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发展中的小剧场:迎来机遇与挑战-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05 09:14:18
来源:光明日报

蓬勃发展中的小剧场:迎来机遇与挑战

字体:

南京溧水古戏台。资料图片

小剧场戏剧《大真探赵赶鹅》剧照。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近年来,小剧场演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小剧场和演艺新空间演出场次达18.69万场,比2019年增长471.07%,票房收入和观演人次也实现了翻倍增长。作为打造新生活方式、构建城市文化生态、创新城市文化产业业态的重要途径,小剧场以其多元性、灵活性和强大的带动力,与百姓生活密切融合,持续激发城市的创新创造活力。

  强化以观众为主体的观演关系

  “小剧场”这一概念,可追溯到1887年由法国著名导演、表演艺术家及戏剧活动家安德烈·安托万所创立的“自由剧院”。那时的自由剧院在表演和舞美方面进行大胆革新,通过反商业、反传统的艺术探索,以再现生活、贴近自然的表达方式,将基于人文底蕴的艺术探索精神深深烙印在小剧场中。

  在中国,小剧场戏剧的初次实践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爱美剧”(英语Amateur的音译)运动。在五四新思潮推动下,以陈大悲和蒲伯英等人为代表,提倡更具广泛性和群众性的戏剧观,倡导为人生而艺术。小剧场在当代的再度兴起,可从1982年林兆华执导的《绝对信号》算起。这部剧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小剧场上演,将舞台置于观众之间,使观众直接融入戏剧的进展之中,进一步突破了传统观演关系。到1989年,南京举办了第一届小剧场戏剧展演,不仅展示了小剧场戏剧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还为各地剧团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将中国当代小剧场运动推向了高潮。从这时起,小剧场在中国开始蓬勃发展,成为戏剧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以样式更丰富的作品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引领社会风尚,提升审美素养;另一方面,以亲近观众的姿态吸引更多人走进剧场欣赏艺术,拓展观众范围,使更多民众走进小剧场,领略艺术之美,感受文化魅力。

  1999年,孟京辉排演的小剧场话剧《恋爱的犀牛》受到青年观众的追捧,出现了排长队买票的火爆现象,一时间小剧场突破小圈子,成为都市审美的新潮流。之后的小剧场,保持了对互动性和体验性的追求,在新技术的支持下,不断拓展戏剧的交往空间,消解观与演的边界,强化观众的主体地位。到今天,小剧场演出已然超越了传统的观演观念,环境式、沉浸式演出成为新的热点,音乐剧《阿波罗尼亚》、越剧《新龙门客栈》、话剧《大真探赵赶鹅》等一批强调观演互感互通的剧目不断涌现并大受欢迎,满足了当代观众的精神需求、娱乐需求和消费需求,成为人们一种新的文化生活方式。

  各地纷纷绘制城市艺术地图

  小剧场的融合性为城市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一方面,小剧场的空间形式更为灵活,能够巧妙嵌入到各类城市历史文化空间中,无论是古老的街巷、现代的商业区,还是富有艺术气息的文化区,小剧场都能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城市文化增添一抹亮色。另一方面,小剧场艺术创作体量小,形式活泼,制作周期短、投资压力较小,这使得小剧场戏剧具有更大的自由度,能够更快速地回应新时代人民的精神文化诉求,通过在地性演艺内容,有效构建起观众与历史、传统、时代之间的联系与共鸣,在彰显城市文化底蕴的过程中,促进文化传承与传播。

  近些年,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小剧场建设。以南京市为例,该市绘制了国内首个城市小剧场地图——107家小剧场,分布于全市多个区,形成了散点式、书签化的小剧场生态网络体系。无论是坐落于“金陵第一园”——瞻园、呈现秦淮文化的园林实景演出小剧场,还是依托雨花台、承载雨花英烈革命精神的“红色剧场”雨花剧院,抑或是文化地标1913国民小剧场,以及那些散落在城市周边、传承和演绎民俗新风、唱响百姓生活的古戏台,都是南京城市文化的深刻体现。

  小剧场地图的绘制也展示出政府扩大优质文化供给、创新实施文化惠民、保障群众文化权益的现实路径。在上海,“演艺大世界”演艺集聚和产业发展区绘制的区域内“演艺地图”,包含了大量坐落于商业中心、美术馆、书店的演艺新空间,以演艺串联起独特的城市文化风景线。可以说,一张地图不仅使小剧场从单纯的演出空间转变为日常生活与城市文脉的连接之地,也将城市文化底蕴融入小剧场,使其成为讲述城市文化品格的重要载体。

  漫步于城市中,不经意间便看了一场戏,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小剧场已经不单是演出场所,还是城市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剧场不仅让城市建筑焕发出独特的生机与魅力,其中上演的戏剧以其承载的丰富精神内涵,成为城市文化多样性的有力补充,提升了城市文化内涵。

  虽别具特色 但仍需长远布局

  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新兴技术不断助力艺术创新,文化消费持续升级……在众多有利因素影响下,形式新颖、互动性强的小剧场既能满足多年龄段观众的精神和消费需求,又能与文旅产业深入融合,在塑造新生活方式的同时,打造新的产业业态,成为新的城市演艺品牌。

  艺术园区和旅游景区中增设小剧场,增强“文艺范儿”,提升流量;小剧场嵌入购物中心,形成“剧场Mall”模式,为娱乐消费融入演艺文化元素;咖啡厅、酒吧、书店的一角化身演区……“小而美”的多样性演出与日常消费紧密结合,延长观众的驻留时间,丰富观众多元文化体验,拉动二次消费,深度实现舞台艺术与生活消费的多向融合,激发业态动能。

  近些年,各地小剧场形成了集聚式发展的态势。在上海,亚洲大厦中就有19个星空间以及位于亚洲大厦裙楼的人民大舞台等小剧场。这些小剧场每周演出的场次在6~10场之间,这里也因此成为全国演出密度最高的大厦之一。上海大世界、第一百货等建筑,也都分别有数十个小剧场和新空间落户其中,持续上演着以沉浸式、环境式音乐剧为主的节目。

  剧场空间的集聚也使众多演艺IP和演艺人才形成汇集,塑造了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演艺消费为动力的城市演艺品牌。这种集聚效应不仅吸引了本地乃至全国各地的观众前来打卡体验,还促成了小剧场演艺IP的首度“出海”——目前,已有《翻国王棋》《蝶变》等小剧场剧目输出至韩国,成为中国音乐剧国际交流的重要代表。同时,围绕小剧场形成的“演艺+吃住游购娱”的消费需求拉动了周边配套设施的发展,形成以演艺为中心,涵盖演艺创意、文化服务、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的全产业链模式,搭建了复合性演艺文化消费场景,持续激发小剧场和城市互动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小剧场演出质量良莠不齐,其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仍存在部分演出过于追求演艺的娱乐化表达,忽视了对剧目艺术性和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优质原创剧目跟不上市场需求,一些作品失去了与城市本土性文化的联结;一些创作团队“求稳”心态加重,复制成功剧目创作路径,甚至陷入同质化泥潭。

  因此,若想实现小剧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还须根据实际情况对演艺空间进行合理布局,从各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入手,结合区域内文化资源搭建内容供给链条,对小剧场进行差异化定位,不能一味复制成功经验。要深刻把握剧场艺术规律,在保障作品质量的前提下,创新演艺产业协同机制,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小剧场生态体系,不断提升城市文化的可及性和丰富性。

  (作者:李茜、杨晓茁,分别系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管理系主任、戏剧管理系博士研究生)

【纠错】 【责任编辑:苏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