,也挖掘了自己的喜剧天分。
除了接拍《狗剩快跑》,这两年他也拍过喜剧电影,是不少大型晚会的座上宾,给观众带来有趣的喜剧作品。他认为喜剧始终是自己的“大本营”,“希望能够在这个基地上把楼盖得再高点,如果有可能也会出去转一转。”宋木子直言,喜剧竞赛类节目他可能会暂时不出现,因为喜剧的创作是需要时间的沉淀,“如果没有好的作品就硬上节目,可能就是平地抠饼,也对不起观众的期待。”记者 李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