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经天:遇到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命中注定-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4/12 08:29:13
来源:新京报

阮经天:遇到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命中注定

字体:

  “台偶一哥,又回来了!”这个周末,关于阮经天、关于电影《周处除三害》,你总能看到类似的描述。

  由黄精甫执导、阮经天主演的电影《周处除三害》正在热映,截至发稿前,票房已突破6.5亿元人民币。片中,阮经天将暴戾张狂但又不失道义的悍匪角色演绎得相当到位,不少观众认为,这是他继电影《艋舺》后又一次演技爆发,该片也成为他沉寂多年后再次证明自己的作品。

  如今的阮经天,不再稚嫩。对表演,对角色,对自己,都有了太多思考。他说,演完陈桂林(《周处除三害》中其饰演的角色),也为他40岁之前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句号。疫情三年,因为没有满满当当的工作,他可以长时间陪在家人身边,也陪伴爷爷奶奶走完了生命最后一程:“到了这个年纪,势必要经历分离。但很多事情是不可逆的,它们在不断敲打着你珍惜眼前仅有的时光,在必然的结果上添加过多情绪是没用的。好在我们还有记忆,那是永恒的。”

片中,陈桂林所有的信念和自我认知都在新心灵舍被打碎,这种压抑感也让阮经天心有余悸。

阮经天凭借电影《艋舺》中的和尚一角,成为最年轻的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陈桂林

  极度压抑,这是一个很辛苦的角色

  电影《周处除三害》中,阮经天饰演性格暴戾的悍匪陈桂林,得知自己患癌后时日无多,本想去自首,却发现在警局的通缉榜上自己仅名列第三,抱着“让所有人都知道陈桂林是谁”的想法,他决定在死前先除掉排在前面的两个通缉犯。

  影片引用了《世说新语》中“周处除三害”的警示故事,并融入了“贪嗔痴”“罪与罚”及社会热点议题。但在阮经天看来,陈桂林是一个很辛苦、很辛苦的角色。很多时候,甚至极度压抑到让他无法承受。电影里,陈桂林和全世界为敌,他想证明自己,想得到大家的尊重;电影外,阮经天也会带着愤怒和不平复盘审视自己的过往,再求得认可。带着这种角色共情,他走进了陈桂林的人生。

  让阮经天选择《周处除三害》中最难演的一场戏,他说是在新心灵舍中遇到陈以文饰演的尊者,那是陈桂林人生困惑、迷茫至极的时刻,他痛苦、无助,所有的信念和自我认知都被彻底敲碎。那种压抑感至今让他历历在目,甚至比拳拳到肉的动作戏更让人心有余悸。“40岁后,陈桂林让我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

  这些年,阮经天饰演过的每个角色都长在了他身上,这让他越来越明白真正的表演无需刻意设计,演员本人,就是最好的设计:“没有一个人是完全一样的,以前演戏的时候会觉得,我这样做会不会太普通、会不会不对,要不再加一个设计。但事实是,当你忠于自己所饰演的角色时,就是最好的设计,因为没有人跟你一模一样。演员要尽力地把自己放进去。一句台词,为什么你会用这样的心情、这样的情绪去讲,为什么你的重音会放在这里,无关你是哪里人,而是你想要通过这句话给别人带来怎样的情感。”

去年先后上映的电影《追缉》和《怒潮》中,阮经天都在外形上有所突破。

  幸运

  人生早早跌入谷底,有大把时间感受挫折

  导演黄精甫第一次找阮经天聊《周处除三害》剧本时,曾问他,“小天(阮经天昵称),你最近生活过得怎样?”“我说,最近生活恢复到了比较正常的状态,不再那么郁闷或难受了。”对方听后叹了口气,停顿了数秒,“那如果是这样,我希望你能回到一个比较难受的状态,先不要让自己那么舒服。”

  这个“提议”让阮经天很意外。“我应该可以随时回到那种很不舒服的状态,毕竟那个状态在我身上持续了很多年。”

  阮经天口中那种不舒服的状态,的确持续了多年。2008年,因主演偶像剧《命中注定我爱你》一炮走红后,他又凭借电影《艋舺》成了最年轻的金马奖最佳男主角,这份殊荣让他背负了沉重的压力。敏感、焦虑、紧张,逐渐形成一种投入却不自信的工作状态,随时需要周围人的认可。复盘《艋舺》中的表现,阮经天形容那时的状态是战战兢兢的,片中那场足以“封神”的哭戏,都要归功于导演对他的了解和推动,这个角色让他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释放,也完成了曾经想象的却不敢完成的东西。

  再后来,他拍了侯孝贤、徐克、管虎导演的作品,与大陆、香港的不同班底合作。但同时,他再也不能以新人自居,毕竟他是不能在片场犯错的“最佳男主角”。但这一切并未尽如人意,由其主演的电影《血滴子》票房口碑双输,尝试的古装剧集反响不佳,甚至还在片场听到别人一句“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哈”的嘲讽。他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丢不掉过往的光环。“大家都觉得金马奖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一次助力,所以无论做什么都会很顺利。但完全不是这样的,它让我有了非常强烈的自我怀疑。”

  阮经天从不否认自己的幸运,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真正的幸运不是收获的人气和荣誉,而是早早就跌入谷底的迷茫与困惑:“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我确实是个运气非常好的人。我的经历让人生的一切进程都加了速。老话说,就是极盛转极衰:25岁主演《命中注定我爱你》,28岁拿到最佳男主角,接下来就一路滑铁卢,无论我做什么尝试,付出多少努力都得不到认可。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愤愤不平的,把自己困住了。但我为什么会说自己很幸运,因为上天让这些考验提早到来。”

  曾有人问他,“当初这个奖(金马奖)是不是给得你太早了,才让你这么痛苦”。阮经天很认真地回答,“不会。早拿到,我才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感受挫败的滋味,好好审视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最后,有机会回来时我依然不老(大笑)。”

由陈乔恩(左)、阮经天主演的《命中注定我爱你》曾打破台湾偶像剧收视纪录。

  抗拒

  自己眼中的束缚,却是别人认为的福气

  大陆观众对阮经天的初印象,多来自2008年的偶像剧《命中注定我爱你》。这部现象级作品,曾打破中国台湾偶像剧收视纪录,并被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翻拍。剧中,阮经天饰演霸道总裁纪存希,坊间曾流传着“谁的青春里没有纪存希”的说法。次年,阮经天和杨谨华合作台剧《败犬女王》,再度奠定了他“台剧一哥”的位置。他承认,早期出演偶像剧的经历,确实改变了他的演艺人生。但也因此,“纪存希”这个标签始终绑在他身上。

  “有段时间我很抗拒,那阵子我尝试了很多角色……但观众似乎只记得纪存希,对我的表演认知依旧停留在25岁时的模样。”直到这些年,他才意识到“要不是《命中注定我爱你》,我大概早就离开这个行业了”。“曾经有个同行说超级羡慕我,因为没几个演员能拥有这样的福气。当时我不明白,觉得这是束缚。对方说,只要观众记得,就代表你有作品在别人心里存在过,这样想,就不再是困扰了。”

  比起不断改变,阮经天反而认为一成不变才是最难的,人的年纪、生活阅历都在不断增加,被每一件事不断打磨改变着。他说,若是现在去演《命中注定我爱你》,怎么也演不出以前的感觉了。在变与不变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是阮经天多年来的追求:“以前,我完全没想过做演员。只觉得这个打工机会不错,蛮酷的,还可以赚到生活费。我也并非科班出身,表演的走向、养分统统来自生活,成就好作品也归功于导演的帮助,对手的配合,剧本的精彩。那未来的路,不是说我要特别努力做些什么,而是要过好自己的人生,当好平凡人,再补给我的表演。对我来说,这是必经之路。”

  他说,生活中的自己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平常人,“我的朋友圈里有菜农,有卖猪肉的,有凌晨两点就要起来上夜班的,有很普通的工人,这是我最真实的交友圈。大家都认为艺人很神秘,那份神秘不过是自我束缚,把自己困在了一个笼子里。我只是作为平凡人生活着,碰巧工作是演员,碰巧有机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表演出来——我不是一个明星,只是个再正常不过的平凡人。”

  人生走过四十年,阮经天也有了很多思考。“40岁以前的我,的确会为了某些事情常常感到愤怒,急于想要证明自己,反驳别人贴上的标签;40岁以后,尤其经历了亲人的离开,让我更接受自己是什么样子,也才清楚了那句老话——你的价值从来不以别人的认定而被认定,你的价值永远是你了解自己是谁。”这几年发生的事情,让他相信此时此刻永远是最美好的:“过去的事,无论是好是坏,都是过去的,没有办法再体验一次。人是很奇妙的,我们很少记得美好,大多记得的都是伤痛。不要迷恋过往,也要学会别把自己困在笼子里。如果这件事让你重复成千上万次,依然愿意做,那就不计回报去做好它。”

  “那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一件事?”记者问。阮经天挑了挑眉,“做演员啊,你要我重复一万次我都愿意,那就是我应该做的事。”

记者 郭延冰 摄

  对话

  阮经天:没有胆怯,就很难有真正的勇敢

  新京报:你曾说过,接到一个全新的角色时会很紧张,甚至有压迫感,现在还这样吗?

  阮经天:不可否认,还是有的。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这种感觉也在慢慢递减。疫情三年,我拍了不少电影,因为特殊的环境和时期,对拍戏反而更专注了,那种强烈的信念感让我能沉浸在角色的人生里。现在我在片场总会认为——这是我应该演的戏,也是这部戏选择我的理由。当我相信了这件事情时,紧张和压迫感就逐渐消失了。这也挺好,毕竟我们从来不是去设计或表演,而是要拍故事和人物的本质。

  新京报:你在社交媒体上的个性签名是“勇敢而胆怯”,胆怯什么?

  阮经天:我怕高(笑)。但如果是拍戏,需要我从高处往下跳,我还是会跳的。事实上,我认为对一些事情有畏惧情绪是很正常的,正因为你害怕,才需要找到勇气去克服它。如果没有胆怯,是很难有真正的勇敢的。

  新京报:《周处除三害》上映后,“阮经天好帅”成了热议话题,会不会担心别人只看到外表而忽视了演技?

  阮经天:不需要担心。曾经有个前辈讲过,演员不应过分在乎美丑,也只有这样才能尽力还原真实的角色。影迷认为演员帅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很多场合,我们面对大众时都是拿出最好的精神状态,穿好看的衣服,做好看的妆容,很难不帅啊。但除掉这些东西,回归到真实状态后,那才是你。所以我放在电影里的东西都是真的,不担心被忽视,我相信真实的力量。

  新京报:也就是说,你不会因为外在的东西而影响自己关于本质的表达?

  阮经天:对,除非角色需要。跳出为角色服务的框框,真的不需要担心自己的美丑。在作品面前,外貌评判并不重要。

  新京报:所以在《追缉》《怒潮》《周处除三害》中接连尝试外形上的突破,是你刻意为之吗?

  阮经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不能说哪条是正确的,遇到的角色也都是命中注定。其实,演员也没那么大的主控权。角色会带我到哪里,就跟出海的船一样,航向都是未知的。重点在于,这个角色是不是我没尝试过的?想不想进入这个角色的生命里,想不想让这个角色进入我?这些是相互的。

  新京报:你一直很真实地做自己。对艺人来说,真实很难吧?

  阮经天:大概是我的戏演得还不够好吧(大笑),所以我不太会装!开玩笑了。其实,除了工作需要,生活里我一直尽力去接近真实。就像黑板上画了一条线,就算你再努力地想把它擦掉,还是会留有一点淡淡的痕迹,怎么让这个痕迹变得更淡,是我努力去追求的。

  采写/记者 周慧晓婉

【纠错】 【责任编辑:苏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