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1 02/ 25 11:31:34
来源:新华网

【数·百年】这项奇迹,中国是怎么做到的?

字体:

制图:白明辉 闫雨昕

  2020年,中国人民彻底告别了绝对贫困。

  “过去10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赞扬中国减贫成就。

  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中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现象历史性消除,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中国是怎么做到的?”所有人都想知道答案。

  这是2020年8月12日拍摄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阿子滩镇阿子滩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如何衡量贫困:水涨船高的标准

  细心的人会发现,很多文章里都提到一个词——现行标准,这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贫困是有标准来衡量的,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条件下,维持人们基本生存所必需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也叫贫困线。

  那么,这个具体的数值该如何确定呢?197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其成员国的一次大规模调查后提出,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中位收入或平均收入的50%作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线。这就是被广泛运用的国际贫困标准。

  我们国家的贫困线经历过多次调整。

  1986年,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扶贫办在1984年农村住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合作制定了第一条正式的贫困线,确定绝对贫困线为人均纯收入206元/年,每人每天不足1元。当时世界银行提出的最低贫困人口标准是每人每天1美元,贫困人口标准是每人每天2美元。

  1997年,国家统计局将绝对贫困线调整为1997年不变价格下的人均纯收入640元/年,仅相当于当时国际1美元标准的60%。

  2000年,考虑到我国贫困线标准过于苛刻,将很多贫困人群排挤在政策扶持的门槛之外,于是国家统计局又制定了一条低收入线,即865元/年。

  从2000年到2008年,我国一直采用两条贫困线来监测贫困人口数量,即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

  2008年,世界银行将贫困人口标准从每天生活费1美元提升至1.25美元。这一年,我国取消了绝对贫困线,将接近国际1美元标准的低收入贫困线作为官方贫困线,也就是2008年不变价格下的人均纯收入1067元/年,2009年为1196元/年,2010年是1274元。

  从2010年起,我国开始大幅调整官方贫困线。2011年,上升为2300元/年,这一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此后每年根据价格变化水平做出相应调整,2015年标准提高到2855元/年。这一年,世界银行将国际贫困线提高至1.90美元。此时,我国的贫困标准已经略高于国际标准。

  如今,我国现行的扶贫标准除了年收入这个硬指标之外,还有额外的标准,这就是精准扶贫工作中,经常提到的“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

  “一达标”是指收入达到当年不变价农民人均收入,2019年的标准是3218元,2020年大概在4000元左右。“两不愁、三保障”最初的提法来自于2011年发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指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拼版照片,上图:石元顺一家曾经居住的小江村位于一处陡峭的山坡上(2020年3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下图:石元顺一家如今居住的会泽县以礼街道(2020年12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2020年,会泽县宣布脱贫摘帽。居住在大山深处的10.2万名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有了温暖的家。新华社

  怎样摆脱贫困:科学运用市场机制

  根据世界银行2013年发布的《世界发展指标》报告,1981年至2010年,占世界极度贫困人口前3位的国家和地区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印度和中国。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印度的贫困人口总数占世界极度贫困人口的比例30年来有所上升,而中国这一比例从1981年的43%显著下降至13%。中国为全球减贫作出巨大贡献。

  从贫困大国到彻底告别绝对贫困,仅用数十年时间,关键在于找对方法。

  回顾我国扶贫政策脉络,基本可以概括为由“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从有组织的大规模农村扶贫,到以贫困县、贫困村为对象的重点扶贫,再到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一户一策的精准扶贫。最难的还是“最后一公里”。

  扶贫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适合什么就发展什么。然而还有一些地方,实在是条件恶劣资源有限,这种情况要怎么扶贫呢?集体搬家,把那些“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地区的贫困人群搬出来。

  这就是易地扶贫搬迁。不到10年时间,我国一共迁移了超过1000万人。这是近8个三峡移民的规模。要完成8个三峡移民的规模,还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发展、能致富”,需要协调的内容之多、困难之大,可想而知。

  我国的扶贫成功经验说明,从“授人以鱼”到运用市场机制扶贫是“授人以渔”的科学扶贫模式。企业和个人在扶贫过程中能得到相应的经济利益,让扶贫可持续;通过灌输市场经济意识,达到扶志扶本的目的,提高贫困人群脱贫的主动性;扶贫双方按照市场的价值规律进行等价交换,实现了双方经济利益的双赢。

  同时,扶贫开发又是一项周期长、投资大、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仅靠市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政府强力推动。在这方面,我国实行了东西协作、对口帮扶体系。实践证明,这样先富帮后富的扶贫效果,是传统扶贫方式不可比拟的。

  拼版照片,左图:2019年9月6日,在新疆和田县罕艾日克青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展示收获的核桃;右图:2019年9月6日,在新疆和田县罕艾日克青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在分拣核桃。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未来还需要扶贫吗?

  脱贫攻坚完满收官后还要继续扶贫吗?当然。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参事汤敏曾撰文指出,绝对贫困没有了,但相对贫困仍长期存在,未来的扶贫要从解决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转移。

  相对贫困,是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国际上通常把人口的一定比例确定生活在相对的贫困之中,世界银行的看法是收入只要等于(或少于)平均收入的1/3的社会成员便可以视为相对贫困。汤敏表示,相对贫困不是要“减少”,而是要“缓解”。缓解相对贫困需要不断缩小贫富差距,让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速高于平均增长速度,城乡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也要缩小差距。这件事要比脱贫攻坚更难。

  未来哪些人会成为帮扶对象呢?城镇中的低收入人群,特别是城镇中没有长期固定工作的流动人群;前期已经脱贫的人,有些人群会因各类发展条件欠缺而“返贫”,甚至出现新的贫困;还有一些“边缘贫困户”,他们原来生活情况跟贫困户差不太多,但因建档立卡被卡在贫困户线外,精准扶贫的优惠政策与资源配置没有惠及他们,他们是最困难的人群。

  扶贫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摆脱贫困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未来还会有新的故事发生,也会有新的奇迹诞生。(【财经翻译官】李童/文)

【纠错】 【责任编辑:李童 】
010030090920000000000000011100231127137706