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题材与芭蕾艺术结合的典范 纪念《白毛女》首演60周年-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12/19 08:55:17
来源:解放日报

民族题材与芭蕾艺术结合的典范 纪念《白毛女》首演60周年

字体:

  昨天,传承红色经典,“艺江南·海上名家讲坛——纪念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白毛女》首演60周年活动”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实验剧场内开幕。《白毛女》中家喻户晓的选段,在舞台上如记忆画卷般徐徐展开。

  演出开始前,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总监辛丽丽带领“00后”新生代芭蕾舞演员亮相。随着辛丽丽的指令,小演员绷直脚背,露出天鹅翅膀般的肩胛骨,展示舞者每天从清晨开始的严格训练。

  从80岁高龄的第一代“大春”饰演者,到第九代“00后”大春,每一代演员进入上芭的第一步,都是学跳《白毛女》。六十年春华秋实,《白毛女》已成为上海芭蕾舞团的“传家宝”。

  1964年,上海舞蹈学校将歌剧版本《白毛女》改编成小型芭蕾舞剧在第五届“上海之春”试演,广受好评。在此基础上,精心修改的芭蕾舞剧《白毛女》逐渐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于1965年在第六届“上海之春”上首演并大获成功。

  1989年3月,上海芭蕾舞团决定把《白毛女》带去加拿大。辛丽丽回忆,她作为上海芭蕾舞团第二代“白毛女”参加加拿大访问演出时,只有26岁。“那个年代中国艺术家的理念是一样的,就是想带着自己国家的作品,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光芒。”

  早期参与《白毛女》演出的老艺术家,对这部戏的感情更是浓厚。国家一级演员朱逢博从1965年至1974年一直担任“喜儿”的主伴唱。时隔数十年,朱逢博站在聚光灯下,再度一展歌喉。“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嘹亮的歌喉引得掌声连连。

  《白毛女》是民族题材与芭蕾艺术结合的典范。舞剧演出的最大难点,也恰恰在于源自西洋的艺术形式如何中国化。

  不同于西方芭蕾舞剧传统,《白毛女》充满着中式元素,演员一出场便手持油灯、窗花、红头绳等。辛丽丽介绍,“这部戏分为一个花旦、一个青衣、一个老生、一个小生……往往声音先出来,角儿才出来。要瞪眼睛,要回头亮相。”在音乐设计上,《白毛女》大量运用地方传统戏曲和民间小调,例如河北花鼓、山西梆子。上海芭蕾舞团团长季萍萍说:“朱逢博老师的唱词,也是在中国舞剧中第一次运用,现在大家一听到《北风吹》都知道这是芭蕾舞剧,这是一种突破。”

  为了展现《白毛女》中角色的“精气神”,芭蕾舞演员需要摆脱古典芭蕾的训练习惯。《白毛女》中最为知名的片段,便是喜儿逃入深山后,历经“春夏秋冬”,头发由黑转白的过渡。“春夏秋冬”的演绎颇具革命浪漫主义色彩,也极其考验演员的基本功。辛丽丽回忆说,《白毛女》的主要创作者胡蓉蓉一直强调,“所有的技术、调度,都要基于中国人的喜怒哀乐,不能把中国的‘喜儿’跳成西方的‘白天鹅’”。

  除了技术上的中西融合,《白毛女》也见证了芭蕾舞剧在题材上的转型,着眼历史背景下的人物故事,注重叙述性。季萍萍认为,《白毛女》真正的成功在于,它的故事源于民间、从生活中来,自然而然能在观众中形成共鸣。“西为中用,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这样的作品才会不朽。”见习记者 沃佳

【纠错】 【责任编辑:苏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