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举办“戏曲进校园”活动。
中国戏曲学院2023级北京曲剧班考试现场。
北方昆曲剧院“观其复”系列之《墙头马上》。
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深受年轻观众喜爱。
北京市曲剧团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地学校签约,传播传统文化。
沉浸式曲剧《林则徐在北京》。
昆曲《望江亭》。
在距离杭州蝴蝶剧场一千两百多公里之外的北京,这里作为全国文化中心,院团林立,艺术家云集,演出市场的资源位列全国首位。在此地,有两支院团自诞生之日起便自带“唯一性”,分别是我国北方唯一的专业昆曲艺术表演团体北方昆曲剧院,以及全国专业表演团体和艺术品种中的单一剧种单一剧团,也是北京唯一地方剧种的北京曲剧和北京市曲剧团。与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艺术相比,诞生于1952年的北京曲剧“正青春”,但这一对戏曲界的“一老一少”均在各自领域,为让更多年轻人爱上戏曲艺术做着相同的努力。
1 剧目创新编排形式,与年轻人情感共鸣
作为北京唯一的地方戏,北京曲剧由老舍先生命名。今年恰逢老舍诞辰125周年,北京市曲剧团通过开展“北京市曲剧团建团4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来纪念老舍先生,活动几乎贯穿整个三月,推出十台大戏,共计20场演出,而在此期间,建团40周年系列活动还包括多项主题活动,吸引了更多青年观众走近北京曲剧。
2023年,为响应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推出的“‘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北京市曲剧团《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等分别走进北京印刷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戏曲学院四所高校,为在校师生带来多场别开生面的“艺术课”。而在此次建团40周年系列活动期间,剧团也在这四所大学中分别挑选了23名学生进行市场调研,主要针对北京曲剧的“创作题材”“文创”“宣传渠道”“节目册”“票价”等方面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北京市曲剧团也从中了解到,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名著改编类题材最感兴趣,他们希望有朝一日搬上北京曲剧的舞台。”
在建团4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上演的十台大戏中,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成为了大学生最喜爱的作品。《我这一辈子》作为一部小剧场剧目,无论从形式还是音乐上都具有创新性。北京曲剧团团长崔迪表示,首先“纸人”元素的运用是《我这一辈子》中最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创新。剧中,主人公“我”曾经是一个裱糊匠,编剧胡铭帅提炼了“我”裱糊的一组“纸人”,以类似古希腊戏剧中“歌队”的形式贯穿全剧。另外,老曲牌用现代音乐制作,该剧的谢幕曲,用说唱摇滚加钢琴演奏的形式予以呈现,既没有丢掉传统又有创新,更与当下的年轻观众产生共鸣。
在此次展演过程中,崔迪曾遇到一位14岁的小观众,经过了解,展演共十部作品,她每部作品都没落下,尤其是《我这一辈子》,自去年首演以来,她足足看了八遍,令崔迪大感惊讶。“小朋友每看一次的角度都不同,看演员、看表演、看服装、看舞美、看舞台调度等,总之每一次看,她都能对作品产生全新的体会。”通过此次40周年剧目展演,崔迪感触最深的便是如今自愿走进剧场,主动了解和拥抱传统戏曲艺术的年轻观众越来越多,“虽然北京曲剧是小众艺术,但是它能够被大众所接受,而且又吸引了众多‘黑头发’的观众,这点尤为重要。在一个月的展演当中,我们发现每场演出后,这些年轻人都喜欢在各大社交平台发表对演出的评论,演员与观众之间互动频繁,这让剧种在线上线下均形成了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2 传播推广有新意,用多种形式走近年轻群体
几乎与“北京市曲剧团建团4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同期上演的还有北方昆曲剧院“观其复”系列之《墙头马上》《怜香伴》《望江亭中秋切鲙》三场演出。该系列自2016年首演至今,已经推出五部作品,演出百余场,常常一票难求,多部剧目还走出国门进行文化交流。据了解,“观其复”系列中,剧目常以小剧场的形式进行演出,既有身处厅堂的质感,又与观众缔造了亲密关系,仿佛和剧中人物同在一个屋檐下,更有沉浸式的体验;而存在于剧目中的互动,也是小剧场戏剧能够提供给大家的另一趣味——彻底打破了第四堵墙,让观众感觉并不是在看戏,而是亲临了剧中现场,深受年轻观众的追捧与喜爱,因此该系列推出八年来,可谓长演不衰。
“与我们那一代演员演出时,大幕拉开全是白发的观众不同,现在放眼望去,台下八成以上都是年轻人,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说,自从有了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以及演艺新空间相关政策作为支撑,大批青年观众走进剧场,尤其通过戏曲进校园,以讲座、雅集等形式走近年轻人,剧院演员还在演出以外的时间,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不断向外界展现着昆曲的魅力。“昆曲是古老的,但绝不能故步自封,要继承传统但不拘泥于传统。”杨凤一说,高雅艺术要亲近大众,最重要的是推出更多精品,让更多人能够近距离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如今北方昆曲剧院新一代的演员,已经与年轻观众形成了良好的观演纽带。“像剧院青年小生演员翁佳慧,每次演出都会有大量的粉丝追随她,甚至演出结束后,她还会与戏迷一起吃夜宵,聊戏。”杨凤一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现在的年轻人跟我们那时候只顾着自己练功、一心扑在创作上不同,剧院的年轻演员会利用各种平台与演出机会宣传推广我们的昆曲艺术。”
曾在2023年青年共创音乐竞演综艺《青年π计划》中,以一首融合摇滚与昆曲元素的歌曲《明歌》走入大众视野的演员、歌手王蒲实,便是北方昆曲剧院的青年小生演员,他以现代唱法传播昆曲艺术,带人们重新认识传统戏曲的魅力,身为院长的杨凤一对此极为推崇。杨凤一曾现场看过王蒲实现场演出,她觉得极具感染力。“他拿着吉他,虽然演唱的是用昆曲元素改编成的摇滚,但开场的自我介绍永远都会说‘我是一名昆曲演员’”。杨凤一坦言,“我能感受到这个过程中,他极力希望年轻观众能通过他改编的作品,走进剧场去感受昆曲的魅力,这点很让人感动。”
杨凤一表示,“时代不同,年轻人的想法也不同了,他们会借助多种媒体,各大网络平台宣传自己喜欢的文化,通过自己丰富的想法,在各处展现着自己的才华,对此剧院也大力支持。”以王蒲实为代表的新一代昆曲演员,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作品引起年轻观众与他一样的共鸣,让越来越多的人共同宣传传统文化。“借助于这些粉丝的力量,进而增加昆曲年轻观众的数量,这是让年轻人喜欢戏曲艺术很好的方法”。
昆曲以一种独特的情调、独特的艺术表达,赢得了一代又一代观众,而今这门艺术也在积极主动地拥抱年轻人,进而赢得更多年轻人的热爱,同时也让传统昆曲的传承后继有人。杨凤一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有独立思考选择艺术的品位,不能小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这份认可与支持。作为一个彼此相互激励的过程,创作者更应该下大功夫,以更加与时俱进且新颖的推广形式,以及优质的演出内容吸引他们爱上这门艺术。”
3 思考创新传承要与时俱进也要循序渐进
1984年,北京市曲艺团曲剧队从曲艺团分离,正式建立“北京市曲剧团”,剧团建设始终以建设“学习型剧团”“开放型剧团”“特色型剧团”为建团方针。团长崔迪说,剧种很“年轻”,剧团也年轻,平均年龄仅30岁,也正因为“年轻”,更要专注于学习,要多在“传”与“创”方面下功夫,“在‘创’中有‘新’意识,这包括剧目形式与宣传上的创新,要符合年轻观众的审美”。
今年一月,北京市曲剧团全新创排的新作《九重阙》首演,在这部作品中,北京市曲剧团用了三个“新”,即宣传新、演员新、音乐新。崔迪介绍,《九重阙》还没有正式演出时,很多观众便被该剧时尚的宣传片和海报吸引,看了演出后更是被立刻“圈粉”;演员则由“00后”挑大梁,“80后”中坚保驾护航。其中,剧里为观众津津乐道的“中轴线之歌”,更是在感情充沛、词曲大气的对唱中表达了家国一统的思考与情怀。
自2018年推出第一部沉浸式曲剧《茶馆》以来,北京市曲剧团的沉浸式演出每年都在不断推陈出新,《茶馆》之后,北京市曲剧团在福州新馆打造了《林则徐在北京》,演员带着观众在这个三进院落中,边走边逛、边逛边看,彼此互为戏中人。崔迪透露,今年为了让更多年轻观众走近北京曲剧,剧团创排的全新沉浸式互动作品《京城拍卖会》也即将亮相颜料会馆,演员将带着观众参与剧情,互动性与参与感都非常强。除此之外,剧团将于今年6月推出国家艺术基金原创大戏《文天祥与忽必烈》。“我从不担心年轻观众会跟北京曲剧产生距离感,因为各时期的作品都与时俱进。”
与“正青春”的北京曲剧不同,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昆曲,拥有更为厚重的文化积淀,但也有其自身发展中的“软肋”。杨凤一认为,优秀的剧本奇缺,昆曲剧作家比其他剧种的剧作家要少很多。即便如此,当谈及未来是否会为年轻人创作更多适合他们观看的作品时,杨凤一斩钉截铁地说,“会,我们一定会!”今年北方昆曲剧院将在正乙祠创排一版全新的《游园惊梦》,剧院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将故宫现存的《牡丹亭》的服装,以及资料中演员戏中扮相原版复制,在不改变传统昆曲唱、念、做、打的前提下,运用声、光、电等元素,让最原汁原味的昆曲与最现代化的舞台呈现相结合。
“昆曲拥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想让年轻人一下子喜欢上昆曲艺术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用一些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吸引他们,慢慢走近昆曲,这并不是件难事。”杨凤一认为,昆曲自身拥有独特的魅力,唱腔唯美,曲词厚重典雅。现今的年轻人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后,他们在精神层面有了更高的追求。尤其近年来,大批白领、大学生等群体热衷于走进剧院欣赏昆曲,也将演唱昆曲作为兴趣,还愿意深入挖掘昆曲的历史、艺术、文化等方面的内涵,让昆曲不再是曲高和寡、缺少现代生活气息的古老舞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